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妙鸭”争议,也是一封人工智能“讨论邀请函” | 新京报快评

马尔文 新京报评论 2023-08-17

围绕妙鸭相机的争议,推动企业、公众共同讨论,确定未来“AIGC”的合理边界。对于此类新鲜事物,不妨多一些耐心。
图/妙鸭相机小程序界面截图


文 | 马尔文


据新京报报道,近期,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新上线应用获得广泛关注,但其本质上并非“相机”,而是一款由用户上传照片后依据AI能力再度“生成”同一人照片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类应用。这款应用上线后,就引发大量讨论。


一个新的技术与内容的生产互动形式,率先在娱乐社交领域进行试水破圈,已是被数次证明的规律。例如,在手机逐步相机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技术的升级,都催生过各种类型的相机、美颜、社交类的爆款应用,多数昙花一现后迅速消失于公众视线中。


这类爆款应用成功的共同原因,都是将新技术以更简便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并应用于娱乐、社交之中,最终创造了一个“人人尝鲜、分享”的传播链条。而它们迅速消失的原因,多半也是如此:它们往往率先撷取技术中的某个侧面用于功能升级,从而获得了“新鲜”的优势,但当技术开始成熟并大规模应用之后,这类尝鲜的娱乐性产品,又会在综合体验中败下阵来。


尽管这些创新性的小产品屡遭争议,且存活率不高,但从技术普及的角度看,它们也是创新扩散的关键一环。


例如,在AIGC之前,一些开发出影视剧一键换脸功能的视频软件也曾引发了众人对“AI换脸”这个新技术的好奇。随后,公众开始注意到原本在角落中默默生长的“换脸”技术,在公开的讨论之中,其技术适用性、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逐渐清晰起来。


今时今日,全球对于“换脸技术”均设置了明确的应用范围。各内容平台也升级了技术用于检测可能存在侵害隐私名誉的“换脸视频”,以更好地帮助这一新技术进入其应当发挥作用的产业领域。


从商业和技术上,探索潜在应用场景、追踪用户的潜在需求;在公共领域,试探公共伦理、道德法律的边界,并教育公众对未来可能被大规模应用的新技术做好准备,是这类产品在技术普及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例如,妙鸭相机在一夜火爆之后,关于其付费模式、技术成熟度的质疑,其实也在帮助行业更好理解公众的需求与焦虑,激发企业、公众共同讨论确定未来AIGC的合理边界。


妙鸭相机在最初的用户协议中,曾尝试规定该APP可以永久免费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使用用户的内容。这则引发争议的条款,表面上是“隐私和数据确权”的问题,实际上则是未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创作方式,对人类智力生产创造活动及其相关联的知识产权规则的挑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自然希望能够“用技术交换内容”,以进一步升级技术、拓展商业应用场景,但从用户保护的视角看,内容版权以及人像等隐私信息,则是不可让渡分享的权利。


在国际领域,我国在人工智能相关的立法与监管中已经走在前列。就在妙鸭相机火爆前,7月13日,网信办联合7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而妙鸭相机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及其争议,恰巧成为了与监管规则的一次磨合交流。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够后来居上,正是源自中国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给了不同的创新产品以试验、讨论的空间。这加速了创新扩散和技术普及的进程。


因此,应当将这类有一定瑕疵的试验产品视为技术普及中的“公测与讨论”阶段,既要给予一定的耐心与包容,也要在对其可能的破坏性进行充分讨论后尽快达成共识。例如,对于用户提供素材借助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如何确定其数据版权的边界?这些,都不妨可以视为是科技普及提前向公众发出的讨论邀请。


撰稿 / 马尔文(媒体人)

编辑 / 刘天红

校对 / 刘军


推荐阅读:


室温超导神话,就这么“超快”破灭了 | 京酿馆

该怎么帮帮涿州大水中的图书企业?| 新京报快评

事业单位招考“断崖式”领先,需一查到底 | 新京报快评

河道里捞空调,“趁灾捞财”无异于趁灾打劫|新京报快评

还没脱贫就花9亿建公园,谁该为此负责?| 新京报快评

这次暴雨故宫不积水,带来何种启示 | 新京报评论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