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在江歌事件里越过朋友圈的尽头,回归平伏

凉意 有点凉意
2024-08-30

-本文2700字,阅读时间:7分钟-


不知道什么时候,知乎开始流行一种帖子标题。


「应该如何看待……」

「如何评价……」


我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无话不谈。其中一个从小见面聊天就很喜欢问我:「你怎么看……」。那个「……」通常是时下的某个社会热点。后来我知道这是他想和我多讲讲话,知道我经常有很多或有趣或哲理的观点,就这么撩起一个话题。


但再后来,我发现他问太多这种问题了。我开始反感。因为我内心有个声音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对某个事情有看法,并且高谈阔论呢?我何德何能可以这样对别人评头论足?


但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摇摇头然后说一句,「我不知道。」


我怕自己像个傻子一样。或者像个对世界缺乏了解,缺乏思考的人那样。我在别人眼里是个很有学识的人,我不能讲不出个所以然。


社交媒体的时代里,公共舆论和人际交往的这种讲话,越来越相似。


如果你把一篇篇被转阅读量最大的的文章标题连起来,变成几个朋友之间聊天的对话,那么整个过程其实一点都不违和。


A:「江歌,你替刘鑫死去的100天里,她买了新包包染了新头发」


B:「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


C:「损友比坏人更可怕!」


A:「懦弱之恶。」


D:「正义没有赢,人性没赢,咪蒙赢了。」


C:「谁吃了人血馄饨?失焦的网络正义与隐身的杀人者。」


B:「在被煽动者挑拨之前,愤怒本身有错吗?」


……


公共舆论总有自己议题更迭模式,或者说剧情发展模式。这个过程是随着关注者,参与者对事情和议题的深入思考而逐步推进的。如果是几个人聊天,那么这个天会越聊越热烈,到最后大家会觉得,挺好的,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又拓宽了彼此的视野,每个人都给整个聊天做贡献。


但是公共舆论不同。


公共舆论的本质是,看完一些信息以后,我们想象这个社会里主流的人是怎么想的,然后决定自己的反应。


所以当江歌的事情在某个被允许的时间节点(19大后),因为江妈妈和刘鑫的见面而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时候,第一波的人发现,社会里还有那么多的人不知道我们中间出了这样的一种人。要让更多人知道。


而当整个事件成为公共焦点,另外一些人就开始意识到那种汹涌而来的民情,感觉到危险的气息,感觉需要提醒大家不要网络暴力。这也是对主流的想象和评估后作出的反应。


还能再往后的。当满屏都是反思网络暴力的时候。主流就看起来相当的冷漠和善变,心里还有很多不安没有平伏。理性可以解决一切吗?那谁就这么被放过了洗白了吗?要出来发声。


上世纪初的鲁迅给这个模式改了个特别好的题目:《呐喊》。


为何转发?——因为需要呐喊。


上面讲了几个人聊天的话就是越聊越热烈和熟络,但是读者越看这些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是越看是越不安。


主导读者的是一种不安感。


不安感的来源有三个。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因为不安,所以转发。那这就成为了一个基本的传播不安的过程。第二就是因为愤怒所以转发,然后其他人看见那么多人愤怒,所以不安。而第三是上面没有提到的——太快了。


在两三天之间,一个事件和话题里的所有角色和人物,观点和角度,可以180度掉头。这在朋友聊天里是没什么的,就是各个人花样翻新讲看法嘛,否则怎么扯皮打发时间?但是公共舆论刚才说了是代表我们对整个社会思想状态的想象。你会愿意自己身处的社会,今天是黑,明天是白吗?这会带来巨大的不安感。变太快了,那就是人心浮动啊。一个三两天里就能整体翻脸不认人的社会,不很可怕吗?


所以,如果关注江歌事件到现在的你,内心依然无法平伏,依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依然觉得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出了很大的问题,那这就是这些感觉的来源。


而另一方面,主导言说者的则是优越感。


说这句话会特别容易被误解——『什么,那你就是说我是因为秀优越感才写文章的咯,你自己还不是,这篇又是什么,不就是想秀你高于所有人的最大优越感么!!』


所以有一开始那个故事。现在终于可以回到我最初那个故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从小很害怕被别人看不起的人。从大学开始写作,到后来一直写到报纸杂志。曾经有段时间写那种类似刊登在2011年南都评论的文章。那时候还有这个概念,叫「公共写作」。


而重点在于,那个写作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源于「大家都这么想,我怎么能想得更好,说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听了觉得恍然大悟的东西」。


这就是中文里「文以载道」的传统。只是,在千百年来大家关注的都是那个道被传播,得到教化的效果,而忽视了想传道的那个人,TA的心情和态度。这不是一个外人可以指责的角度,而是每一个写作者和说话者自己扪心自问的角度。


在经历了漫长的公共写作和公共吵架的时光以后,在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了,自己不断地说不断地写,很多时候不过是想赢,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的优秀或渊博。而其实,我并不需要这么做,我也不想这么做。


尤其不需要在开头加「大家都在……」「大家都忘了」「舆论都在写……」作为起手式。因为这个起手式会不知不觉成了认知里的事实。甚至反过来促成我认定如此;为了要说自己的话,就要先认定大众是一群很狭隘、很无知、很冲动的键盘侠。这就是那种名为言说者优越感的本体。


这当然不是事实,我身边有大量的朋友是看了很多很多资料,很努力去思考,很想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去跟进事件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不比你我愚笨,也不比你我聪明。如果你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没有那么地不堪和让人不安。


那如果不是为了优越感而写,那我们又是为了什么而写?而思考?而行动?——我到底站在哪里?说的做的又到底是在干什么?


于是我才发现我漏掉了什么。我不是没有用脑,我是没有用心。我没有问作为一个人,我有没有感受到事件里每个人的处境,和每个人的需要。在江歌的事件里,我问自己,江妈妈的需要是什么。


而从那个时刻我就跟自己说,从今以后说的所有的话,都尽量从这里出发。如果控制不住自己又和别人刚起来了,那就回到这个地方。我有没有感受到人的感受。


——巧合的是,这正是整个事件里人们对刘鑫和刘家最终的诉求(如果隔开表面的咒骂):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拥有感受痛苦的能力。


从这点出发,于是有:

在圈里

在群里


你看,其实还是很容易忍不住的。说优越感那句的时候,还有一点态度不对。还是需要「很多人会觉得」打头。但没关系,觉察到了,不要被那种优越感的苗头反噬,后面又可以重新回归正途,回归同理心,获得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


写作最难的地方不是写一个好的观点。而是明白自己站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思考也一样,做人,也一样。


我有没有站在江妈妈身边?如果有,我能说什么?其他人呢?


谁需要支持,谁需要安慰,谁需要鼓励,谁需要平伏。


永远问:谁需要爱,怎么爱。


(完)




——————小广告分割线——————

点击上图即可了解详情。

23-24号场已经满了,其他3场目前还有少量位子,12月20日报名截止





凉意

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样一种水平上写作:有一天你会愿意说,我是看着凉意的文字长大的。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有点凉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