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吾乡,小长假不愿外出的亲们,小编给你们找好地方了……
亭台楼阁,粉墙黛瓦,幽处青山绿水中,如诗如画。各位小伙伴小长假里都到哪里快活了?如果你既不想出门逛商场又不想在家睡大觉,小编给你们搜了一箩筐鲜为人知又独具特色的闵行古建筑,足够您游览一番了!
这一座座古建筑,是一条条凝固的时间之河,既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韵味,又见证着岁月更迭,兴衰流变。它们是技艺的遗存,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历史的回响。
这些古建筑从未因时光流逝而一尽消散,相反不少因岁月变迁更显画意诗情。这一座座神奇的建筑不经意中便把行人的目光擦得铮亮,最重要的是它们至今还能游赏品味。
发现地:江川路街道新闵路481弄星河景苑南缘。由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之子项镇方建于1915年前后,占地约509.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4平方米。两幢建筑平面成直角布局,以天桥相连,皆为二层砖木结构。2016年完成全面修缮。
文/吴玉林
一晃,闵行老街从我们的生活中已消失20多年。
记忆中,穿过熙熙攘攘的集贸市场,便见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鳞次栉比的商铺,摩肩接踵的人流,伴着自行车铃的叮当声,孩子们在快乐地追逐戏闹,喧嚣中裹杂着不远处黄浦江的潮气,还有那间或高昂的江轮汽笛声。
闵行老街原来在沪闵路东侧,靠闵行渡这里。老街所处的闵行镇形成于500年前,逐渐发展成为申江门户,水陆要津,并且人文荟萃。到民国初期,这里已然成为上海县首镇。而其时老街商铺林林总总竟达数百家,布局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步延伸,易园、李园、项宅等大户人家的宅院纷纷建成。阛阓布局、名人往迹、祠庙馆所、园林官邸、民居商铺及市井风情交织在一起,浓缩为老街的精髓。老街之繁盛,一度被誉为“小上海”。
但是,经历了数百年沧桑风雨的老街最终因为城区改造而被整体拆除,原址上建起了“浦江花园”“星河景苑”等住宅小区。这也是大多数老街的命运。
万幸的是,原在北街上,有两幢相连为一体的西洋小楼,人称“项家宅院”,却被保留了下来。这是一座极富海派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它也成为闵行老街改造中唯一留下来的历史建筑。
项宅的建造者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之子项镇方。闵行项家原是来自安徽休宁的徽商,以经营茶叶为业。而项镇方自青年时代就投身实业,先后办过油墨厂和火柴厂等企业,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被人称为“火柴大王”。
项宅占地面积约509.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74平方米。院内主要建筑为两幢二层楼房,平面布局略呈“L”形,以天桥相连。东部为一幢面东的西式二层建筑,平面略呈倒“凹”字形,门窗均为拱券顶,镶有彩色玻璃;两侧立面为前凸带棱,青砖清水外墙,青瓦多坡屋面。东院大门额墙上堆塑花卉纹。西部一幢为面南的中西结合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正立面上下皆为长廊,二层长廊置花色铁护栏,檐下为弧形雕花挂落,青砖镶水平红砖带饰外墙。楼前小院围粉白砖墙,东侧有辅房,西侧为走廊,南围墙两端建有角屋。
项宅历经百年岁月,在老街拆除时已满目疮痍。为留住闵行老街珍贵历史记忆,当地房地产名企上海闵行房地(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近千万元,按市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等审批后的方案,“修旧如旧”,使百年老宅重焕生机。为彰显和传承地域文化,集团又出资在“项宅”内建成“闵行老街展览馆”,完好地交由当地政府接管,面向公众开放,为参观者讲述老街的故事。对这种义举,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华允弟表现得颇为淡然,他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都是社会一分子,你不可能在社会上独立存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也是社会给予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回报社会,也是应该的事情。”
老街已逝,幸有项宅。
