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 | 刘丰源:知乎体里的南大星辰
【人间】
“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6月20日,知乎上一位匿名用户用七千零九十二个字凝炼出自己3年来在南大学习天文的点点涓滴。这是一个只属于他一人的记忆宇宙。阅读过程之中,我们仿佛接过那一架他惯常使用的天文望远镜。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穹顶下那一片只属于NJU的灿烂星图。
这篇文章背后的作者,便是现就读于南大天文系的16级本科生——刘丰源。
刘丰源
国家基础学科“珠峰计划”拔尖生;
南京大学艺术创新俊杰奖学金一等奖;
以第一作者身份于《Physics Letters B》上发表论文
《Probing a regular non-minimal Einstein-Yang-Mills black hole with gravitational lensings》;
2017-2018南京大学林泉钢琴社社长;
2018年人民奖学金科技创新奖;
2018年人民奖学金文体活动奖中国科普博览作者、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南京大学团委宣传与新媒体部特约撰稿人
几天后,它被发表在了“南大青年”公众号上。一时间,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w,好评如潮水般淹没了评论区和朋友圈。最终,作者刘丰源凭借这篇文字获得了南大青年第一届“寻找10w+”征文比赛的冠军。在被问及自己对此的感受时,对话框那头停了停,很快发来一个让人略感意外的回答:
“感觉很惶恐。”
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好评让刘丰源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当他得知身边有同学因为自己的文字而找回了学习天文的初心时,表现出的却是难以掩藏的喜悦。他说:“这比任何奖项都更让我高兴。”
缘何如此?
因为初心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01
“我当初想报天文的时候,虽然我自己对天文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家人和亲戚很难理解科研是怎么回事。”刘丰源边回忆边写道,“我记得我母亲当时就问过我:学天文,有多少工作岗位能去?工作的模式是什么?”那个时候的刘丰源也曾在这些看似最简单的问题面前节节败退、力不从心,世俗意义上的焦虑一度侵入少年梦想下的苍穹。幸运的是,掌舵者的父母最终选择成为了他风帆。
三年过去,刘丰源成了南大天文系的刘丰源。这篇文字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在这篇娓娓道来的文章里,他不仅隔着时空回答了当年母亲的疑问,梳理了自己的初心,更是解开了无数依旧徘徊在南大天空院院门外的学子之惑。
如果当初乔英子的母亲搜上了知乎,抑或在朋友圈里发现了这篇文章,那么《小欢喜》里的欢喜故事会不会有所不同?这个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那紧跟在文章后边的100多条留言仿佛在说,剧外人的故事,正悄悄地发生改变。
02
“五百平米的图书馆,意味着五百万册没有读过的书;五彩缤纷的意象涌入白天和梦境,洞开了每一个毛孔。”在自己的文章里,刘丰源用诗化的语言描绘着每一个学子初入南大时内心的焦虑和期许。在南大,“人外有人”不再是一句自勉,而是一座立于面前的——无比清晰的现实。
我问一位学长能不能分享高分的技巧,他说:‘我高中物理奥赛金牌,你们现在考的题,我三年前就能做满分。
进入大学后急速攀升的学习压力让刘丰源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高压无法钝化他的感官。那些打动他的,他都小心地珍藏在记忆里,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将其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
犹记一节‘天文探秘’课,陈鹏飞老师不带激光笔,扛着一根大竹竿进了教室。他讲太阳物理领域的历史性难题,讲历辈大师的卓越贡献,讲到最难解、最兴奋之处不禁眉飞色舞:
“这个时候,我来了!”
