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生简历绝不是平台牟利工具 | 新京报快评

林风 新京报评论 2023-08-17

倒卖毕业生简历,不只是没有商业道德那么简单,更已涉嫌违法犯罪。

▲求职者在安徽省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招聘会上。图/新华社
文 林风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可曾料到自己投去的简历会被内部标价出售,流落到市场?据界面新闻报道,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


该报道称,在该平台出售的大学毕业生简历中,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其中博士生简历价格高达约1500元/份,该平台借此一年多牟利超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


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10日,58集团回应称,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针对媒体监督情况进行彻查,对此类情况绝不容忍。


毕业生求职简历,往往包含姓名、性别、照片、住址、手机、邮箱、实习经历等多种信息。当这些零散又敏感的个人信息,汇集到一份简历上,就构成了某个求职者的完整“画像”。然而,涉事平台作为一家知名的生活服务领域企业,却被曝大量倒卖毕业生求职简历,令人瞠目结舌。如若属实,此一行径,置毕业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于何处?


而从媒体此前报道内容来看,此事更恶劣之处在于,涉事平台倒卖毕业生求职简历,似乎并不是突然才出现的。


在手段上,涉事平台被曝假借招聘之名,收集简历而后倒卖,收取返佣;在售卖形式上,既可以按群体数量打包售卖,也可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单份简历报价不等;从规模和“效益”看,近20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与其合作“采购”简历,其一年牟利超200万元。


种种迹象均表明,如此规模化倒卖简历的行为,可能并非“一时兴起”“一时糊涂”,更似利益驱使下的层层设计、巧妙“安排”。


毋庸讳言,类似做法早已击穿了企业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底线。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数据安全法》也有相关规定。就在8月10日上午,公安部新闻发布会还介绍,三年来,公安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锚定行业内部泄露源头,重拳打击行业“内鬼”,共抓获电信运营商、医院、保险公司、房地产、物业、快递公司等行业“内鬼”2300余名。


从这个视角来看,涉事平台内部被曝出的这起倒卖简历丑闻,如若属实,恐怕也少不了有企业“内鬼”作祟的嫌疑。为此,专项调查小组在对事件进行彻查的过程中,也有必要认真审视企业内部,细细检索,看看问题究竟暴露在了哪一环,如何采取措施迅速弥补,防止毕业生简历信息继续流传,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与此同时,由于倒卖毕业生简历实在是关涉事大,不只是没有商业道德那么简单,更已涉嫌违法犯罪。因此,在涉事平台自查自纠之外,相关职能部门也需及时介入调查,尽早还原事实真相,并依法依规公开处理。


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应结合企业实际,发挥技术、平台、资源等优势,主动帮助就业、吸纳人才,而不是做出有损毕业生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事情。


就在媒体曝出高价倒卖毕业生简历一事后,8月9日,涉事平台在其官方账号宣布上线“求职反诈安全周”,处置违规招聘者账号,对招工骗局进行预警,帮助求职者“避坑”,承诺“坚决守护用户信息安全”。平台自身就更不应该成为求职毕业生的“坑”。


毕竟,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是受法律保护的敏感个人信息,绝不是可以用来生财牟利的“工具”。这一点,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都需牢记。


撰稿 / 林风(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

重建家园,让灾民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 新京报社论

河道涨水7人遇难,请远离“野生景点” | 新京报快评

卖惨带货被判“退一赔三”是一记法律警钟 | 新京报快评

出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糟糕的见面礼 | 新京报快评

取消公摊是不是大势所趋?|新京报薇微说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