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腾讯“互撕”,数据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2017-08-09 聂日明 新京报评论

即使经过了用户授权,运营商也不该随意收集用户的数据。



文/聂日明


顺丰和菜鸟大战之后,数据引发的争夺再度上演。近日,华为与腾讯开撕——腾讯指控华为荣耀Magic手机侵犯了腾讯微信数据和用户数据,而华为则坚持认为所有的数据都属于用户,并且获得了用户的授权同意。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用户数据,并试图将其转化为收入。华为获取用户的聊天记录,在用户聊到吃饭的时候,向其推荐餐厅,并向商户收取广告费用,无疑是获得收入的好办法。这种基于内容的广告形式也越来越流行,视频网站正在尝试的一种广告就是在电视剧播放中,根据播放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与其相关的广告,转化率很好。早年,谷歌在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时候,也会扫描用户的邮件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广告(今年上半年谷歌宣布停止扫描)。


即便经“授权”,收集用户信息仍不对


针对腾讯指责华为“夺用”腾讯的数据,华为回应,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属于用户的,而不属于微信或荣耀手机,而荣耀手机在收集这些数据的时候,已经经过了用户的授权。那么,到底谁有理?这些数据到底属于谁?


首先,我们要看到,手机及第三方APP厂商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包括短信(包含银行、网站发来的验证码)、聊天记录,主要发生在安卓操作系统上。在苹果的iOS系统上,第三方的APP无法获得用户的短信和聊天记录,苹果自身只收集必要的数据,并且尽可能将这些私人信息放在设备上而不是云端,如电子邮件、指纹等。而安卓系统,因其设计缺陷,手机厂商和第三方APP可以轻易读取用户的通讯录、短信、聊天记录,用户也很难制衡这些厂商,才会出现华为获取用户数据的现象。


其次,华为声称收集数据行为获取了用户的允许。但细究一下,华为的做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今年新推出的《网络安全法》要求,厂商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需要明示同意,明确披露信息用途、适用范围、时效等,而国内大多数厂商收集信息,大多是将隐私条款附加在长长的用户授权协议中,让用户打个勾就表示获得用户的同意,并且是一次授权、无限制收集和使用,事实上用户并不一定清楚冗长的协议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这方面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运营商得向苹果iOS的隐私选项看齐。后者在收集用户数据时,跳出的对话框明示将要收集的信息及用途,要求用户点确认才能收集,并且不得以拒绝其他服务的形式要求用户选择“确认”,同时还需要在设置中,以按钮的形式,方便用户随时取消授权。只有充分赋予用户知情权和拒绝的权利,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才不会出现静悄悄地侵犯用户隐私的现象。


软硬件厂商收集数据均侵犯用户隐私


最后,即使华为的行为满足了上述要求,收集用户的聊天记录依然是非法的。用户的短信和微信聊天记录并不是一般的数据,它和书信、电话、传真、包裹等一样,都是通信的一种方式。《宪法》第四十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少数经法律程序的检查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即使通信服务的提供者腾讯,也不应扫描用户的聊天记录,华为扫描用户的聊天记录更是明显的侵犯公民通信秘密的行为。


其实,这场争端是一个如何权衡数据收集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从早前的顺丰菜鸟之争,到如今的华为腾讯之争,表面上看是数据之争,本质还是利益争夺。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硬件厂商之间的数据争夺战已经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应有专门的法律支持,明确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给出详尽的条例及对应的处罚机制。


今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网络安全法》的陆续推出,表明了我国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上开始发力。随着新的事件层出不穷,法律方面也应继续与时俱进。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梁适


推荐阅读:


揪心九寨沟!愿景区应急能力能扛得住7级地震 | 新京报快评

连“巴黎”都拼错的“中国学生遴选办公室”,学校也敢合作? | 新京报快评

又有人死于传销,重拳治传销无需生命“鞭策”| 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