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放烟花爆竹,为大气污染防治助力

2018-02-15 社论 新京报评论

如今烟花爆竹的放与不放、放多与少放,在环保、安全、文明的现代价值审视下,并不难作出科学取舍。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北京市五环内是禁放区,五环外由各区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禁、限放区域。新京报资料图片


文 | 社论


又至除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从往年的情况看,除夕至大年初一,也伴随着烟花爆竹燃放的高峰。


今年春节是《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首个春节。根据新规,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五环内是禁放区,五环外由各区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禁、限放区域。


作为一种民俗,燃放烟花爆竹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但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革新,燃放烟花爆竹的消极影响近年来逐步被社会所正视。比如,加剧环境污染、制造噪音、产生安全隐患等等。国内多数城市都设置了禁放区域和限放区域,每年春节前夕,各地政府部门都会发出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正是对此的回应。


事实上,无论是近年来的民意调查,还是烟花爆竹销量的下降,都表明,春节期间必放烟花爆竹的观念,已有明显松动。这体现了社会观念与公共政策的共振。而越是在这样的观念重塑过程中,越是要趁热打铁,继续强化社会对文明燃放、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认同,从而让更多人在燃放烟花爆竹的“快感”与公共利益之间,作出更为理性的权衡。


从现实层面来看,今年除夕及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燃放确实更有必要节制。一方面,根据北京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除夕至初六,北京地区烟花燃放气象指数为3级,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PM2.5治理,有了明显进步。数据显示,继2017年12月之后,刚刚过去的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继续进入最佳前十位城市行列,PM2.5首次达到国家年均值标准。面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理当加倍珍惜。


除了可见的危害,春节期间大规模、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也增加了城市的运行成本。比如,每年除夕夜过后,我们都能看到环卫工彻夜打扫的情景。另据北京市消防局消息,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消防部门启动二级战备执勤,2月15日(除夕)18时至2月16日(初一)8时,提升战备等级,消防部队7000余名官兵实行一级战备执勤。而少放一点烟花爆竹,或许就能够减轻消防部门的战备压力。


虽说社会观念的进步不可能整齐划一,但在今天,再以营造年味和仪式感的理由支持烟花爆竹燃放,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在现代城市社会,娱乐方式趋于多元,科技也已经具备条件,以更文明、更少负外部性的方式代替烟花爆竹,满足社会对节日氛围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如今烟花爆竹的放与不放,更多已经成为一个消费问题,将之置于环保、安全、文明的现代价值审视之下,并不难作出科学取舍。


大气污染防治是项系统工程,但“至千里”还需“积跬步”。少放烟花爆竹,对于局部的、短时间内的空气质量保持维护而言,可能是成本最小、见效最快的方式。


总之,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背景下,希望今年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燃放状况,能够匹配大气污染防治和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更高要求,营造一个“清净”的过节氛围。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温文


推荐阅读:

中国消费者为何易受国外免税店的歧视

春节650万人次出境游,权益保护得跟上

“反向过年”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

让低温津贴在更多地方“解冻”

区块链其实是“信用机器”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