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以成功为教的时代里,他选择以文化为教 | 暖评

2017-07-24 钱业 新京报评论

理想和现实当然可以平衡,但是吴清友从来不想妥协。他理想的热血像十几岁的少年从未冷却。


▲吴清友


文/钱业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先生近日因心脏病去世,引无数读书人追思。 


吴清友是诚品的创始人,但我们已经分不清,吴清友先生是一位文人还是商人。和其交往甚密的人多是些台湾最知名的文化大家。他模糊了商业和文化的界限。他本人也被作为文化人被人铭记。

 

青年时代的吴清友春风得意,他进入诚建公司做业务,口才好又很会开通门路——因为喜欢逛书店,他开始把高档餐具卖向大中型文具店。31岁他便把公司买下自己当了老板,在 台北的阳明山豪宅区置了业。 

 

然而心脏病是吴清友的定时炸弹,39 岁那年吴清友第一次动了心脏病大手术,闯过生死关之后,恐惧让他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我尝到赚钱的滋味,但我吃一样,穿一样,生活没有改变,有钱不会让我比较快乐。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从小爱看书的他创办了诚品。他的女儿说:“吴先生喜欢看建筑书,诚品可以说是他的理想和品位,也是他最想要开的一家店。” 

 

但是做了书店之后,吴清友的经营才能不见了,甚至怎么看都不像个生意人,因为他一连陪了15年的钱。 他年轻时代赚钱的“金手指”或许是消失了?还是,他从根本就没有想挣钱? 

 

诚品书架上的冷门书籍,可以一连摆上15本,和畅销书无异;书店里,摆了 400 多个公共座位,基本上向图书馆看齐;诚品还办了一个音乐厅,一年就要赔 400 万人民币,但它是诚品的梦——为平时不能在国家级殿堂表演的人提供一个专业发表创作的空间。 

 


一个诚品老臣说:“其实吴先生友浪漫的理想,也是精明的生意人。他前一年10月大概就能掌控第二年的盈亏幅度,这15年赔钱,不过都是因为盈余拿来不断开店所致。” 

 

理想和现实当然可以平衡,但是吴清友从来不想妥协。他理想的热血像十几岁的少年从未冷却。 

 

2005年,吴清友拿下台北中心地区信义区的统一大厦租约,开了诚品信义店,不过根据合约,统一集团要从收益中抽成 9%,当时诚品内部无人赞成这笔交易:“这样怎么可能赚 钱?”吴清友则反问一句:“在台北市信义区这种精华地段,怎么可能没有书店?” 

 

他就是文化的传教士啊,还有一块文化沙漠存在,他怎么能不披荆斩棘,开辟绿荫。 

 

2006年,吴清友再动一次心脏大手术,醒来医生要了解他意识是否清楚,他拿起笔,写下 “诚品万岁”。 


诚品俨然就是他的宗教。 

 

商界以成功为教,有拜物教,拜金教,难得见有商人儒雅如此,以文化为教。 

 

在文化面前,吴清友收起了所有的精明,只保留了对文化的敬畏心。  

 

吴清友曾经在演讲里提及柏拉图的名言:贩售和分享知识其实是要比贩售和分享食品更严谨、更需要小心的事情。


应该说,他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好。

编辑:新吾  实习生:纯洁  吴敏    


推荐阅读:

别把狗咬死人的责任推给“药不给力”

“强迫幼女卖淫”,法律就该从严

切除肿瘤最后的5% 不能仅凭医生良心

中国会是特斯拉的“救命稻草”吗

印度“后院”何以频频起火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