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自责焦虑:拿什么疗救新冠肺炎痊愈者“心病” | 新京报快评
患者的自我调节,公共政策的积极引导,家庭的充分支持以及社会的接纳和宽容,是疏解被治愈者心结的有效钥匙。
▲患者康复后与医护人员挥手告别。图片来自新京报。
文 | 唐映红
据报道,在出院后,不少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心态上能做到积极向上,恢复正常生活,但是,一些人仍然小心谨慎,怀疑自己没好、担心“复阳”、害怕再次被传染;而一些人不敢见人、不愿意回家;还有人因亲人被自己感染,内疚与自责迟迟挥之不去。
治愈者焦虑可能因创伤后应激障碍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这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适应困难的治愈者,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候和迹象。
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这个问题,在灾后并不少见。
创伤后应激障碍,首先来自于病情本身对病人身心健康的折磨。疫情给患者直接带来的是健康甚至死亡威胁,这个过程中足以给患者带来较大恐惧,而这种恐惧,有时候并不是随着痊愈后就会消失,而是会经历一个平复期,这个过程,精神焦虑不可避免。
另外,对于一些原本就相对敏感、软弱和存有社交劣势的患者来说,被新冠病毒感染不啻一次不折不扣的创伤性社会挫折事件,这也会导致他们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候。
而如果其稍有不慎,传染了家人,甚至产生聚集性传染,本人可能还要遭受舆论的指责,承受的压力更大,加剧精神焦虑。
如今,从媒体调查来看,一些治愈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将心理疏导延伸扩展到治愈后,帮助这些陷入适应困难问题的治愈者重新融入社会,也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
▲患者出院后流下眼泪。图片来自新京报。
多方联动,帮治愈者渡过心理难关
实际上,疫情以来,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图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个层面的动作并不少。鉴于目前呈现出来的治愈者心理危机新特点,各级部门显然应该适时调整,提供针对性更强、更为科学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
首先要发挥公共政策的指引作用,引导各心理辅导专业机构积极介入,从供给端为患者提供触手可及的心理资源服务。
这其中,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志愿服务者,开设心理咨询和服务热线专栏,充分利用新媒体和防疫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为这些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呵护引导服务。
其次,也要将治愈者心理干预纳入后疫情时代防控制度的部署。比如,在心理危机之外,需要政策性的强力介入来保证治愈者的权利。
如今,在全面复工复产复学的背景下,也要从制度上保障治愈者前述几方面的权利,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在痊愈后向往常一样,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实现自己的权利。某种程度上,帮助治愈者实现权利,是疏解他们无助焦虑的最有效方法。
其三,对于治愈者,家人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鼓励。家人的陪伴和鼓励能给他们最大也最有用的支持。对于从疾病中走出来的个体来说,家人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告诉他们没有任何“过错”。不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是家庭参与患者愈后恢复的起码要求。
当然,天助自助者,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愈者自身也不能放弃自救。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就要求个人与周围保持一种良性互动。治愈者主动、积极地与家人、社区互动,主动连接外界,才能消弭心底的无力感,增强对人生的掌控感。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随着我们对它的了解愈发深刻,治愈者也应有意识地寻找掌握科学、透明、客观的资讯,防止产生心理焦虑。从这一层面来说,媒体也应秉持科学、理性的流行病学分析去报道,而非一味猎奇、夸大,甚至误导受众,进而加剧社会普遍的恐慌情绪,这也不利于治愈者融入社会。
总而言之,患者的自我调节,公共政策的积极引导,家庭的充分支持以及社会的接纳和宽容,是疏解被治愈者心结的有效钥匙,各方面眼下该联动起来,帮治愈者渡过心理难关。
□唐映红(心理学者)
编辑:陈静 实习生:张晓雨 校对:翟永军
推荐阅读:
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以灵活管理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 | 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