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时代的德育 | 李政涛: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的“变”与“不变”


刚才听了高瑞泉教授对信任社会的深度思考,听了曹刚教授对后真相时代的深度解读,特别受启发。和他们相比我是德育研究的一个外行,我更多的是德育研究的一个旁观者、倾听者和学习者。所以,接下来我从我自己的视野和角度分享我的一些倾听、学习、观察以后的启悟,向大家汇报。我的主题围绕着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这个核心问题,谈谈它的“变”与“不变”。

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为什么是价值观?第二,教育价值观有哪些核心的构成?第三,在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不变在哪里?是什么恒久不变,贯穿所有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第四,到了新的智能时代,它变在何处?变了什么?

我先来谈一谈,为什么要聚焦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类“观念”的核心,也是“行为”的起点。所有的观念在我看来都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包括德育的行为。倒过来说,人类的每一个行为,特别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背后,都有价值观在支配着他,在影响着他,甚至在决定着他。观念是价值观的核心,为什么要抓“观念”?我们作为大学的研究者,特别强调理论导引,特别主张中小学老师不仅要关注实践操作,更要学理论。理论的核心,就是有理念,就是一种观念。

观念何以重要,有这么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观念的改变,类似于基因突变,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肉,无肉不欢,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吃这么多肉,对身体不好,对健康不利,有用吗?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用处的,也很难改变他根深蒂固的吃肉行为,因为他已经成“习惯”了。什么时候他有可能改变,不再吃肉了呢?比如说有一天他突然信奉了佛学,认同了佛学的一种观念:“吃肉就是杀生”,一夜之间,到了第二天他就不再吃肉,因为他接受了吃肉就是杀生这么一种观念,并因此彻底改变了他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的方式。对他来讲,这是一个根本上的基因突变。类似的例子很多,当年卡森出版了一本书,深深影响了人类文明,书名是《寂静的春天》,它通过对杀虫剂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及其危害,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证据表明人类生态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这本书出来以后,它的环保观念改变了很多国家很多人根深蒂固的一些行为方式。从此环保的意识,环保的行为,包括环保的教育,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进入到人类的学校教育,包括进入德育,这就是观念的作用。

因此,价值观无论是德育还是其他,都是首要的,都是核心,都是起点。所有的伦理道德,我的理解都可以归结为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好生活?不同时代的伦理道德都会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些共通性的回答,形成一些共识性的答案,也一定会有时代差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在好人和好生活回答上都有观念差异,这背后就是价值观。进入教育领域,价值观也是所有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起点,特别是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所有重大的改革都与之有关,包括新课程改革,包括我的导师叶澜教授带领我们团队发起的“新基础教育”,以及朱永新教授和他团队发起的新教育改革,条条大路通罗马,都以不同的方式回到教育价值观这个改革的原点。

第二,教育价值观有哪些构成?它是一种标准,是一种尺度,所有的价值观都和“理想”,都和“好”有关,他们都通向“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理想的好人才,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时代是有不同时代的标准的,尽管有共同之处。我经常想,在农业时代,在咱们中国什么叫才华横溢,他能写诗,能创作优美的古诗词,这个人就是才华横溢了,文人是那个时代才子的典型代表。到了这个时代,可能好人才标准多样,能够做出一个好的编程,善于去计算,有强大的计算思维,这是这个时代好人才的新标准,也是才华横溢的新标准。什么是理想的好教育,什么是理想的好学校?背后都有价值的支撑。这两年关于未来学校,好学校,有很多的研究与思考,其背后都是价值观。

就我而言,理想的好学校有4条路径,第一通向智能技术,一定要有人工智能,有信息技术赋能给学校。当然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学校以后,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一定要坚持教育性,这是袁振国教授多次在很多场合表达的:教育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一定是教育来引领,教育作为价值观打底的技术,它不是别的什么技术。第二,智能技术指导下的好学校,它要体现一个双向赋能。人类智能创造了机器,赋予机器人工智能,但是要避免机器智能越来越强大,人类的智能却越来越弱化,人却越来越傻。因此怎么反向赋能,将这一强大的人工智能赋能给人类智能,让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共生共长。对于这个赋能的过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人类智能有没有可能赋予人工智能以“善”、以“道德”,包括道德的情感、道德的行为,机器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也有道德属性,赋能给他道德是否有可能?这同时也是我的困惑。

未来的好学校它也是通向人文艺术的,不能只有科技,只有技术,还要有人文的关怀、艺术的气息。人文是通向爱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包括人对动物的友爱。艺术是通向“美”的,好的学校,好的教育怎么能离得开“爱”呢?怎么能离得开美呢?德育和美育,两者是有天然姻缘的。檀传宝教授为此专门去研究德育美学,打通道德、德育与审美、美育之间的关联。