普慈疗养院:位于沪闵路3210号,即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该疗养院建造于1935年6月,由“公教进行会”会长陆伯鸿募捐款项后发起建成并用以收治精神病人,1949年后改称“上海市精神病防治北桥分院”。为闵行区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落。
文/赵韵
沪闵路北桥附近,有座神秘的红房子。常开车路过那里,今天终于得以走进大门。9幢西式风格的二层建筑矗立其中,清水红砖的外墙夹饰着水泥拉毛条块,墙垛之间是数面铁窗,还有一扇不到下午4点绝不会打开的黑色铁门。
这里就是传说中“没事不敢进去,有事不想进去”的红房子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
该院前身为普慈疗养院,从1935年创院至今,院内新建一些景观设施,唯有9幢二层楼病房以及1幢现为康复中心使用的教堂建筑是开园时便存在着的,且经过多次修旧如旧的改建后现存最完好的建筑群。走近细看,这几幢房子的门牌上都有着大写英文单词,依稀可见当年教会医院的影子。
1935年,上海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家陆伯鸿先生通过集资,创建了这座由教会管理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创立之初仅有医师2名,护士2名,病床300张。院内病房分为四等,以住院对象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分不同等级收治。病人多来源于开设在广慈医院的精神科门诊。医院病房由圣玛利诸公会圣母会修士修女管理。由于当时精神科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所以多数病人属收容性质,仅头等病房的病人能享受医疗措施,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病人常被“关、押、捆、绑”。即使如此,也总比让这些病人在外流浪,饿死街头来得强。
除去慈善作为,普慈疗养院更是因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壮举而广为人道。淞沪会战时期,普慈疗养院成为抗日战士最后的栖息地,院内设伤兵医院与难民所。
普慈疗养院曾出过一位叫凌其瑞的女科长,她身材高挑,穿着极为朴素,头发却梳理得考究,显得雍容端庄,本地人都叫她“凌先生”。凌其瑞看到附近战场上勇士们的壮烈惨状后,立即说动院长,紧急组织起战地后勤队。淞沪会战后,她带领一支白衣人队伍,举着红十字的旗帜,穿过日军驻扎地,将国军勇士的遗体一具一具地搬到位于北桥的瓶山道院,义葬这批抗战英烈,一时传为美谈。
80多年过去了,周围一切都在变化,农田变成了高楼,土路成了轻轨高架,就连门口的沪闵路都翻修加高了好几次,甚至比医院的路面还要高出几十厘米,这座医院却依然如故。隔着沪闵路向医院望去,依旧能深刻感受到,在经历岁月洗礼后的今天,这片民国风建筑彰显着自己的大气与端庄。
上海马桥遗址:位于马桥镇俞塘村竹港以西、华宁路以东的北松公路段及两边地块,是指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东周、唐代、宋代等先民的聚落,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该遗址的第四层被考古界视为太湖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址,1982年被正式定名为马桥文化。
文/沈雯
马桥于我,熟稔又陌生。它是我父亲的故乡,是我幼年记忆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祖父母在巷口送别的叮咛和眷恋目光。但我不敢妄自诩为地道马桥人,因为我不曾长期在此生活,除却特意前来拜访家中长辈,很少造访这方土地。随着年岁渐长,我愈加对它知之甚少,念及于此,一种愧疚感攀上心头,即使身已远,但这片故土却在心间挥之不去。
后知后觉中偶然听闻马桥文化展示馆开馆,对马桥的前世今生,我脑中仍是一片亟待填补的空白,于是便带着诧异与期待前来造访上海马桥遗址。遗址位于马桥俞塘村,据说其中保存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出土文物多达1000余件,同时在这里发现了一条贝壳砂带,为上海成陆的“冈身”之说找到了科学依据。其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某种程度上成为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源头。
漫步至北松公路,遥见道路北侧的上海马桥遗址被一片绿荫簇拥环绕,遗址石碑在其中迎风而立,西侧的马桥文化展示馆则毗邻遗址而建。
踏入展示馆的那刻,一条时空隧道就此打开。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图景在我眼前铺开,一种历史沧桑的厚重感席卷而来,我仿佛看见浩渺星河下时光在旖旎,看见广袤沃土上文明在演进,看见先民们躬耕劳作、生生不息。不知不觉中,我对马桥的感知,从最初的粗浅而单薄,逐渐深入而丰满起来。
