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说的不只税负,更有制造业之痛
聚焦税负之后,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制造”面临的重负,绝不止于单纯的税负,更包括地租、能源成本等。
文/社论
尽管实业家曹德旺反复澄清在美国建厂无关“跑”,但他引发的讨论,早已超越了福耀玻璃本身,演化成了一场制造业负担轻重的公共意见争鸣。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福耀玻璃在国内面临的税收只比在美国税负高10%,对曹德旺赴美投资,大家还是别想偏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福耀玻璃承受的含税负在内的整体负担多重,恐怕他们自己才最清楚。对吃瓜群众来说,其实在乎的不是怎样的统计口径,也非税率水平的高低,而是企业在国内日子究竟好不好过?
单就税收水平而言,它的确存在商榷余地,这些年来关于中国宏观税负高低的争论也难以休止。这既因学界缺乏一个权威的衡量的尺子,也因税收从征收、缴纳到抵扣等存在不少环节,且各国税制有别,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度量衡横向比较各个国家,并不容易。
但对于曹德旺抛出的复合议题,不应只盯着税负。曹之前受访时就谈到,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核心是税负相对过重,但他同时也提到,选择美国的原因还在于所选的州“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在这些成本的对冲下,在美国建厂的综合成本会比国内低得多。
据报道,在福耀玻璃所在地福清,房价过去几年几乎翻了一倍,且是急遽上涨。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在两端同时挤压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租金这一端,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厂房,意味着租金价格相比之前是成倍的增长;劳动力成本这一端,是年轻人买房背负着巨大的房贷压力,对更高收入的诉求也摆在眼前,这相当于变相提升了劳动力成本。
曹德旺提到的能源成本,同样是制造业不堪重负的因素之一。举个例子,仅仅是过去一年时间,成品油价格每吨就已上涨破千元,其中成品油消费税的转嫁不容忽视。中产阶层尚且叫苦连天,况且是那些用量巨大的运输企业?何况,近段时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其中以黑色系为龙头——这种并非由需求带动的上涨压力正在向下游传递,表现在制造业端,就是能源成本之痛。
能源价格在今年下半年的不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与去产能不无关系。一面是产能过剩亟待出清、环保要求提升,一面是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制造业成本高企。如何权衡这枚硬币的两面,显然不仅仅只是制造业或能源行业的问题,更是一个宏观调控的系统性抉择。我们常常听到的,改革、转型的阵痛,也来源于此。
所以,税收带来的压力只是制造业负担的冰山一角。只不过曹德旺说得最直接,也最容易触动人们的神经。但在聚焦税负之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制造”当下面临的重负,绝不止于单纯的税负,更是政策、行业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共同结果。
不管宏观上的学理如何定义“宏观税负”,但反映到企业的日常生产之中,传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终都是如何面对“负担”。如果政府支出不变,税收和收费减少只会导致财政赤字的扩大,最终的买单人还是纳税者。减税清费追本溯源,还是要回到一个良好的财政收支体系上来。当收税和收费都成为一本公开透明的账目,让纳税资金去留有迹可循,届时关于税负高低的争议,自然也就有了明晰的答案。
电影产业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当下网络影评与迷影文化同样来之不易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关注大时代的变革与公民命运
识别上方二维码关注“新京报社论”公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