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二维码实现枸杞“看得见”的安全(图)
搜索15009430728的微店店铺号,就会发现,这家店铺经营的枸杞介绍很耿直:合作社生产的枸杞是0农残放心产品,您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追溯系统了解生产流程。铿锵有力却直中消费者的心理,通过手机扫描就可以直观看到所购买枸杞用了多少药、施了多少肥,什么时候采收包装的,各个环节负责人也可以看得到,实现了靖远枸杞“看得见”的安全。
这家店铺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金田野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理事长王进宽告诉记者,这些生产流程并不是能随意形成的,如果枸杞农残超标或其他指标不合格(合理),系统会自动报警,数据也无法录入,无法生成二维码。
合作社助枸杞增值
甘肃省靖远县,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枸杞,王进宽从 2000年开始加入种植枸杞的队伍。“当时,我们当地还在种植一种叫胡麻的油料作物,1斤1块多钱,我种枸杞,大家都问我种的是啥,我说能卖钱,他们都不相信。”王进宽说,“到2001年,枸杞就卖到了 1斤8块钱。”
看到了潜在的经济效益,王进宽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始种植枸杞。 2006年,村委会找到王进宽,商议共同发展村里的枸杞产业。如此,从购买苗种,到树苗的剪枝、抹牙,再到病虫害防治、施肥,最终的采摘、晾干等,王进宽都手把手地交给村民们。但这还不是让王进宽感到最累的,更让人心痛的是: 2009年到2011年期间,外地收购商开始压价,1斤20块钱硬是压到15 块钱。
“枸杞是一个药食同源的保健产品,发生滞留、滞销,给老百姓带不来效益的话,老百姓也不愿意去种。”王进宽告诉记者,“压价情况的发生让我憋了一口气,种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不值钱?”为此,王进宽自个儿到市场购买包装袋,到兰州、西安亲自销售,1斤卖到了25块,逐渐打开市场。
这样,从种、收、加工、销售,王进宽和几个种植大户摸准了整个流程,2012年2月15日,在当地农经部门的指导下,靖远县金田野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王进宽被选为理事长,入社成员仅有十几户,同年7月,成员增加到五十余户,同年9月,合作社产品参加第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400克装的枸杞卖到了160元,2000斤枸杞两天时间售罄,成员种植枸杞的信心受到极大鼓舞。
小纸条实现电子化
农交会上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合作社的枸杞在品质品相上都胜一筹。合作社刚一成立,就有成员对枸杞质量安全提出了方案:种植基地划分为ABCD四个地块,指定专人负责;在包装盒或包装袋中装入小纸条,写明枸杞所在基地位置、种植面积、负责人、质检结果等基本信息,成为可追溯的“雏形”。
即使对成员严格要求,合作社 还是遭遇了因枸杞质量引起的退货 问题。同样在2012年底,合作社 与北京一家销售商达成了68万元 的供货协议,各类检测合格装车发 货到北京后,对方却打来电话:抽 检色素超标,按照签订的合同,需 赔付对方20余万元的赔付金。“合 作社刚成立,没有积累,当时我的 压力特别大,就想着把成员组织起 来,看一下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 题。”王进宽回忆道。原来,合作 社晾干后的枸杞由成员个人存放, 销售时再装车运到外地,之所以有 色素枸杞,就是因为一户成员贪图 小便宜,用色素多的枸杞替换了好枸杞,合作社抽检也未能检测出来。最终,该户成员主动退出了合作社,合作销售商主动提出,将68 万元货退回,来回运输费用由合作社自己承担。
这件事情为合作社理事会及所有成员敲响了警钟:质量安全不容忽视,赢得信誉需点滴积累,也为合作社指明了努力方向:从种到收要实现程序化管理,加工环节要更严格谨慎。
工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王进宽了解到可追溯体系,该系统在当时还算新鲜事物,合作社申请成为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追溯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生产许可证号不对提交不过去,农药成分有问题也无法通过。”王进宽告诉记者,“通不过我很高兴,为什么呢?证明这个药有问题。”
在合作社基本信息、投入品、种植过程等录入完整并通过审核后,系统会形成相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合作社生产枸杞的追溯码、单位信息、产品信息、生产档案、采收包装、检测、运输等详细信息,定植、施肥、灌溉、施药、采摘等的负责人、实施时间、数量一应俱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小小二维码代替小纸条,实现合作社枸杞的全程可追溯。
可追溯还需合作共赢
软件上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硬件上还需合作社采用科学的方法,脚踏实地地干。
在种植过程中,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方式。统一农资,直接与厂商签订供货合同,确保所用农药、化肥成分符合系统要求,符合产品质量检测要求;统一品牌,合作社注册“川情浓”商标,以统一形象对外宣传;统一加工,吸取枸杞分散晾干、分散储存的教训,合作社自建加工厂,由7个理事会成员、6个技术员层层把关,仅收购成员种植的鲜枸杞,统一对鲜枸杞进行烘干、加工,避免了不经过烘房烘干引起的细菌增多和灰尘,而且避免了个别人使用色素、硫磺等化学品处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合作社引进枸杞分拣机,对枸杞进行分级分类,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此外,在种植环节,每年春天开始枸杞生产时,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公布本年度生产流程,并为每位成员发放定制的枸杞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标注了每位成员的住址、联系电话、种植面积、地块编号,发放给相应成员后,成员要按照种植流程进行记录,如肥料投入上,是农家肥还是生物肥,施用了多少、什么时间施用的等。到年底,每位成员要将填写完毕的小册子交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录入电脑,对于交售合作社的鲜枸杞,合作社也引入了鲜枸杞农残检测设备,把好每一道质量关。
对于成员是否配合如实填写小册子,王进宽说:“这里就有一个合作共赢的理念,执行生产流程的,我们就负责收他的产品,如果不按照流程来,产品质量不达标,合作社也不会回收。” 2012年退社的那位成员,合作社又重新吸收其作为成员,“经历了那次事件,这位成员现在做事非常认真,不能一竿子把人打死。”王进宽说,“这件事情对合作社也起到了正面影响,每一个成员都兢兢业业做事。”
“川情浓”登上大舞台
如今,靖远枸杞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底,合作社“川情浓”枸杞商标成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对王进宽而言,他也长舒一口气,因为靖远枸杞相比宁夏中宁等优势枸杞种植区的品质并不差,知名度的打开是对靖远枸杞的肯定。
“现在我向客户推介,就直接说‘你先不要问我这个货价格,也别问它的质量,你把你的手机拿出来扫一扫’,懂行的人一扫以后就明白。不懂的,我就跟人家解释,用的什么药、什么肥料,一目了然都能看得到。”王进宽自豪地说。为便于管理,2014年,合作社分设了60余户种植户组成的合作分社, 2015年底,合作社枸杞种植户达到了605户,4000亩枸杞种植基地均完成了无公害认证。如今,为了方便管理、保证枸杞质量,合作社暂时不再吸纳新种植户加入,但对枸杞质量的追求将永不止步。
相关阅读:
第一现场︱一带一路 枸杞为媒 甘肃靖远县加快推进扶贫步伐(视频)
【建议在
环境下观看视频】
报名通知︱2016武汉国际农机展看点多多,心动不如行动(100个名额)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16年第9期
往期回顾:
卷首语︱支持农民合作社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2016年2期)
农业部主管 农干院主办
【官方QQ群:434100844 或“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