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忽视“不赚钱的感染科”了| 新京报快评
若只从短期经济效益上来考量,感染科的确是赔本买卖。但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本“经济账”“民生账”。
▲国外疫情加剧,海外同胞要暂时回国吗?张文宏:先思考两个问题。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 | 秋实
近段时间,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其专业人做专业事,说真话说人话而屡屡霸屏。
而据《中国新闻周刊》今天报道,张文宏在博士毕业后,曾经因感染科边缘化、待遇低,想过另谋出路——这并非娇嗔,在这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医院感染科,长期以来都是弱势的存在。
就现实看,医院感染科虽然是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冲在第一线的科室,但由于平时不太赚钱,在不少医院都不受重视。这种边缘化导致感染科医护人员普遍待遇低,医学院毕业生不想来感染科。这也产生了恶性循环:感染科在人员、场地、设备等方面都没办法正常更新。有的医院不仅未建感染科,还直接将原来的传染科直接裁撤。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市感染科资源就显得比较短缺,当地多家市属医院都长期没有开设感染科,导致很多患者都被集中在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金银潭医院,令该医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受了巨大的负荷。
这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早些年,我国综合性医院其实多设有传染科,负责传染病的隔离收治工作,对传染病专科医院形成补充。但得益于医学、疫苗等的发展,很多曾经流行的传染病已经基本消失。另外,随着传染病疾病谱的演变,狭义上的传染科已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比如很多院内感染病例并不能诊断为传染病,传染科从事感染控制工作,就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2003年SARS过后,医院普遍设立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是以单一症状划分的综合性门诊,除了要收治传染病外,更需甄别与发热和腹泻等症状有关的感染性疾病,由感染科取代传染科,更便于管理这些门诊。
当前的问题是,一些医院虽然在名称上将传染科改为感染科,但功能并没有作出多大改变,仍然秉持过去的思路,以治疗传染病为主。在不少医院,负责传染病卡上报的是一个科室,负责院内感染卡上报的,则是发生院感的具体科室,“感染”与“传染”形成割裂,不仅会让隐匿或新发传染病预警变慢,还可能让疫情被当成普通院内感染来对待。
传染科升级成感染科,虽一字之改,却重若千钧。名称改了,职责就得从诊疗传染病,升级为负责感染控制和疫情防控,业务对口机构也不再仅仅是专科传染病医院,而是整个社会防疫体系。名称虽然升级,功能却没有升级,一旦出现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就可能大受影响。
让感染科实至名归,除了功能和职责需随名称升级外,更应该赋予感染科更多公益性。无论是感染控制还是疫情防控,都是小概率事件,倘若只从经济效益上来考量,很多时候确实是赔本买卖。但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本“经济账”“民生账”。
疫情防控是医院的法定责任,这意味着,即使亏钱也要让感染科成为大科室、强科室。并且,感染科承担的任务特殊,假如医院秉持“赚多发多”的绩效考核办法,感染科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医护人才的吸引力。
这就需要医卫投入层面和医院方面都更重视感染科。这样的“重视”,在平时看似有些“吃亏”,但突发疫情来了就会明白:这些“投有所值”。
□秋实(医生)
编辑:孟然 校对:赵琳
推荐阅读:
超10国股市熔断,既是“避风险”也是“挤泡沫”| 新京报快评
参与车站防疫被扣年假,对待一线医护别总“斤斤计较” | 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