刘丰源的笔下,南大天空院里一个个绮丽却鲜为人知的故事,“如同几百光年外的恒星,一颗一颗变成屏幕上清晰的照片”。
而他,就是这个“宇宙”的观测者。
03
大学是流动的圣节。
三年里,在南京大学度过的每一秒都让刘丰源感到无比欢欣鼓舞。
谈及南大带给自己的馈赠,另一头陷入了十分多钟的沉默。正当小编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时,一篇六百多字的回复伴随着忽然跳出的提示框闪烁在目前。
刘丰源提到了天空院老师们的学术教授和价值启迪,更提到了人文社科的老师们对自己学术眼光的培育。“虽然我未必被这些课程训练成一个很好的‘创作者’,但至少它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欣赏者’,知道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应该接近什么,远离什么。”忆及自己中学时期在电影、书籍上的审美选择,他敏锐地察觉到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微妙转变。
除了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他也提到了同学间学科思维的碰撞给自己带来的体悟:“不同专业的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我学天文可能更多的是天文思维,用天文的方式思考问题,但即便同属理科,数学人可能有数学的思维,物理人有物理的思维,搞计算机的人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讨论问题,确实收益匪浅。”
仿佛是顾及到了对面小编的专业背景,他又在点号后补充道:“我在人文艺术专业的同学身上感到了非常活跃和青春的那种气息,在我很多低落的时刻,真的激励我变得乐观起来了。”
04
刘丰源的文字平稳、节制,几乎看不到叹号,正如一条宽阔的河流,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本人也是如此。
过去三年的学术路,刘丰源一步一步,走得踏实有味。
前年,论文《带电伽利略子黑洞的视界研究》参与第20届基础学科论坛
去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珠峰计划”拔尖培养
今年4月,论文《爱因斯坦-杨-米尔斯黑洞的强偏折引力透镜》参与第22届基础学科论坛
今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于《Physics Letters B》上发表论文《Probing a regular non-minimal Einstein-Yang-Mills black hole with gravitational lensings》
今年9月,保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生,接收面试排名第一
毫无疑问,科研已经成为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大学前,刘丰源就展示出了探索未知的强烈欲望。高中时就看过《时间简史》的他,对于黑洞有着一份极为特殊的热忱:“感觉当时黑洞对我来说是一类很神秘的存在,特别想搞懂它的性质。”恰巧,天空院有每年为新生配备学术老师的惯例,当刘丰源看到谢老师提供的课题是黑洞时就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他跟在导师后写的第一篇论文,便是《带电伽利略子黑洞的视界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没非想着要做多么牛的工作,抱着了解科研是怎么回事的目的,参加了当年的基础学科论坛”。
刘丰源大二时参加大创,研究的是无奇点黑洞引力透镜,大三时参加早期科研训练,将研究范围进一步细化到某种特殊理论预言下的黑洞,即“爱因斯坦-杨-米尔斯理论”(一种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杨振宁、米尔斯的量子场论相结合的新理论),而这也是他今年发表SCI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百年前爱丁顿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他的弟子戴文赛先生是南大天文的奠基者之一。一百年后我们再用类似的思路,去尝试修正广义相对论,补充他的工作,我觉得还算一件蛮有意义的事情。”刘丰源说。
细腻严谨的学术特质,同样渗透到了他的笔尖。在成为南大青年特约撰稿人之前,他还是中国科普博览作者、观察者网的专栏作者,在课余时间介绍天文学、物理学的前沿进展。
如果说写作是帮助刘丰源跨出学术分野第一步,那么钢琴就是第二步。
他至今犹能忆起大一暑假时在台湾校园内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那曲《六月船歌》。一个同学在听完演奏后,无不感动对他说:“你真的可以非常沉浸于你所演奏的音乐!”刘丰源如今依旧坚持认为,这是自己目前收到过最开心的褒奖。
大二时,作为钢琴社社长的刘丰源,在指导老师范丽甍教授的引领下,常常有接触大师们的机会。“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小提琴家盛小华、钢琴家彼得纳吉、钢琴家/萨克斯演奏家Bleuel夫妇等”。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音乐、切磋技术,一起坐几个小时的地铁去听音乐会……说到此处,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实在是太美好啦。”
除了喜欢写作和弹钢琴,刘丰源还是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协会认证的葡萄酒爱好者。马拉松,书法,口琴,吉他,也都是其兴趣一隅。
回顾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刘丰源依旧表现出了不少遗憾:“觉得自己还是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娱乐)上花了太多时间,如果有机会的话,其实应该利用那些时间把专业知识再钻研得深入、广泛一些。”
刘丰源的绘画作品
“一无所知”“正在思考”“怀抱希望”。这是刘丰源在最后为自己写上的注脚。
哪怕一无所知,也要努力思考,因为怀抱希望。
——这或许就是题中之义。
图片由刘丰源本人提供
文字 | 阮千慧
美编 | 王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