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学士大夫们是如何让西樵山成为了“文艺青年”?

西樵山
2024-09-01

“西樵者,天下之西樵。天下后世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


漫步在西樵山的美景中,脚下踩着是亿万年前的火山,山下是黄飞鸿的故居,山中是康有为的学堂。


缓缓翻开《西樵山志》,仿佛一下穿越历史的长河,600年前古人的鲜活故事跃于纸上...



泉的水

花的山

诗的山


理学士大夫们是如何让西樵山成为了“文艺青年”?


他们用这种方式打开西樵山,故事的开端还要从距今500多年的明朝,有一群朝廷大官,不为玩乐,只想在西樵山一圆“教师梦”,一不小心成就了西樵山“理学名山”的盛名。




西 樵 山


大 科 书 院



踏出第一步的这位大官勇士,他叫湛若水

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守丧期满后,湛若水就以身体抱恙的理由提出要辞职,并开始他的教学之路。


正德十年(1515年)二月,湛若水因母丧丁忧,同月扶柩南还。湛若水在正德十二年服阕后,便以“扶病莫前”为由请求朝廷准许“原籍调理,谢绝人事,采药西樵”。


/湛若水(1466-1560)/

明代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


正德十年(1515年),就在如今的西樵山桃花园,他的新居烟霞洞与大科书院(四大书院中创设名声最大)建成。


不仅是他和家人们的“隐居”之处,更是有志向于追随湛若水求学的门人学子汇聚之所。湛若水在西樵山定居以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求学的学子越来越多,湛若水原来的兴建规模已经容不下这么多的学生。


在正德十四年七月,应大科诸生的请求,在烟霞隐居之下建设堂馆,经过卜地、经营、督工,落成于年十二月甲子日。从此,大科书院规模形成。

《西樵游览记—烟霞洞图》


如今,大科书院已经荡然无存,难以追寻其当年兴盛时的风采。刘子秀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大科书院遗址的实地考察,图文并茂描绘了大科书院的建筑景观,还专门绘了一幅烟霞洞图,还原当时大科书院的景观,让我们在五百年后还可以感受到当时西樵山上的讲学气息。


大科书院的建立给湛若水带来了更大的的学术声誉和政治地位。可以说,大科书院的建立,标志着西樵山中以湛若水为中心的理学学术圈子的建立。


大科书院示学者 

湛若水

心无一物,天理见前,

何为天理?本科自然,

廓乎浑兮,四时行焉,

勿忘勿助,圣则同天。


当代仿建的大科书院,图源李振新


湛若水在大科书院时期,也创作了许多的代表性著作,正是因为这些著作,甘泉学派奠定了与阳明学派平分秋色的地位,而这也成就了西樵山的地位——甘泉学派在岭南的重要讲学地及思想传播地。




西 樵 山


石 泉 书 院


紧跟在湛若水步伐之后的是,人称“西樵先生”的本地汉子方献夫


他以石泉书院为中心所占据的西樵山大科峰以北的大片地域更是得到皇帝与广东地方官员的庇护,嘉靖皇帝赐的御书让书院躲过了浩劫,方献夫为此特意在石泉书院修建御书楼来贮藏这些书。


正德十二年(1517)石泉书院初建落成时,方献夫将其命名作石泉精舍,有沛然堂、紫云楼等建筑。到嘉靖年间,因为在“大礼议”中支持嘉靖皇帝,深得君心的方献夫一路平步青云,位列台辅,石泉精舍也因贮藏御赐书籍,改称书院。


/方献夫(1485-1544)/

明代内阁首辅


《西樵游览记—石泉洞图》


不过,石泉书院在方献夫去世后不久也逐渐衰落了。到了清代,石泉书院一带的建筑都毁掉了,土地也被变卖,附近成为周边人首选的安坟“宝地”。


2017年,西樵山风景区为纪念西樵理学名山500周年,在石泉书院的原址复建了石泉书院的山门,供寻访之客寄托情怀。


《 登大科峰绝顶 》

方献夫

晚来偶发登临兴,策马高淩绝顶头。

尽见百川归巨海,却疑诸岭在平丘。

拂云天外观何极,倚石松根坐不休。

一枕借眠谁可共,几回飞梦到罗浮。


当代仿建的石泉书院,图源南方都市报


由于方献夫是王阳明的弟子,石泉书院也成为了岭南地区传播阳明学说的一个中心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更认为:“岭海之士,学于文成(指王阳明)者,自方西樵始。”



西 樵 山


四 峰 书 院


要说霍韬最关心的问题,那当然就是孩子和家族了。为了保障家族子弟的“学位”,霍韬建立了“私家院校”——四峰书院。


霍韬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四峰精舍,明嘉靖五年(1526年)建御书楼,嘉靖皇帝所赐诸御书皆藏其中,并改名为四峰书院,书院建有崇礼堂、环翠楼、卧云楼等。


/霍韬(1487-1540)/

官至礼部尚书


四峰书院建成后,霍氏子弟七岁在霍氏家乡石头入社学,十余岁则进四峰书院读书,四峰书院也因此成霍氏宗族培养子弟的重要场所。


《西樵游览记—宝林洞图》,原四峰书院旧址图


没有御书“傍身”的四峰书院又是如何逃脱厄运的呢?


