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回应“央财之争”,改革多些讨论交锋也无妨
多些讨论,天塌不下来。
▲所谓的“央财之争”,多些学术讨论是好事。图为新京报对此事的相关报道。
文 | 胡印斌
据新京报报道,在8月10日举行的某论坛上,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回应了近期引发关注的“央财之争”。他表示,中国的改革需要公开透明的讨论,才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政策,把许多改革推向更深层次。
央行国际司副司长郭凯也在此间表示,财政部和央行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很关键,不同政见和辩论是很正常的。
这些积极的回应,无疑有助于正常讨论脱敏,也让那些渲染矛盾的论调站不住脚。
前段时间,围绕财政金融问题,央行和财政部有关人士有不同表述。尽管这些讨论后来“刹车”,但背后的问题并没有消失:比如,货币政策已非常宽松,财政层面又在努力减费降税,怎样让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更趋好转?怎样让企业更好地融资……
所谓的“央财之争”,牵扯到财政、货币、实体经济走向等关涉重大政策趋向的问题,确实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但正因为牵涉甚广,所以更应该多些公开透明,将问题摊开了讨论,淡化其政治色彩,回归学术讨论。
▲徐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若动辄搬出“阴谋论”,或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无助于解决问题。与其在政策形成之后再行调整,事先多些酝酿与争论,显然是更优的选择。
部分领域公共讨论的匮乏,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衡,使得市场主体莫衷一是,加剧了社会总成本,也扭曲了市场……这类景象不少见。这也凸显了“公开透明的讨论”的重要性:道理越辩越明,充分的学术探讨不仅不会对市场产生误导,还会因程序公开而抑制“小道消息”。
特别是在转型期,随着各项改革渐入深水区,很多问题并无成型的模式,也缺乏现成的制度体系,更有必要经过充分讨论,相互补益、扩大共识,从而增益于公共决策,也把改革推向深入。
本质上,讨论越是深入,就越是有可能走出禁区,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改革向来伴随着博弈,免不了意见交锋。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很多改革举措出台前,也都历经了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学术沙龙等形式的探讨,有名的“莫干山会议”“巴山轮会议”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前两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林毅夫,就围绕产业政策问题展开激变。
回到“央财之争”上,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财政与金融如何就去杠杆、经济政策的作为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协同发力,确实需要观点交锋和磨合。非但这些政策性问题,当下怎样激发民众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也需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打捞沉没的声音,让很多正常讨论来得更猛烈些。
诚如徐忠所言,“希望可以公开的、心平气和的讨论学术问题。”充分的学术讨论乃至公共讨论,可以在增进公众参与的同时,有望将各种偏好聚合为决策提供参照系。讨论的机制越健全,讨论的层次越充分,越利于实现良性治理。
□胡印斌(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仲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