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层干部休假质量,也是衡量减负成效指标 |新京报社论

社论 新京报评论 2019-06-18

           



从减负的角度推动带薪休假的落实,重点就是要减少那些影响正常休假的形式主义之累。


▲资料图。 图/视觉中国


|  社论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云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落实“基层减负年”六项措施,通过实际行动让干部“轻装上阵”。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加大对组工干部关心关爱力度,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干部职工体检、带薪休假、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干部家庭等激励保障制度。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不少地方都已出台了具体的减负举措。云南公布的落实方案细化到执行好带薪休假制度,并明确要求,“部领导带头休假,处室每年休假人数不少于80%,力争做到全员休假”,让人眼前一亮。此举不仅利于为更大范围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作出示范,也切中了基层减负中的一个往往被忽视却又非常关键的细节。


带薪休假的落实不力,这些年来多有讨论,具体原因也颇复杂。尤其是对公职人员而言,带薪休假之难,更是有诸多苦衷。如在有关去年走红的云南80后白发干部的报道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他虽然是本地人,时间最长的一次有50多天未能回家一趟”。基层干部“连轴转”的干劲和精神当然值得肯定,但它也真实地揭示出,且不说连续数天的带薪休假,即便是正常双休,对部分基层干部而言都仍是一种奢侈。


▲云南“80后”白发官员李忠凯。 图片来源:楚雄州委组织部


不可否认,鉴于某些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所有公职人员都能百分之百享有法定的休假权益,的确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现实中,公职人员休假之难,未必都是因为工作太忙,也包括“领导不休,下属不好意思休”等形式主义之弊。从这个意义上看,不少地方都要求领导带头休假,的确具有针对性。


而置于减负的语境下来看待落实公职人员带薪休假,则有更深刻的指向。我们注意到,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所出台的减负举措中,都明确要求有关会议、文件数量要砍掉多少,真正向“文山会海”开刀。那么,由此“节约”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也是在给基层落实带薪休假创造条件。


一定程度上,为基层减负的成果,也应该部分转化到基层干部的休假时间上来。倘若原本不必要的形式主义、会议被压缩,基层干部依然连最基本的带薪休假也普遍不能休或不敢休,那也未尝不是对减负质量的打折。


所以,从减负的角度推动带薪休假的落实,重点就是要减少那些影响正常休假的形式主义之累。除了领导要带头执行休假规定,更要纠偏畸形的加班文化和绩效观。如把“五加二,白加黑”直接与奉献画等号,或者将休假等同于消极怠工,这些都易滋生形式主义;而不加甄别,动辄将不休假、“连续作战”当作典型来加以推崇,也会对休假制度产生消解作用。


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对任何职工都是成立的,公职人员也不例外。不能再只看到“五加二”“白加黑”所带来的成绩,而忽视其可能蕴藏的形式主义、低效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而言,以为基层减负的视角推进公职人员休假权益的保障,是助推社会休假权益升格的重要尝试,但其更大的作用,还是在于重新确立一种新的工作文化和绩效观,彻底压缩形式主义对基层公职人员正常休假权益的蚕食。


编辑:李冰冰 校对:杨许丽


推荐阅读:

邢台国资委举报陕西彬县,白条吃喝岂能“上瘾”?|新京报快评

县级领导众筹20万治病,社会救济当认“急”不认身份|新京报快评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京酿馆

未成年人闯红灯,照片无码曝光真的合法?|新京报快评

69人院内感染丙肝,规则失守是最大敌人|新京报快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