好学校的第三个标准,通向社区、社会。杭州采荷二小集团正在承建一个未来学校,它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社区建在学校里,把学校建在社区里,彻底打破社区和学校的壁垒。过去也讲家校社合作,但这样的合作,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学校还是学校,社区还是社区,这么打通以后,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边界打破以后,意味着未来德育的场所不再要么局限在学校,要么局限在社区,而是敞开,置于学校和社区相融合的全新场所里去育人。

未来好学校的第四个标准,通向天地自然。人本来是自然之子,科技文明的发达,让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疏离自然,甚至背离自然。所以现代学校教育,包括现代的德育,怎么找回丢失的自然,让育人、让德育也能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让自然的伦理、人文的伦理,社会的伦理、技术的伦理融为一体,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好学校、理想学校的价值观。此外,还有什么是理想的好课程,理想的好教材,理想的好教学,理想的好教师、好学生等等,都和价值观有关。同样是好学生,农业时代的好学生,工业时代的好学生,信息技术时代的好学生,智能时代的好学生,什么地方是相通的、永恒不变的,什么是需要改变的?前面曹刚教授提到了媒介,后面高德胜教授会讲到图像时代,我也一直很关注视频图像时代的教育。这个时代的学生和我们那个年代,我认为有一个根本的不同,我们这批60后主要还是文字人,是读文字书籍长大的,而现在的这一代学生很多是通过看视频、看图像长大,他们可以称为叫视频人或者图像人。这两类不同的人,他的价值观,他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他的审美趣味都有很大的不同。带给今天的德育和今天的教育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这样的文字人怎么去教这样的图像人、视频人,同样是视频人、图像人的教师,怎么去教同样是视频人、图像人的学生?这是智能时代一个很大的新课题,所有的德育、所有的教育都要以研究学生为起点,研究学生的标准,理想学生的状态,作为研究和实践出发的问题。

第三,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不变”在哪里?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叶澜老师有句名言:“教育,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天地人事,教天地自然之道,人事之道,最终培育出生命自觉这样的本质,无论是什么时代都不应该改变。在我看来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相互定义,相互照耀、相互成全,彼此挖掘,提升创造和实现对方生命价值的过程。教育的核心是师生关系,这个本质我认为也不应该改变。不变的还有教师的爱,“爱”是师德的第一伦理和第一道德。教师要从事德育,他的师德,也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就是爱。教师能爱学生吗?能爱他的教学吗?能热爱学习吗?我经常引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王欢校长的名言,她每年都会对新教师讲这么一句话:只有教师热爱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只有教师热爱学习,教育才能天天向上。

第四,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变在何处?例如,会带来好课堂的变化。什么是好课,什么是理想的教学?这背后就是价值观。所有的德育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以往的好课标准是线下的标准,比如叶澜教授提出好课是“五个实”,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但这五个“实”的标准当时主要是从线下教学得来的。智能时代,进入线上教学以后,它的标准是什么?还有双线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后,它的好课标准,哪些是和线上一样的、和线下一样的,哪些是只有双线融合教学以后才有的好课标准?这也是今天的课堂教学研究亟需关注的话题。

再比如说什么是智能时代的好教师,好教师的标准到了智能时代,它应该有什么变化?变在哪里呢?变在关系!在我看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将从师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所谓的“三角关系”或者“三维关系”,那就是“人师+学生+机师”。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也开始承担了教师的角色与功能,发挥了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最近一期《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教育机器人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吗?》,文章通过大量的实验与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机器人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它提升的程度大概是中等程度以上。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远比以往更为复杂,复杂的体现之一,在于教师的“能力”。袁振国老师在一篇文章里特别写了这么一段话,“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将被丰富生动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所替代;机械的练习、作业批改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据估计,现在教师工作内容的百分之七十将由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完成。”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剩下的30%是什么?那些只有人师才能做的,机师无法替代的是什么?例如,智能时代,教师要有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创造数据的能力,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是大数据的时代,没有大数据它可能是一堆废物。那么到了这个时代,教师有没有所谓的“数商”,即搜集、处理、创造数据的能力非常关键,这是智能时代的教师要有的新能力。无论是用智能助理,用教育机器人教学,还是自己去教学,都要搜集、处理数据,都要去创造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转化数据为教学方法,同时又不能只局限于数据本身,怎么把数据这个大脑和教育这个大脑整合起来,不要眼中只有数据,却没有教育,更没有人,这个协同整合能力对于智能时代教师,在我看来非常重要,教育的整合能力和伦理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再比如说人机协同、交互育人的能力,人机协同是智能时代的基本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看手机是人机协同、人机交互,看电脑也是人机交互,将来我们培育学生,包括现在的道德教育,都离不开这种人机交互协同,这些新能力都是这个时代带给教师的新挑战。这些挑战意味着智能时代的德育研究,将会带来很多新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探索,共同努力!

如上思考都是非常初步、粗浅的思考,仅供大家参考,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谢谢大家!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联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当日吸引在线观看人数达50万人次。此外,本次活动得到《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强国》《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极大提升了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直播回放

您可通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本次会议回放

文字整理/杨晓娟

图片/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

编辑/章嘉悦 陈依莎

责编/彭年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