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共振波疗法是怎样在中国从“伪科学”变“高科技”的?

2017-07-22 善水 新京报评论

一个字:利。

▲我走过最远的路,都没摸着你套路的边。


文/善水


据中国之声报道,常规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是皮肤测试和抽血化验两种。然而,从2003年开始,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了此类设备。


然而,从其母国——德国传来的消息却是,已经有多家学术期刊刊登过该技术不能检测过敏的文章。



医学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本来不得有任何的敷衍与马虎。可所谓的“生物共振波治过敏”在咱们这儿的某些医院通行已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背后的原因显然需要“解锁”。


得看到,如今国内大医院的医生,即便不是博士,也是硕士学士出身,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说搞不明白所谓的生物共振波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不大可能。说不了解这样的技术并不拥有鉴别个体过敏原的机理,也不大现实。


饶是如此,挺耐人寻味的是,很多医生在此问题上失声了。而失声的缘由,不排除有耐不住利益的诱惑,从而放弃了对职业道德的坚守的。


犹记得2000年前后,就有一些医院为了挣钱,公然无视氧气极难溶解于水的特点,哄骗患者输入所谓高含氧液体,直到圈外人士揭露其不合理性后,才舍弃这所谓的“疗法”。



生物共振波治过敏的“伪科学”迟迟未被戳破,是否也是因为这点,也值得追问。


该事件显然也是对相关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的提醒。眼下,我国对于医院开展新技术虽然有诸多规定,但鉴于一些行政人员在业务上专业水平的缺失,很难做到严格的管理。


开展新的临床检验技术,虽然需要审批,但只要由三级或二级医院牵头,提出开展相关业务的理由,就很容易突破行政阻拦获得许可。而一旦有了行政许可和收费目录,所有的医院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备案程序,很容易地开展相关业务。


有些医生不愿戳破生物共振波治过敏的“伪疗法”,有些医院积极申请一些并不可靠的业务,究其根由,很难跟医疗管理中的“唯利是图”撇清干系。



当下,有些管理部门对于所谓新技术的过于热衷,导致很多科室都存在开发新业务的内在压力。与此同时,每个科室都有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相对而言,新的项目更容易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促使多数科室均有开发新业务的冲动。


两种因素累加,自然会催生一些科室为了自身利益,忽视学术本质,而充当商家的代言人。


所以,将“生物共振波”用在临床上忽悠患者,是医疗界必须反思的问题。它提示我们的一些医生和他们身后的考核体系,已经逐渐走到了医学本身的对立面,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巨大阻力。


□善水(医生)


编辑:仲鸣

推荐阅读:

林肯公园主唱自杀,那个忧郁的家伙走了 | 新京报快评

伤痕累累的祁连山,这回能否迎来生机? | 新京报快评

凉山走出的“格斗孤儿”,不应只剩打拳或吃洋芋

万达“卖身”三国杀,楼市迎来“白银时代”!

单身汪易患老年痴呆?虚惊一场······

《绣春刀2》 没有救世英雄,只有乱世浮沉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