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部分服刑人员回家探亲不是“法外留情”| 新京报快评

2018-02-09 戴先任 新京报评论

只有通过严格执法与人性关怀相结合,惩治与感化相结合,才能让法律力量最大化发挥出来。


▲服刑人员与母亲双手紧握。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 |  戴先任


据报道,为贯彻司法部提出的“治本安全观”,今年春节期间,上海监狱将开展部分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工作。离监探亲时间为2月15日至2月19日,届时将有4家监狱共10名上海籍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与家人过个团圆年。


不仅是上海,多地监狱今年春节都开展了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工作。如四川省预计今年春节有近260名服刑人员离监与家人团圆,规模为全国同期最大。今年元旦前夕,安徽省监狱管理局在3家示范试点监狱中开展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工作等等。


早在1994年12月颁布实施的监狱法规定,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许离监探亲。但过去受制于监狱条件及科技手段限制,服刑人员脱逃和安全风险太大,导致这项工作没法维系下去,在2005年前后慢慢停掉。


2017年,司法部提出“治本安全观”,鼓励通过各种手段调动激励罪犯改造。各地纷纷响应,就有了今年春节期间的服刑人员离监探亲潮。而且现在技术监测手段越来越发达,如这些试点离监探亲工作的监狱,往往都会对离监人员统一佩戴电子脚环或手环,也解决了技术难题。


▲服刑人员与家长拥抱在一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让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体现出了人文关怀,体现了法律的温度。


不过,进行这项工作要能拿捏好分寸、要能严格把关,要能“宽严相济”。比如,要能避免让一些本不够资格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离监探亲;另外,对于离监探亲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也要相当严格,不是每个服刑人员都可以离监探亲,否则让一些戾气太重、仇恨心太强的服刑人员离监探亲,对社会还可能造成“次生危害”。


出于上述考虑,上海就规定,必须同时满足服刑期已过半、服刑期间一贯表现良好、在监狱内属于宽管待遇等一系列条件,才有可能离监探亲,且每晚5时至8时,还要向监狱方面汇报当天的行程。


让部分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不是牢门大开,不是让监狱变成菜园门,让服刑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对离监探亲进行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管理,这样才能维护好司法权威与法律刚性。同时也有助于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发挥亲情感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服刑人员触犯法律,被判处实刑,接受法律的惩罚,这是他们咎由自取,法律惩罚、惩处的作用不能丢,更应该体现主导作用。而对服刑人员表现关怀,只能是辅助作用,不可本末倒置,要维护好法律刚性。


只有通过严格执法与人性关怀相结合,惩治与感化相结合,才能让法律力量最大化发挥出来,从而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这也是对现代司法理念的践行。


戴先任(职员)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本文为“稿事”计划来稿。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与归  实习生:嘉木 吴庸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人工煸炒”高铁盒饭,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 新京报快评

赌博不配成为农村“新年俗”| 新京报快评

马斯克把跑车发射上天,移民火星还有多远?

秦岭客车事故致36死事件,“高危”整治岂能沦为形式 | 新京报快评

就餐录视频举报吸烟,不是“管闲事”| 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