印象中的马桥很小,小到可以从田间的这头望见那头,小到可以闻到街坊邻里的饭香,小到亲人可以近在咫尺、围桌而坐;但原来马桥可以很大,大到可以跨越5000年的时空,带来远古时期泥土的芬芳,大到可以向上推翻上海2000多年被人低估的成陆历史,大到可以让“马桥文化”立足于上海的三大古文化之中,成为上海之本的具象代表。马桥遗址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我从愧疚之感中又升腾起更深沉的对马桥先祖的敬畏之感、对这片故土的自豪之情。
离开遗址时,我再次回望那块石碑,试图将其深深印刻在脑海。我庆幸梦中之乡最终将我唤醒,庆幸这片广袤的文明之地曾经留下过我的零星足迹,庆幸我尚有更绵长的年岁来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它的宽广与厚度。
七宝古镇,是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为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古镇的新街青年路旁有七宝老街,老街分为南北两段,南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街以旅游工艺品为主。
文/徐晓彤
未见其物,先闻其香。在很多游客的印象中,比起古镇,七宝老街更像是一条美食街。
走进老街,眼前所见似乎除了小商品店铺,便是餐馆了。汤团店的大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的汤圆;草头饼已下了油锅,发出滋滋的响声;切下一片白切羊肉,琥珀色的皮下冻晶莹剔透;海棠糕刚刚出锅,外皮上还覆盖着一层焦糖。肉香味、油烟味、辣椒味、炭火味……在氤氲缭绕中弥漫开来,刺激着游人的口鼻与肠胃。
此刻老街属于川流不息的游人,小桥流水的江南韵味只存在于风景照里。所幸七宝还有“人家”,因为一群老七宝人的存在,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保留了下来。
在七宝茶馆,人们围着茶桌,点上一壶茶水,与其说是喝茶,倒不如说是“喝风景”;听一场评弹,与其说听曲,倒不如说是听一场风花雪月。茶壶早已不是曾经的铜水壶,可台上人述说的还是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听众或许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他们对这种充满人文气息的水乡生活的热爱。
七宝因七宝教寺得名,千百年来七宝人在晨钟暮鼓中世代生息,让这里的生活多少有了点禅意。离开熙熙攘攘的老街仅数百米,游客便少了很多,七宝人的日常生活也可窥见一斑。巷弄间,行人来往于石板路上,从容不迫,自成节奏。一两只猫儿悠悠踱步,三两好友坐于门前闲聊家常,晒着太阳,闻着花香。老街居民把生活过得如神仙一般。
时光并非没有在他们身上留痕,只是在七宝人的心里有着另一个时间维度和衡量标准。任凭世事变迁,只要他们不变,七宝的生活方式就会继续;即便万物转瞬即逝,只要他们还在这里,七宝的人情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人家”是老街最具人情味的因素。七宝不但可游,而且可居。
资训堂:位于召稼楼古镇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约319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三院,七开间带两边厢房,略呈正方形。宅主对西洋建筑理念十分欣赏,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又有深厚感情,这种特殊时代的文化心态形成自资训堂的独特风格。
文/李步青
在召稼楼,有不少精美的建筑。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资训堂,而最令人遗憾的,也是资训堂。
在不少关于召稼楼的史料中,都曾说资训堂堪称“浦东第一楼”,这不禁使我对这栋素未谋面的建筑多了几分好奇之感。沿着老姚家浜河一路往西,便到了资训路,更有着资训桥连接复兴港分隔开的仁善街。沿着资训路往南不远处,只见一道孤零零的券门立在那荒芜的空旷之中,却始终不见资训堂,内心愈发焦灼起来。
直到走近券门下方,看到碑文记载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浦东地面上最摩登的一道风景,早已在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
资训堂原为浦东望族奚氏后人奚松所建,清光绪初年(1875)从西方学成归来的他,出于对西洋建筑的欣赏和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深厚情感,建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宅院。在当时来说,这可算作是开地方中外合璧建筑之先河。建筑坐北朝南,占地约3190平方米,为三进三院式,7开间带两边厢房,广泛应用中西木雕、砖雕、 石雕工艺,雕工精良,题材丰富,或雕刻着中式的梅、兰、竹、菊,象征着主人的雅趣与风霜高洁;或雕刻着法式的玫瑰与百合,象征主人的浪漫与典雅——淡雅的民族韵味与浓烈的异国情调竟能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令人遗憾的是,民国九年(1920)建筑南院失火,资训堂尽遭焚毁。当时奚松早已辞世,其后人缺乏足够的财力修复,便只得在仅存的第三进天井处围以砖墙,在围墙正中建造了一座以中式为主、中西融合的门楼。和原来的西洋大门楼相比,虽然小了许多,但仍不失精致和优雅。到20世纪80年代,连门楼也没能逃掉被拆卖的命运。经此两遭毁灭,仅残存一西券门。2009年12月,召稼楼修复改造之时,西洋门楼残垣被保留了下来,但在原三进院旧址上建了新楼,墙南造起了戏台,勉强多了几分生气。
