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行读书会领读《传习录全鉴》第三天:心如明镜

2017-09-06 佛山市图书馆


本文作者系知行读书会成员谢伟伟



1光不仅在烛上

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王阳明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


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


王阳明说:“不要执着,若心如明镜,则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醒悟,拜谢而去。



2心如明镜

这一日,学生陆澄问阳明先生:“做出成就的圣人能应变无穷的世间变化,莫非是他们预先探究谋划好了?”


阳明先生答复说:一个人,怎么可能探究谋划那么多呢?是因为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只因为它很明亮,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不可能先前所照的物象还在镜子里,没有照过的物象已经预先出现在镜子上。若按后人的说法,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研究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大相背离了。


周公制作礼仪音乐以教化世人,是圣人们都可以做到的,为什么尧舜全部做了而要等到周代让周公做呢?孔子删述《六经》教化后世,也是圣人都能做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要等到孔子呢?


所谓圣人的光辉事业,遇到这样一个时机,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怕心镜不明,不怕物来了不能反照出来。


探究事物的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然而学者必须先下工夫使自己的心如明镜。对于学者来说,只怕自己的心不能明亮如镜,而不用怕明镜一样的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



3如何去做?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取自《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后天修养之功篇)


心如明镜,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做出对应的应对,如何让自己心中的镜子越发明亮呢?


第一, 明察自省自己的内心是属于昏暗的镜子还是明亮的镜子

第二, 用阳明学的致良知去打磨自己内心的镜子(详细见《致良知》)


祝你一切美好,与君共勉。



本文以一首王阳明的四句教作为结束寄语: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49 31119 49 15265 0 0 3005 0 0:00:10 0:00:05 0:00:05 3129n>


领读部分

《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心如明镜篇

《传习录》卷上·陆澄录·后天修养之功篇





图书推荐1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

著者:张居正讲评

索书号:K2204.3/Z129/2      

所在区域:三楼北区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等人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以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史事为发展脉络,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历代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建功立业的过程和总结成败得失。《资治通鉴》与司马迁《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被称为“史学两司马”,光耀千秋。



往期回顾

1. 致良知

2. 道无粗精








扫二维码,获取领读图书《传习录全鉴》电子版

或者

1.光临佛山市图书馆三楼中庭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书架借阅。

2.东方书城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图书,同步上线,欢迎购买。



读者还可以下载“无线佛山APP”

参与佛山领读者活动


2017佛山领读者跟读方法

12位领读者分12个月

每月拆1本书

每本书拆15份

每天跟读1份

请下载无限佛山APP

在“书香”专栏

每天跟随领读者的导读

读原文写心得

与导师书友分享感悟

养成天天阅读好习惯

共同开启心灵成长之旅

敬请期待!


参与互动并提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

“2017佛山领读者”推荐漂流图书



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共同开启

50公里徒步后的精神徒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