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盟不团结历史考 | 京酿馆

陶短房 新京报评论 2019-03-17

这些名人是否想过,倘若欧盟的民意代表机制继续和欧盟众多成员国各自的民意情绪背离,是否会对“欧盟团结”更加不利?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文 | 陶短房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为欧洲而战的一周”--至少很多欧洲的大人物是这么想的:

    

1月2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签署了被简称为《亚琛条约》的《法德合作与一体化条约》,两人代表“欧盟两大支柱”--法国和德国共同重申“携手共建强大欧洲”。

    

3天后,来自21个国家的30名著名知识分子用多达20种以上不同语言刊登联名信,警告“欧洲一体化的大厦正在着火”,称“各国民粹主义已达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未有的高潮,正威胁着欧洲自由民主及其价值观”,呼吁欧洲人“团结起来,为欧洲而战”。

    

联名信作者中不乏大卫·格罗斯曼、米兰·昆德拉、马里奥·略萨、奥尔罕·帕幕克、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级名流。

    

然而,就在法国《世界报》的网站留言板上,有不少读者就留言质疑:“欧盟团结”?欧盟团结过吗?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一、欧盟从未实现真正、彻底的团结

    

《亚琛条约》所强调的“欧盟团结”前景,包括“推动欧盟机制改革以提高效率”--可以说这是“欧盟团结”的希望所在,然而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欧盟最不团结。

    

 欧盟的基石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但1992年丹麦就通过公投,以50.7%的反对率否决了这项条约,最终不得不给予该国一堆“特殊例外”才勉强“补考”过关。

    

进入21世纪,为提高欧盟决策效率,加强“欧盟团结”,欧盟先后推出《尼斯条约》和《里斯本条约》。

    

 结果相对温和的《尼斯条约》在爱尔兰公投时遭遇“补考”勉强过关,更加激进的《里斯本条约》再次在爱尔兰遭遇“补考”,更在英国、法国、丹麦、波兰、奥地利、意大利,甚至“两大支柱”德国和法国遇到许多民意反弹。

    

 原本信心满满要在所有成员国全部公投通过,以凸显“欧盟团结”和条约的权威性,结果不得不最后规定“不公投也行”才勉强过关,还为迁就各国的“不团结意见”打了许多五花八门的“补丁”。

    

早在欧盟成立前,以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为代表的许多欧洲名人就憧憬着推动一部统一的《欧盟宪法》,让欧盟更加接近所谓“欧洲合众国”的“泛欧主义”最初蓝图,实现真正、彻底的“欧盟团结”。

    

这一过程让欧盟各国反复折腾了8年之久,结果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公民投票表决被无限期拖延。在已公投的少数国家中,结果为“否决”的赫然包括欧盟重镇法国(否决率54.67%)和荷兰(否决率61.54%)。

    

最终这个最能体现“欧盟团结”精神的《欧盟宪法》胎死腹中,被含糊其辞的《欧盟基本权利宪章》所取代,公投则再也不敢提起。

    

至于英国“脱欧”就不用说了:且不说英国自己可是通过如假包换的全民公投表决“脱欧”的,表决结果出台后,欧陆许多国家摆出一副“好走不送”的脸色,“欧盟团结”又何在?

    

当然,英国的“脱欧派”且不去说,“反脱欧派”大多数想的也是继续在欧盟扮演“VIP特殊成员”,义务少担,权利多占,欧陆国家之所以不待见它也正是因为这段“黑历史”。

    

简言之,即便继续“留欧”,英国大概也决算不上什么“欧盟团结因素”。


2019年1月2日 伦敦反脱欧的社会活动家史蒂夫·布雷手持欧盟旗帜示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30位知识分子也不全都是欧洲公民

    

一些批评者注意到,签署联名信的30位知识分子中有许多不是欧盟公民,甚至根本不是欧洲公民,如格罗斯曼是以色列人,略萨是秘鲁人,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人,帕幕克是土耳其人。

    

《卫报》为此专访了三位参与联署、大声疾呼“欧盟团结”的知识分子,但这三位都不是或即将不是欧盟公民。

    

批评者们指出,即以帕幕克的祖国土耳其论,围绕是否应该接纳它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成员国自欧盟成立以来始终就未能达成“团结”,其结果自然是这个国家至今也没能被欧盟“团结”进来--即便进来也未必“被团结”。

    

从北约的前鉴可知,单一个老冤家希腊和它之间的“团结问题”,就够欧盟喝一壶的了。

    

更重要的是,这30位名人中的欧洲公民是选民,欧盟27国的众多普通人也是选民,选择“团结”或“不团结”原本就是每个选民的权利。

       

就不说名人中还有那么多连“欧盟的一票”都没有的这个梗了。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三、他们的呼吁真的有利于“欧盟团结”?

    

30位名人的联署信意在为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造势,其实即便什么都不做,“欧洲团结派”继续大占上风的概率也非常高。

    

自欧盟乃至欧洲议会成立至今,一直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欧洲议会中左翼、环保主义者和泛欧主义者总能占据多数席位,且优势很大,但在各国自己的议会选举中,近20年来右翼、极右翼、地方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声势却越来越大。

    

这些名人是否想过,倘若欧盟的民意代表机制继续和欧盟众多成员国各自的民意情绪背离,是否会对“欧盟团结”更加不利?

    

要说重视“欧盟团结”的欧盟领导人,最有力者非马克龙、默克尔莫属,可这两位刚在亚琛“团结”了一把的拍档旋即便秀了一把“不团结”--

    

马克龙借口“行程和亚琛之行冲突”取消出席达沃斯论坛,而同样安排了亚琛之行的默克尔却在和马克龙告别后一个人到了达沃斯的山上。

    

顺便提一句,最早提出现代“欧洲一体化”(或换言之“欧盟团结”)的人,是理查德·冯·凯勒奇,这位敲定了今天欧盟旗帜、“国歌”等一系列符号的“欧盟团结之父”是传统中立国奥地利人,这个国家直到他去世后23年(1995年)才勉强加入欧盟。

    

而他本人更只有一半的欧洲血统--他的母亲是日本人,儿时的姓名是青山荣次郎。

    

或许,30位大声疾呼“欧盟团结”名人中有那么多非欧盟甚至非欧洲人,也是遵循了自他以来的传统吧。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王言虎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干活不如写PPT”,反映了怎样的一种企业生态 | 新京报专栏

什么是“为欧洲而战”的正确“姿势” | 新京报专栏

“醉驾撞死人被判免刑”,用专案评查廓清案件疑云 | 新京报快评

“买套房作为低学历补偿”,这样的公婆“休”了也无妨 | 新京报快评

尊重采访权是维护政府媒体关系“润滑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