1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资训堂已不复存在,立于这清水红砖的西洋门楼前,仅这一道墙,便足够后人遥想当年的风光与热闹,惊叹于昔日能工巧匠们的精雕细琢。触摸着墙体上的一道道纹路,青砖灰瓦间的缝隙,道不尽历史的沧桑与百转千回。刹那间,瞥见墙底不知名的花草在奋力生长,死亡与新生在这里一同上演。
协和双语学校“国湘书院”:位于协和万源校区(平台路509号)。这座蕴含传统木雕工艺的古建筑,已有300多年历史,为马国湘先生藏品,被其精心保护下来,并异地复建到古美路街道万源协和双语学校校区。该建筑是古美社区内唯一一座中式古建筑。
文/张玉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捻一抹花香踏春而来,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的小池模糊了岸旁垂柳的倒影。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国湘书院中,目之所及皆是白墙青瓦,仿若穿越到古代,顿觉淡雅静谧。
初来此地的人一定会讶异于在古美街道协和双语学校的万源校区内,竟会有如此古朴的徽式建筑。虽是在这样一所具有国际风范、很是现代化的校园内,国湘书院却也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倒是平添了几分清幽雅致。
在这偌大的书院中闲游,青砖门罩,木雕楹柱,校内教师三三两两地散坐在这古宅内,或静静阅读,或混合着中英文低声研讨教案。古色古韵,书香满溢。浸入式的学习环境,确能亲身体验中国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这国湘书院原本是江西乐平涌山村的一处徽派古宅,已有300年的历史,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慈善家、收藏家马国湘先生的藏品,他多年来精心收藏了1000多栋来自17个省的古民居。而后他将此古宅赠与协和万源,以此支持上海的教育事业。2015年8月3日破土动工,这座蕴含传统木雕工艺之精华的古建筑,被成功异地复建,它和毗邻中式园林“交畅苑”一起构成“前宅后院”的中式建筑典范。2017年古宅以“国湘书院”为名,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揭牌成立。
徽派建筑本具有鲜明地域色彩,人文自然的和谐统一使其更显古韵。国湘书院也秉承了这一贯的徽派建筑特点,雕梁画栋独具匠心,楹联名句字字悦目醒人,皆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智慧,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
这里现代化与古韵古香的交融,是一种时尚与雅致结合的“独特”。众人能于此地寻到独具一格的江南韵味,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实属不易。国湘书院落于校园一隅,是景也是情。
若非国湘,何来书院,确也如此。
赵元昌商号宅院:位于浦江镇召楼保南街,建于民国初期,占地约5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20平方米。宅院坐西面东,总体布局略呈四合院式。天井中央砌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将院落分成东西两半。东半部建筑为传统两层建筑,西半部为中西结合的二层建筑,房屋均作居住之用。
文/李步青
望着眼前这幢两层高、貌似并不起眼的宅院,如若不是特意寻访,定然无从知晓其昔日的辉煌。
这座宅院叫“赵元昌商号”,是江南集镇中典型的“前店后宅”式建筑,在当地民居中颇具代表性。建筑共分二进,一进为七开间街面楼房,为各色商铺,分布着米行、小商品店铺和手工艺品商铺。这倒是沿袭和保留了“商宅”的一贯特点和习性,赋予了这儿浓厚的商业气息。
相较于沿街的热闹,我其实对店铺背后仍作生活起居使用的二进院子更为好奇。为躲避沿街铺面摩肩接踵的人群,我选择了沿着宅院侧边略显狭窄的巷弄往深处走去,这厢的僻静和街面的嘈杂倒是截然不同,令人心静。
