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意:我为什么要发起「家长同行」?
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也筹备了段时间,现在终于决定起行。
Why?为什么我想做这件事?
10年前,当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有节课叫「演讲」,每个人都要用准备一个演讲作为期末作业。老师说,要讲就讲你最想做的事情,那样最能打动人。
结果最后我选的题目叫「家长教育」。那个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当时我在南中国的一所师范学校里,梦想着自己可以透过教育改变世界。我直觉地相信,家长是教育的关键,要做,就做家长教育。虽然分数也不低,但是我没法打动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事实上,我没有打动任何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只是概念上觉得这个事情很正确,但不知其所以然。
真正打动我去做这件事的是后来这10年遇到的种种人和事。
第一个故事
我认识一个人,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她无比单纯又无比体贴。她就像一个小太阳那样带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有她在的场合瞬间就无比欢乐。
然而在背后,我知道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最主要的痛苦来源于她的父母为她安排了几乎所有的道路,她很想反抗,但就是做不到。一开始,我也以为这是一个和所有青年人成长相类似的寻找自我和最终独立的故事;直到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哭就不说了,最痛苦的时候,她曾经想过自杀,也一度差点完全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她曾经无数次说「再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要得抑郁症了。」
父母坚持把她送出国,但其实她想待在父母身边。每次她想回国,她父母就觉得她退缩想逃避,鼓励她你要坚强,万事起头难,我们当年也是这么白手起家的。后来才知道,她父母因为跑长途生意,从小就把她寄养在亲戚和老师家里。用她的话来说「从小就是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长大的。」高中父母生意安定,住在一起没几年,又因为上大学而分开了。
我其实很敬重她的父母,他们从小艰苦奋斗,供养孩子长大,拼命出人头地,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改变穷苦的命运。可是他们到现在依然没有明白他们的女儿错过了什么和缺失了什么。
她一直想要的东西其实是那么的简单:她想要陪伴,她想要一个家。我问过她最记得小时候什么,她说,最记得就是睡觉的时候怕妈妈走掉了,用脚用力钳着妈妈,但是醒来的时候,妈妈还是不在了。她就记得这个画面和那种感觉。
这是小事吗?不见得。后来她在一个单位工作,几个上司对她其实都不太好,直属上司甚至直接长期欺压她,用现在的标准来说,那叫「职场欺凌」。她一开始还忍气吞声,到后来甚至需要看心理医生。但是哪怕这样,她还是千方百计委屈自己,又变着花样去讨好几个其实不能把她怎么样的大妈。
为什么被欺负到死了还不反抗?就是因为小时候就是这样成长经历啊。她表面上那么阳光,对人那么万般体贴,那么正能量,其实是不敢被别人讨厌啊。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她一直追求,并将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身边的人不要抛弃她,不要讨厌她。
其实,哪怕她不去哄别人开心,不委曲求全也有很多人爱护。她这种情况其实是一种现在被广为提及但很少人真正理解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对,不是农村才有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从童年开始的陪伴,一辈子追逐和痛苦的是安全感。
我不想责怪任何一个家长,但我真的不想再有更多的孩子经历她所经历的一切了。
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真正需要什么,那就不可能知道家长应该学习什么。
第二个故事
我也认识一个人,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过去四年我见证着她的两个孩子出生,又见证着她同时处理工作和家庭,不断周旋在孩子的各种问题还有长辈带孩子的各种问题里。
她也是公益人,对教育有相当的追求。很多妈妈敢想但不敢做的事情,都被她做到了,所以她在我和很多妈妈眼里是开了挂一样的神一般的存在。
比如母乳喂养,比如老人家喜欢过度给孩子喂食,比如长辈会忍不住嘴拿孩子比较或骂孩子,比如带着两三岁的娃上飞机全世界旅行,比如孩子找不到安全游乐的空间她竟然自己联系家长社群搞了一个。
但其实这些不是最打动我的。她真正打动我的是她在带两个娃的过程里,一直做自己和记得好好照顾自己。
她说,我就是我,我不想在生了孩子以后就叫什么妈什么妈,我有我自己的人生要过。虽然这么说,但她完全不是对孩子冷漠,相反,她几乎是我见过抱孩子抱得最多的人。
深深地,充分的那种拥抱。我看着她的孩子在抱住她的那一瞬间,那种享受的表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现在那个画面就是我对幸福这个词的具象理解。
而另外的一些时刻,她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超人」。她会找我和其他同事倾诉,甚至我们试过陪她哭。
我很记得她说,现在的父母压力太大了,太想要做好了,反而带来了太多的焦虑。
