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扩大改革开放是关键 | 新京报社论

社论 新京报评论 2019-11-22

中国之所以能做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于把该目标与政府自身的改革议程和扩大开放战略结合在了一起。


▲北京时间10月24日,世界银行集团发布报告,对中国在截止到今年5月1日的12个月中实施了创纪录的8项营商环境改革,表示肯定。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社论


继国务院10月22日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后,世界银行也在10月23日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由去年的第46名提升15位,位列第31名,首次进入全球前40位。这是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好名次。中国同时连续两年进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年度十大改进经济体之列。

    

这无疑是对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的认可。从排名看,中国营商便利度提升效果很明显,而做到这点并非易事。

    

往大里说,优化营商环境涉及行政惯性、信用机制、监管体制、市场主体的机会是否公平。往小里说,涉及商事制度是否便捷,通水通电耗费的时间成本、通关物流是否方便等。对标国际,还要比较跨境贸易、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涉法指标。

    

中国之所以能做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于把该目标与政府自身的改革议程和扩大开放战略结合在了一起。

    

从政府自身改革进程看,自从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政府在简政放权、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改革上持续发力;同时加强了对非公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保护和资金支持,这一系列举措极大降低了优化营商环境要支付的制度成本,为优化营商环境设定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高标准原则奠定了基础。

    

从扩大开放进程看,汽车、船舶、飞机相关领域取消了持股比例限制,金融业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外资银行、保险、支付和征信领域业务扩大,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允许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以资本金开展境内股权投资等。

    

这些扩大开放的措施与政务改革一道,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两大驱动,而其成效则可以从世界银行研究中国营商环境的目标城市的变化中看出来。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北京作为首都,也是不遗余力。近年来,以“9+N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1.0版和2.0版为代表,在“放管服”方面,北京分解形成了823项国家改革任务清单,合并了14个部门的审批职能,审批服务事项从224项精简到了107项,仅今年1-9月,北京就减税降费达1481亿元。北京还成立了互联网法院,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因如此,在去年8月公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结果中,北京在22个试评价城市中排名第一。

    

开办企业、通关、完善法制保障等各项指标的优化,让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仍然保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而这也表明,优化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不过,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时之功可竟,用刚性制度保障这项工作是必要之举。

    

这是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主要原因。条例化不仅可以保障这一工程的可持续性,还可以为今后解决营商环境中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以商事制度为例,虽然事先市场准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负担依然较大;与国际水平相比,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较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依然不够等。而从全局来看,世界银行只采纳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样本的数据,不少地区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参差不齐。

    

以改革为导向,通过北京、上海的先行试点,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推广到全国,有利于尽快推动全国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而全国营商环境的优化,将让中国经济更有后劲,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时更加从容。


编辑:何睿  校对:贾宁


推荐阅读:

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整体利益 | 新京报社论

“网瘾防治”拟入法,也不妨明确禁止“电击治网瘾”| 新京报快评

举报单位遭报复:打击医院“套保”得保护好“吹哨人”| 新京报快评

马悦然去世:他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学通向世界的桥梁| 新京报快评

为什么说中央这一举措,打消地方减税后顾之忧?|新京报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