【中華說史】許子東:五四作家們的家庭規律
許子東
大部分中國現代作家的父親,都在這些作家未成年時去世了。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包含某種規律性。比如魯迅的父親是在他十五歲時去世的;郁達夫的父親是在他三歲時去世的;老舍的父親最慘,他守在北京的城牆上,後來被八國聯軍打死了,當時老舍不到兩歲;茅盾也是,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魯迅講過一句話,他說當從小康人家墮入困境時,你最容易看見世人的真面目。(註1)
這裏面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小康人家。不是小康人家,你根本沒權利讀書,也根本不識字,那時候中國人識字率大約百分之二十(大約,詳細需要考證)。所以魯迅這樣的作家,家裏一定是有些錢的,更何況他們要到大城市讀書,還要出國留學。第二,這個錢不能愈來愈多,要愈來愈少。錢愈來愈多的人很得意,是富二代、官二代,開跑車、吃好東西、找女人,通常不做文學,也看不見世人的真面目。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一個有錢人家的境況會往下走呢?一般就是父親去世。父親一去世,家境就往下走,雖然還有些家底,但是愈來愈慘。講魯迅時再詳細講。當然,這講的是現代作家,當代作家已經不一樣了。余華、莫言、王安憶等,他們的家庭情況各不相同。
還有一個規律性,這些現代作家的啟蒙老師大都是母親。中國現代文學裏面說父親好的極少,算來算去好像只有一個半。一個是冰心,她不僅有個好老公當科學家,還有個好老爸開軍艦,真難得。半個是誰呢?就是朱自清爬鐵路月台那個老爸。除了這一個半,幾乎找不到哪個作家說他老爸是好的。曹禺的戲劇裏面寫出來的父親都是周樸園那個德性。巴金《家》裏的高老太爺,也是個反面角色。這些作家寫的父親,要麼去世,要麼保守、專制,但他們筆下的母親都是好的,比如魯迅的「魯」,就是用了母親的姓。母親被作家恨的大概只有張愛玲,以後再來講這個特例。
一個並不例外的例外者
胡適的父親叫胡傳,是商人,也讀書,還在台灣做過官,在胡適四歲時去世了。胡傳過世時,遺囑寫得清清楚楚,兒子將來要從文,要做讀書人。胡適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續弦,大約小三十歲。在這個大家庭裏,母子互相拉扯,兒子就是母親的生命。所以,胡適不管什麼人的話都可以不聽,但一定要聽母親的。很多中國現代作家都是這個人生模式:父親去世了,母親和兒子互相擁有。老舍和母親、郁達夫和母親、魯迅和母親、胡適和母親,這是有共同規律的。
母親最重要的願望和指示是什麼?娶妻生子。當時的普遍情況是,母親已經指定了一個原配夫人,但他留學以後又找到新的愛情。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很多人都碰到這樣的問題。只有胡適是例外,他在這一點上備受歷史寵愛,他也覺得自己是吃小虧佔大便宜。蔣介石後來搞「新生活運動」,胡適被人推崇為道德楷模。為什麼?同學們可以看看胡適的照片,穿長衫,一條圍巾,戴最流行的眼鏡,風度翩翩,現在沒有幾個文人有這樣的風采,後來還做中華民國駐美大使。而他妻子江冬秀卻是一個小腳老太太,不識字。可胡適永遠帶着她,到美國各路訪問下來,都攙着這個舊式女人,讓美國人真是感動,他們覺得中國的知識份子真是好。當然,後來大家查出來,胡適跟一個叫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的美國女人,通信通了不知道多少封。余英時還研究過胡適的婚外戀。
胡適在安徽讀書,到上海讀了幾家學校,最有名的一家叫中國公學。當時他也不大喜歡上海,因為不會講上海話,說上海是一個眼界不寬的商埠。其實那時正好是創造上海的時候,上海話就是那時形成的。北京話、廣州話都是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們的方言,上海話卻和本地人(浦東、川沙、金山、奉賢)的母語很不一樣,是由江蘇、浙江等「外來人」在城市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新方言」(現在,又在與普通話的融合中走向消亡)。胡適的上海語言經驗,後來體現在他對吳語《海上花列傳》(註2)的興趣上。胡適考大學,家裏很多人幫忙,他當然也聰明,考取以後,到美國康奈爾大學讀農科。當時有規定,美國贊助的留學生,百分之八十都要讀實用的農科、機械、造船,只有百分之二十可以讀商科、文科。康奈爾是長春藤名校。
胡適在美國,經歷過一次蘋果測驗,就像魯迅看幻燈片一樣重要。學生要給三十多種不同的蘋果貼標籤,要分出三十多種不同的蘋果。一查字典,這個是佛羅里達的,這個是密蘇里的,不少美國學生很快貼好了,胡適貼了半天搞不好。他開始反省了,該不該做這個事情?他的志向是提出未來中國十年的思想,他的勇氣是「但得百十人,故國可重造」。這時,他給哥哥寫信,說在這裏學的農科在中國沒有用,要轉到哲學系。胡適從康奈爾大學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就是後來的《中國哲學史大綱》(註3)。為什麼要轉到哥大呢?因為胡適在康奈爾讀書時整天演講,喜歡辯論。他每年參加幾十次演講,講中國應該怎麼樣,中國國防應該怎麼樣,中國海軍應該怎麼樣,又關心古代的墨子……什麼事情都去關心,精力充沛,忙得要命。因為演講太多,誰都認識他,結果在這個小地方待不下去了,人家覺得這個學生不務正業。康奈爾大學在伊薩卡山城,是很小的地方,哥倫比亞大學在紐約市,沒人認識他,比較自由。
