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 俞晓婷博士关于丰裕时代的道德教育议题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资助

教育星空 2021-03-16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全国,择优立项,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体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经过同行专家严格评审,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俞晓婷博士的《怎样待物:丰裕时代的道德教育议题》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立项。


最新推进



怎样待物:丰裕时代的道德教育议题




俞晓婷  博士


从20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步入温饱普遍解决,贫困人数减少的“丰裕社会”,但“丰裕”增长了人类的骄傲,释放了人类的欲望,养成了任意对待物的习惯,使外在的生态危机和内在的精神危机凸显。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纷纷反思这个时代形成的基础,指出转变的方向。在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中,西方的“生态伦理观”被称之为激进的环境保护主义而备受关注。其强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强调自然的权利,要将道德和法律所关注的对象从人类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整个大自然。而中国推出了“生态文明”,虽然目标相同,但我们更强调“人的责任”而非“自然的权利”,我们希望通过重塑一种新的人的文明,一种新的人性精神,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责任,去面对这一危机。而这一进路,与我们“怎样待物”的精神传统密切相关。


西方伦理很少涉及“怎样待物”。古希腊虽然重视节制物欲,但并没有将物作为“道德对象”的传统。而中华文明却发展出了“怎样待物”的系统性美德。它外在的表现为对待物的基本行为规范,惜物、节用、节俭、物尽其用等;内在的表现为对自身物欲的节制,先苦后甜,知足常乐等。并发现了“怎样待物”的问题与“怎样待己”、“怎样待人”的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如惜物爱人、俭以养德、安贫乐道。甚至也发展出了“待物观”背后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如惜物敬天。在物质丰裕的时代,重拾传统“待物之德”具有重要意义,对外,“待物之德”将人与自然的抽象关系具体化为“怎样对待自然物和人造物”的道德规范中;对内,“待物之德”对人们进行“富的教育”,警惕运用不当的财富伤害自身。重新梳理传统“待物之德”的生活智慧和人性智慧,构建现代“待物之德”及其教育路径,是“幸福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道德教育议题。


为了考察“待物之德”的内在意义和作用机理,该研究在美德伦理的视域下,将“待物之德”作为实现个体与共同体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美德,来探寻其合理性依据和实现路径。按照“本体研究—历史研究—时代研究—教育研究”的思路,寻求“待物之德”的人性基础,从本体论的视角探究人与物、“待物之德”与人之幸福生活的本体关系;寻求“待物之德”的传统,从历史的视角,探究传统待物之德的道德意涵、价值基础和社会基础;考察现代社会的“待物观”及其对传统“待物之德”的排斥机制;探究现代“待物之德”的时代意涵与培育路径。


近期成果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俞晓婷博士,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师从高德胜教授。她从事德育研究已经近13年。

近期,她在《中国教育学刊》上以独立作者发表《论节制欲望的教育》,《惜物以养德: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节俭智慧及其传承》等论文,在《中国德育》、《中小学德育》等期刊发表《“美德可教”的中国经验》《教师德育能力的核心内容与层级发展》等论文。


编辑/赵禧

责编/彭年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