据清代刘子秀《西樵游览记》记载:“(西庄霍公祠)在四峰书院,万历初,当国者禁讲舍,改称祠。”原来霍氏后人急中生智,把书院改名为供奉霍韬父亲霍华的西庄霍公祠。待风头过了之后,霍韬的重孙霍尚守在万历年间对四峰书院进行修葺,在原四峰书院的右侧增建敦古堂、毓秀轩等新建筑,并于万历十七年(1589)重建了在聚仙台上的敬亭。一直到清初,四峰书院仍是一座重要的传授儒学的书院。


据清马煜《樵迹纪略》记载,顺治九年(1652),南海九江学者曾尔璞曾经在此授徒讲学,从学者颇多。直到顺治十三年(1656),四峰书院才因寇患逐渐倾圮。


《 采菊于樵赠魏太守考绩 》

霍韬

采菊采菊,于樵之侧,

上有流云,下有兀石,

菊根千龄,菊华千日,

插发华哉,瞻天北极,

持赠远人,远人之德。


西樵山摩岩石刻



四峰书院遗址内刻有“宝峰胜处”字样的大型石砖


如今,四峰书院成为西樵山现存唯一的明代书院遗址,也是广东地区极少数存留至今的明代书院遗址。历经500多年的岁月沧桑,剩下的少量残垣断壁,仍然可以与清刘子秀的《西樵游览记》的图说进行比较,遥想当年的盛况。难能可贵的是,地方政府对这全省唯一的原貌保存的明代书院遗址的保护非常上心,不仅没有破坏其既有的遗址布局,还给予更大力度的保护。”任建敏说,2019年该遗址入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峰书院遗址,图源南方都市报



西 樵 山


云 谷 书 院


拥有崇高“教师梦”的湛若水,其实在兴建大科书院之前,他早就有建云谷书院的计划。


但是,通常那么有才的人,在辞职的时候都不会太过顺利,正德十六底湛若水应嘉靖皇帝诏命出山,直至晚年他才回到西樵山建校。


云谷书院从嘉靖二十三年开始兴修,落成于嘉靖二十五年。云谷书院的主体建筑包括察伦堂、白沙祠、二妙阁、存息堂、左瀑亭、右瀑亭等。


《西樵游览记—云谷图》


与大科书院不同的是,云谷书院的规模更大、更雄伟。有才之士欧大任与朋友到西樵山一同游玩之时,就曾在云谷借宿。


至于云谷书院,因创设之初是为了祭祀湛若水的老师陈献章,所以没有遭受到和大科书院一样被彻底禁毁的命运,但也只能作为奉祀用的白沙祠,失去了书院讲学的功能。


                                 《 九曲溪 》

湛若水

九曲涓涓始滥觞,

潆流恰似九回肠。

江湖一念能忘得,

曲曲须倾一百缸。



在云谷书院建成后,以西樵山云谷书院为中心,湛若水向天下广招门生弟子,让其从学于此,在湛若水晚年期间,云谷书院也成为他又一重要的讲学之所。


云谷书院原地址位于西樵山南湖,图源莫冠迪


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水利灌溉的需要,云谷书院一带修筑水库蓄水,形成了现在的南湖。湖边立了一个石刻铭牌,上有寥寥几句关于云谷书院的介绍,说明此处曾经存在过一座名满天下的书院。




四大书院的年代就是西樵山理学鼎盛的时期。此后数十年间广东士大夫集团共聚定居西樵,开展学术讲游,评花会、研讨会等集会,这段时期文化繁荣,名扬海内外,至清朝,众书院再次兴起,孕育出康有为等文化领军人物。 而西樵山也由“民山”变成了“理学名山”。


西樵山地势及书院群示意图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明代万历以后,位于西樵山西北部的白云洞作为“羊城八景”之一的“西樵云瀑”迅速崛起。


西樵山的主要文化中心由山上转移到了山北脚下的白云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海西樵名士岑怀瑾在白云洞内的应潮湖、鉴湖、会龙湖之间创建了三湖书院,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


西樵山白云洞


清光绪四年(1878)冬,21岁的康有为离开了教育他3年的岭南儒学大师朱次琦,来到三湖书院。就在同一年,从京城翰林院来的编修张鼎华到西樵山游览,遇到了康有为。


从此,康有为的“异人”名声传遍岭南。在与张鼎华的交往中,康有为接触到了当时的新思想。两年后,他出山了。再之后就发动了“戊戌变法”,为此,三湖书院也素有“戊戌摇篮”之称。


绿意环绕的三湖书院,图源谭晓阳


除了康有为、詹天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陈启沅,美术大师黄君璧与有“岭南第一才女”美誉的学者冼玉清等也都是从三湖书院出来的名家。


1902年,光绪皇帝下令废书院、兴学堂,三湖书院始淡出历史舞台。1987年,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采用水泥结构在西樵山白云洞异地重建,门匾仍为清代名臣林则徐所书的“三湖书院”。


除四大书院之外,西樵山还形成了以三湖书院为代表、由乡绅贤达大力创办的乡间教育机构,孕育出例如赫赫有名的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等领先时代的重要人物,引领理学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这使得西樵山一跃成为理学重镇,影响深远。

XIQIAOSHAN


合上手中的《西樵山志》,继续漫步在山间的蹒跚小路上,西樵山这位“文艺青年”,仿佛用风声、雨声、水声,将它的个人自传娓娓道来...


你听


古榕碧莲间,茂林修竹间,小桥流水间,美好都等着我们去邂逅。

{关注西樵山官方视频号,了解最新资讯}

来源 | 佛山新闻网、《西樵山四书院》、《西樵山志》、《西樵游览记》

图片 | 南方都市报、莫冠迪、李振新、谭晓阳

编辑 | 蔡章婷

声明 |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在后台联系小编,我们将予以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樵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