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院发布“男童被狗撕咬”血腥照片,有违医疗传播伦理 | 新京报快评

余寒 新京报评论 2018-12-14


医院微信公号发布这样的信息及照片,既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也没有考虑受众的感受,有违医疗传播伦理道德。



文 | 余寒


近日,据媒体报道,酒泉市一男童被七八只流浪犬围攻咬伤,头皮遭流浪犬撕裂掉,当地人民医院在救助过程中将血腥图片公布于众,此举立即引发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和小动保组织不满,认为医院行为将会引发人犬对立,不利于全国流浪犬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当地医院在微信公号详细介绍了对这名男童的救助过程。其中包括男童耳、头部、后颈部、胸部、四肢等多处毁损伤的照片,惨不忍睹。而更提到“头部有一约8x10cm的头皮缺损”时,一小块赫然在列的头皮照片,更添惊悚效果。
   
医院作为救治方,是男童受伤惨状的见证者,如果出于警示的目的,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市民当心流浪犬伤人,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狗患治理,提醒养狗者对狗终身负责,并非不可理解。
   
但是,问题在于,医院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在文字方面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对男童的救助过程,公布的救助照片也极度血腥。不仅未采取任何方式进行处理,缝合伤口也清晰可见,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很大,在观感上的确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适。以至于,媒体在后续传播时不得不对照片进行了模糊处理。
   
而综观这篇文章,既有“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这样的语句,也多次出现相关领导的名字。整篇文章的基调,再配上男童血淋林的照片,不仅有自我表扬的意味,也难逃拿患者的病痛为医院邀功之嫌。
    
其次,机构微信公号虽然并非专业媒体,但是也应遵循媒体传播伦理。从舆论传播的角度看,公布过于血腥的照片,的确不妥。不仅暴露了男童的隐私,也超过大众的信息接受尺度。传播理论认为,血腥照片会对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甚至会让人产生恶心、恐惧的不适心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医院微信公号发布这样的信息及照片,既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也没有考虑受众的感受,有违医疗传播伦理道德。
 
当然,医院的做法固然不妥,但是也该限定在伦理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而爱狗人士和动保组织以引发人犬对立为由,指责医院的做法,也有些过于敏感。除了会激起双方无谓的口水战,并无任何意义。
 
医院微信公众号,更多的应该把传播重点放到科普医疗常识,和为来就医的民众做好信息咨询服务上。坚守医疗传播伦理道德,也该是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底线之一。
    

余寒(媒体人)




编辑:陈静  实习生:邓海滢   校对:陆爱英


征稿:积极稳健有见地,立言笃论需妙笔。或为针砭,或为建言,形诸笔端,皆成评论。新京报评论新媒体诚挚欢迎来稿,一经选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推荐阅读:

大报者,守正其初心者也!新京报评论部、智慧城市研究院招人了

马蜂窝被“捅”,用户评论到底属于谁? | 新京报快评

台湾列车翻覆:安全问题再强调都不过分 | 新京报快评

福原爱退役:日本“女乒一姐”向前一步是“爱酱” | 新京报快评

基金会办学,西湖大学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 新京报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