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这悲剧太痛,这教训太重

2017-12-11 杨玉龙 新京报评论

唯有在法律框架内,以及安全的护佑下,才能真正体验到参与运动带来的快乐。


▲“极限咏宁”挑战高空图片


文 | 杨玉龙


12月8日“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高空坠亡,震惊、惋惜……吴永宁的意外死亡在网上引发的讨论和反思,仍在扩散。


极限运动,是结合了许多难度较高且挑战性较大之组合运动项目的统称。


极限运动,可以玩命但不能把命拿来玩;刺激指数,可追求刺激但不应是以不安全指数换来的。当下不少极限运动者开了直播,但有些直播带来的不仅是揪心感,还可能有巨大的负面效应——毕竟,很多极限运动的看点,与其说是“极限”,不如说是遗忘法律和安全的不要命。


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的去世,就清晰地昭示了这点,其教训与启示也摆在那。


首先,所有挑战者或观众都应意识到,法律应是极限运动者不可触碰的红线。比如,“爬楼党”不能私闯、擅闯“禁地”,应征得建筑物产权人或管理人的同意。另外,诚如专家建议,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户外攀爬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爬高楼行为要明确禁止。


还有,生命安全是底线中的底线。吴永宁发生意外后,QQ群里的许多爬楼爱好者都对高空挑战中一些危险的操作进行了反思,“我们是爬楼,不是玩杂技,更不玩命”。在群公告上也留着:“爬楼和摄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等警示字样。必要的反思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参与者能够真正敬畏生命,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运动。


极限运动,即便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但唯有在法律框架内,以及安全的护佑下,才能真正体验到参与运动带来的快乐。否则,突破法律边界,无视安全准则,则演变成了一种“玩命”的自私行为。吴永宁的悲剧,后来者理当警醒。


 □杨玉龙(职员)


编辑:思凝


推荐阅读: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交警包庇,凭什么“免于起诉”?| 新京报快评

为什么说莎普爱思根本不可能是“神药”| 新京报快评

对记者殴打、脱衣、关太平间,这还是“医院”吗?

矿企向沙漠直排,3年后才启动问责?| 新京报快评

宜家“召回门”:国标需强化儿童保护

“二线城市”抢人才: 别用“绑人”思路去留人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