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视频大模型面世,也给AI+教育提了个醒 | 新京报快评
这两天,OpenAI发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据介绍,Sora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并且包含高度细致的背景、复杂的多角度镜头,以及富有情感的多个角色。
这比横空出世的ChatGPT(OpenAI研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更令人震惊。舆论纷纷讨论,这会导致哪些人失去工作,传统视频制作、特效制作、内容制作者该何去何从。显然,比感慨AI淘汰传统职业更重要的是,如何直面这一挑战,应对这一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改革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针对ChatGPT,就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令我国基础教育优势荡然无存。只掌握知识,而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难以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挑战。
其实,我国学校教育已在进行相关变革。如已有省份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识、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我国高校新增最多的专业,各地也在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AI+教育,要求教师提高数字化素养,推进教学进行数字化变革。
但综观这些教育变革,存在两大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知识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主要要求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和传统课程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并无二致。
对学生来说,人工智能课不过是多了一门考试课程,有家长还质疑这类课程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却并不能提高其数字生活能力与数字素养。
再就是出现了应试化倾向。AI+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积极价值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但是,当前推进的AI+教育,互联网+教育,有很大部分却被用来进行大数据精准刷题、提分,服务的还是功利化的应试。
还有的学校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监控学生上课的表情、言行举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强化课堂纪律。这显然已经走到了教育的反面。
舆论普遍预测,人工智能会带来未来职业格局的颠覆性变化。为此,仅调整学校办学,新增专业、课程的思维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也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
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唯有转变重视知识教育的传统模式,教育应从让学生学会知识转变到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创造,这就必须扭转知识化、应试化的功利教育倾向。
也就是说,如果不推进破除基础教育存在的功利化、短视化问题,AI+教育等技术变革,也难以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遑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过去20多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求解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Sora刷屏、AI又取得突破后,如何求解钱学森世纪之问也更显紧迫。
对此,要形成基本共识,那就是,只靠技术手段难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改革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教育家办学,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尤其是赋予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这可以改变学校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推进个性教育。
另一方面,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评价体系,让学校教育真正重视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普及化时代,教育必须转变以前的选拔功能,转向强化育人功能。这也是我国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