最先吸引我的是宅院的门楼,仅从大门上方精美的砖雕,便可隐隐窥见宅院最初的主人对建筑的考究。大门半掩着,因是私人的生活住所,也不便入内打扰,便围着建筑的外围转了一圈。青砖黛瓦间的年轮、斑驳的青苔,连着门头器宇轩昂、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每一处细节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当年的往事、当年的繁盛。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赵氏思斋公迁居召稼楼,以农耕为业,此后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仅36岁的赵氏思斋公后人赵志权因病去世,独独留下了妻子秦氏与儿女们。秦氏出身书香门第,面对艰难的局面,毅然将刚成年的儿子赵元祥送出门去“学生意”,逼其自创家业。
赵元祥四处寻找商机,了解行情,最终在召稼楼镇兴东街中段定下三间门面房,准备独自开业。母亲为给儿子造势壮胆,恳请周浦镇名士胡明甫为店铺取名题匾。因适逢清宣统元年(1909)元月,由赵家元祥掌门,“三元昌顺”,以愿赵氏就此昌盛,店号定名为“赵元昌”。
起始,赵元昌店铺主要经营南北什货和各色洋货。在母亲的扶持下,赵元祥苦心经营,不仅撑起了店铺,还开设了赵元昌分号,产业越做越大。此后若干年间,整个赵氏家族合力经营赵元昌商号,稳步发展,但最终还是于1956年归公私合营而画上了句号。
赵元昌商号虽已不复存在,幸运的是,宅院得到了保护。宅院深深深几许?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承载着许多人的历史记忆,至今已成了独具召楼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闵行文脉相传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资源。
•闵行还有哪些值得探访的古建筑?•
节孝坊:位于临沧路148号古藤园内西北隅。原址在闵行老街前东街15号,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1996年迁至现址。该坊面东南,主体结构为花岗石质,形制为三间四柱五顶式,三间石柱前后均刻楹联,额悬直书“圣旨”二字的青石匾。
马桥天主教堂:位于马桥集镇老东街东市梢,今老东街25号。建筑和院落布局均较有规模和特色,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管辖马桥、北桥、颛桥地区的下属教堂11个。占地面积约20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4平方米。
四面厅:位于七宝镇七莘路2678号院内东北隅(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内),占地面积约110.12平方米,相传始建于宋代,原为东岳行祠建筑之一,清代重建,2000年全面修缮。该厅四面均为书条格如意纹长窗,东西各8扇,南北各6扇。
斗姆阁:位于七宝镇七莘路2678号院内东北隅(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内)。始建年代无考,后于清嘉庆年间重建。造型别致,斗拱托檐,黛瓦粉墙,雕梁画栋。最初为供奉道教的斗姆神所建,后在清嘉庆年间被改建为戏台。
奚世瑜住宅:位于浦江镇召稼楼道南街26号,建于清代。奚世瑜为召楼奚氏后裔,内科医生,于1936—1945年在此开业行医,故住宅以其冠名。今占地约388.4平方米。住宅坐北面南,建造工艺精细,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历史与艺术价值较高。
召稼楼历史风貌区:位于浦江镇革新村,地处沈杜公路南侧,姚家浜河从中穿过。起源于元朝初期,跨元明清三个朝代,散落着不少清代建筑,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有“礼耕堂”“梅园”等。
金庆章故居:位于马桥镇彭渡村荷巷桥老街南侧,坐南面北临街,略呈四合院式布局,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一层,穿斗式梁架,青瓦硬山屋面。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西河堂天主堂旧址:位于元江路6600号内上海绿城玫瑰园度假酒店西北隅,也称玛窦宗徒天主堂,建于民国早期。现仅存连钟楼的圣堂,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2004年4月列为闵行区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南张安老院:位于秀文路485弄50号(原莘庄镇明星村南张),原为南张天主堂。
胡氏三寿堂宅院:位于浦锦街道陈行村1组71号,区级文物保护动物。胡氏宅院属于徽派建筑,院落的整体布局、建造水平,以及保留完整程度极具代表性。胡家宅院原为五进式院落,如今还保留着仪门、前院、三寿堂等重要部分。
秦家玉涵堂住宅:位于浦锦街道陈行村1组76号,是上海城隍神秦裕伯的后人世代聚居的地方。
怎么样?你想好到哪儿去了么?
编辑 崔松鸽
猜你喜欢
△ “百联南方购物中心”2区明天重装开业,开业活动攻略小编划好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