一九一七年寫了〈文學改良芻議〉後,胡適就收到蔡元培的聘書,北大請他做教授。正好他博士考試通不過—因為答辯委員會只有一個人懂中文,杜威也不懂,所以他用英文寫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沒有通過,正在苦悶。
中國現代作家多有第二次婚姻,胡適卻是一個例外。雖然也有些女朋友,夫人卻只有江冬秀。胡適的思想非常洋化,外表也非常洋化,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可是他內心一直有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標準。
註1:魯迅:《吶喊.自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註2:胡適:〈海上花列傳·序〉,《海上花列傳》,上海:亞東圖書館,1930年。亦收入《胡適文存》第三集第六卷, 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53年。
註3:《中國哲學史大綱》原為胡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他於1917年據此編成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1918年7月經整理後,在8月得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批註
常有同學問我讀文科好還是讀商科好, 我最簡單的建議是看家裏的情況。家裏要是股票炒得很成功,發大財,就會讀商科,要子承父業。比如王健林的兒子肯定很難學文學。剛才也講到李澤厚,很多人不知道李澤厚,但知道李澤楷,如果讓李澤楷讀文學,那也是資源錯配。如果是世家出身,家裏很有文化底子,自己又在這個社會上覺得處處碰壁,又有對人性了解的追求,就可能會讀文科。
胡適曾在《海上花列傳.序》中寫道:「我們在這時候很鄭重地把《海上花》重新校印出版。我們希望這部吳語文學的開山作品的重新出世能夠引起一些說吳語的文人的注意,希望他們繼續發展這個已經成熟的吳語文學的趨勢。如果這一部方言文學的傑作還能引起別處文人創作各地方言文學的興味,如果從今以後有各地的方言文學繼續起來供給中國新文學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那麼,韓子雲與他的《海上花列傳》真可以說是給中國文學開一個新局面了。」
農業轉到哲學,這個選擇頗有象徵意義:中國現在每年的一號中央文件總是關於農村問題,誰都知道農村問題是中國的根本。但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又都會轉向意識形態,不由自主!
他最早的博士文憑是一九二七年獲得的, 那時他在中國已經非常有名了, 所以學校補給他的。當然,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胡適一共拿了三十五個榮譽博士學位,拿遍全世界有名的大學博士學位,當時最有名的說法就叫「胡博士」。很多人一開口就說「我的朋友胡博士」,其實在新文學的最初十年,他的博士學位還沒真正拿到。後來美國幾十個大學都給他博士學位,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上文節錄自《許子東現代文學課》並經編輯,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許子東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12月
許子東教授在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任教「中國現代文學」近二十年,課堂一直深受歡迎,並於2016年獲邀在騰訊新聞網上平台作現場直播,觀看次數超過百萬。本書為此經典課堂文字實錄,以雋言妙語描繪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面貌,內容包括五四的起源、各家流派的分野、新詩以至散文、戲劇、小說的發展,涉及魯迅、巴金、沈從文到張愛玲等多位名家。
新書更補上逾百批注,補充堂上未及之處,並就不同課題附上進階書單和中國現代文學時間軸,讀者可通過生動的課堂,步入紛繁多姿的中國現代文學殿堂。
梁文道、王德威、李歐梵好評推薦!
⊙ 中華書局
⊙ 開明書店
內地
‧廣州聯合書店
‧深圳本來書店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專營店
https://zhswts.world.tmall.com
香港
‧全線中華門市
‧各大書店
‧超閱網
www.superbookcity.com
台灣
‧博客來
‧三民網絡書店
‧各大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