于是,我顺着她的眼光看出去,看到了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育儿和亲子教育产业。父母为下一代谋求的一切,从我太太的父母那拼命赚钱让孩子上好学校然后送出国,变成了更加高要求的,从幼儿发育阶段开始的各种未雨绸缪。
社会的各种不安和危险又加剧了这种危机感:从海淘冲关带奶粉,到寸步不离斗智斗勇人贩子;从学功夫防欺凌防性侵,到学区房节节高但也不能不考虑同班同学的社会阶级来源……
家长保有自我意识,而不是把自己的期待和人生意义都投射到孩子身上,是很重要的。我当然不是说这些学习和奋斗是错的,而是我看着我的同事和她的孩子,就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孩子可以是自由和幸福的,同时家长的自我也很重要。
第三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其实是过去三年我有幸经历和参与的好几个公益项目。它们分别是善导和救助儿童会合作的「正向教养」项目,关注外来工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关系的「教育剧场:五年级的交叉点」,以及「非暴力沟通」工作坊。
「正向教养」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在社区里发展和培育一种非暴力育儿的文化和社群,再简单来说,就是让更多家长拥有不打孩子的力量和方法。
我们这代人已经非常能够接受不应该用暴力去管教孩子,知道会有恶果,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知易行难。跟随「正向教养」的项目让我看到家长可以怎样从自己产生改变,继而甚至有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
「教育剧场:五年级的交叉点」表面上讲学分学籍,但其实更多讲亲子关系,透过剧场的手法,让家长能看见问题所在,感受家庭里不同角色的心声,尝试作出改变。
教育剧场剧照 摄影:凉意
「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则让我看见更深层次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暴力,一次次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非暴力沟通」的修习让我看到更多超越理念和思考以外的,需要改变的东西。如果我连自己的愤怒都安抚不了,那暴力就是必然的结果啊。
我很记得南京有一起震惊全国的虐童案。孩子被打得背部皮开肉绽,数十条鞭痕血肉模糊。最后动手的那个母亲被判了刑。但当时最令我震惊的是,这个妈妈是一个报纸记者。我也是念新闻传播出身的,做过媒体,知道媒体人其实或多或少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和理想主义,这位妈妈不是道理上不懂或学历上不够去理解。
经历了「非暴力沟通」的学习以后,我大概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情况和感受了。她实在是承受不了内心积压已久的愤怒了啊。这些项目和经历,慢慢让我当初那个家长教育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之间往某个越来越清晰的方向生长了。
家长不仅需要看见教育,还需要看见自己。
所以现在,十年以后,这些经历和故事集结和发酵以后,我终于明白了当初自己想要做的家长教育是指向什么了。
The Question,问题在于
环顾庞大的母婴育儿市场,我发现市面上什么育儿教育的产品都不缺,从教神经发育的到教选购婴儿车的。这些知识都很好,但是基本上是「反应式」的:即,父母觉得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就相应地配置专家、知识,然后超市一样地去购买。但是,有好几个根本性的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触及:
1、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某些知识?
2、家长的焦虑、压力来自哪里?
3、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为什么?
4、我和我的伴侣,我的家庭是怎样的人,以后将如何影响孩子?
5、我们打算为孩子准备一个怎样的未来,又为父母自己准备一个怎样的未来?
也就是说,在买买买,看看看之前,有些(更)重要的问题被跳过了。
所有的家长教育,都缺乏这些指向家长认识自己和面对自己的内容以及过程。家长怎么看见自己,怎么觉察自己一些想法的来源,怎么看见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以及一些期待背后的压力,从而发现自己和孩子真正的需要?
得知将要有个孩子的那一刻,准爸爸准妈妈就要开始面对排山倒海的各种知识和压力,马不停蹄地一路狂奔到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为什么家长没有空间、没有机会去回到自己、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的起点?
如果没有这一步,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无数的付出和努力,不是上一代模式的重复?或是仅仅对上一代模式的反向运动?
而「家长同行」希望孕育的大概是:
How,我要怎么开始?
我打算从深度访谈和跟进一批(大概50对)「新手家长」开始。
所谓新手家长,指的是刚刚得知自己要做父母,孩子还没有降生,准爸爸和准妈妈,也同时指孩子在3岁之前的父母。这段时间,不但孩子还很小,父母成为家长的时间也不长,如果一年算一个年级的话,父母不会超过四年级。
虽然上面提到了很多问题和脉络,但我打算谦卑一点。
我希望先详细地了解和重新发现,新手父母从知道自己要做父母的那一刻开始,到底经历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学习了什么。有过哪些期待,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有过什么焦虑。
What's the destination,我想走到哪?
