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30万年薪招教师,并非佐证教育不公案例|新京报专栏

苏悦居 新京报评论 2019-11-22



如果30万的年薪放到金融、IT行业、娱乐业甚至私营教育行业,又是否会成为热门话题?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苏悦居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新闻,又一次上热搜了。


1个多月前的9月16日,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发布消息称,区公办中小学面向海内外2020届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约400人。因给出近30万元年薪,该招聘信息引起热议。10月21日,龙华区教育局发布了招聘情况说明,称本次招聘吸引海内外超3.5万名应届毕业生报考,最终有491人入围,近9成为研究生,还有76名清华北大应届生。


这次招聘新闻两次成为热搜话题,自有缘由。这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应聘“有点钱、有点闲、有尊严”不再是梦的教师职业保持着浓烈的关注热情,而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总是易触发人们的共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上仍然将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或者名校高学历者应聘教师,视为新奇之事——人们还不太习惯这样的新闻。


作为一线城市,近30万的年薪在深圳当下的收入水平来说并不高。龙华区教育局的这次招聘之举,一是符合地方的经济收入水平,二是地方教育资源发展的需要,这应当成为讨论的两个前提。实际上,我的一些深圳朋友对这个新闻的反应颇为淡然。


这次吸引大批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竞争强度堪比公考,很多人感慨,这样的富裕地方高薪招聘,将加剧教育资源的差异和不公。但这种观点似是而非。


首先,国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会有调控,近年来也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调和地区差异。换言之,即便一些西部地区,即便比不上深圳,但高学历教师正在越来越多。其次,地方财政在教育资源发展和教师待遇提供方面是相匹配的。


深圳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和条件也稍逊于其他一线城市,教育资源紧张问题相当明显,深圳各区的教育部门才想方设法提高待遇以吸引人才,也在情理之中。而深圳雄厚的财政实力,也支撑得起这样的“高薪”。对地方而言,顺应自身教育资源与格局优化的需要,给出与自身财力匹配的薪酬,也是从大面上激励教育行业的竞争。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依我看,龙华区的这次“高薪”招聘,并不能成为人们佐证或忧虑教育差异和不公的案例,倒是能反映教师群体的薪酬“估价”问题。


试想下,如果30万的年薪放到金融、IT行业、娱乐业甚至私营教育行业,又是否会成为热门话题?


这也反映了某种惯性认知:全国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长久以来的偏低,使得教育事业从业者一旦获得高薪待遇,反而令人惊讶。然而,放眼发达国家,无论是福利导向的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还是市场导向的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小学教师都属于中等偏上乃至高收入群体。


而龙华区这次招聘新闻成为热搜,表明社会大众对教师工资水平的认知和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间。在此我也期待,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成为平常事儿,而不用再上热搜。


□苏悦居(教育学者)


编辑:李冰冰  井彩霞  校对:贾宁


推荐阅读:

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整体利益 | 新京报社论

“网瘾防治”拟入法,也不妨明确禁止“电击治网瘾”| 新京报快评

举报单位遭报复:打击医院“套保”得保护好“吹哨人”| 新京报快评

马悦然去世:他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学通向世界的桥梁| 新京报快评

为什么说中央这一举措,打消地方减税后顾之忧?|新京报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