这看起来像一个研究课题。但远不是这样。
1、「家长同行」一个教育创变行动。
我暂时把这个事情命名为「家长同行」。凉意作为发起者,希望透过一系列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准爸爸和准妈妈重新发现自己,以自我觉察、自我同一又自我实现的状态,开始自己的家长生涯。
我相信,更少焦虑的、更能自我发现的家长,更有意识和力量去成为一个好父母,给孩子给教育给社会带来不一样的未来。
2、「家长同行」也是一个社群。
既然是一个行动,就就意味着是一种开放的状态,期待更多人的加入。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哪怕你还只是大学生或者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可以持续地关注我这件事。事实上,我希望找到更多的同行者,给我各种各样的建议,或者就这么一直看着我走下去。我会定期透过邮件给关注者们。我也希望已经在教育领域里面的各种工作者,愿意给我种种的指点和建议。
甚至,在合适的时候,我们组一个团队。
3、「家长同行」也是一次创业。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高校从媒体走到了公益。在9年义工和4年全职公益人的经历里,我感受到了蕴藏在各式各样的人身上的,巨大参与和连结的力量;但同时也深刻体会过缺乏可持续的经济支持,理想、时间都燃烧殆尽以后,再好的初衷也会急速坍塌,沧海桑田。
所谓创业,在我的理解里,不是努力搞到风投,不是立马就开个公司,立马就开始卖产品;而是努力做出来一些东西,解决重要的问题,满足别人的需要,让用户满意地用自己的劳动结晶(钱)去交换。
50对新手父母的访谈只是一个开始。「家长同行」最低的目标是开发出适合准爸爸和准妈妈的一套学习和自我探索课程,一套从当代中国家庭情景出发的「准爸爸和准妈妈的第一课」。
在解决了自我发现的问题以后,「家长同行」会再继续追问,怎样的教育是为未来准备的,怎样的教育可以培育一个良善的社会。
往高的想象,「家长同行」是一所虚拟的学校,一所为家长的学习而建立的大学。
About me,我的情况
我叫凉意,是一个全职公益人。过去四年一直关注和服务公益传播的领域,所服务的组织和项目基本都和教育有关,而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我一直在留守儿童和青年人成长的领域里服务,也关注到全球教育创新和中国新媒体的巨变。
2016年的10月,我飞到加拿大,结束和太太的分居,也开始了远程继续服务国内公益传播的自由职业者的生活。
我知道这样的情况非常特别,但正是在这三十而立又漂泊在外的关口上,我想清楚了自己这辈子不能错过,想抓住和实现的梦想:家长教育。然后回溯十年,我竟然发现过去无数的经历,就像一条条的涓涓细流最终汇合,引领我来到现在这个地方,呼唤我去踏出这一步。
而最近我更发现,就在我住处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是全加拿大实力最强的教育学院,这所学院更是以社会正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这样的独特学部分支,体现他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和谐统一的追求和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
真的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像听见了召唤。
「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式飞一次。」
——《逆光飞翔》
我决定上路,希望有你同行。
你可以做什么?
得到什么?
你可以选择成为下面三种角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1、关注者:关注者会不定期收到「家长同行」计划的进展和更新邮件,凉意会在里面告诉你这个计划最新的发现、思考、将会组织的活动等等。
2、深度参与者:深度参与者会有机会参与到「家长同行」的核心讨论里,一起把这件事往前推。再往深处走就是同事或合伙人。
3、受访者:你或你身边有新手父母,愿意受访,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愿意帮助他人又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回顾成为家长的心路历程。
所有以上三种支持「家长同行」计划的都会享有优先和优惠使用以后研发出来的课程或服务。我希望能召集一个价值观相近的庞大社群,不同人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在「助人」的立心下最终收获「自助」。
来吧,教育的改变从家长开始
而家长,就是现在或未来的自己。
请长按填表登记
↓↓↓
同时,我也期待你会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认同我出发点的朋友能看到这篇文章,知道这个计划。
另外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家长教育」「家长学习」这个话题的信息,今后都欢迎你分享给我。
「家长同行」,期望重建整个家长学习的过程和体系。
我在这里等你。
感谢配图均来自开源的http://www.peak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