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一律不能进校园,该落地了 | 新京报快评
近年来,为教师减负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焦点话题,更是一个痛点、难点问题。
据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减轻教师负担 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提案》,建议未经批准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创先争优等活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等活动一律不能“进校园”。
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一律不能进校园,可谓切中了当下教师减负的痛点。在全国两会这样的特殊节点,将教师减负问题以提案的形式置于公众视域内,既反映了广大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也能督促相关工作更好落地执行。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早已非新鲜议题。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举措,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供了高位遵循,同时也将减负事项梳理形成任务台账,一些地方还明确将志愿服务任务改由局机关承担。教师减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但政策层面的保驾护航,并不意味着减负工作的顺畅无阻。正如该提案所提到的,目前,中小学教师减负“不到位、不彻底”问题仍比较普遍,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存在。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减负清单明明白白,增负工作做得扎扎实实”,甚至“越减越肥”的现象,曾有教育业内人士统计过教师接到的非教学任务:扶贫、反诈、禁毒、扫黄打非、综治民调等,有一二十种之多。
为此,也有教师调侃自己是“教师+居委会+民警+行政+管家+保姆”的“全能型人才”, 好好上课反倒变成了一种奢望。
需明确的是,汲汲于为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减负,并不是对某一职业群体的优待,而是让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复归到主责主业,做好教书育人的大事。
一个杂务缠身的教师哪有心思去认真备课、安心教学,一个身心俱疲的教师更难以培养出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教师减负理应同步推进,让校园成为教学相长的育人园地,而不是承担各种社会事务的综合机构。
但教师减负又是一项系统且庞大的工程,推行起来并非易事。可以看到,从政策的出台、舆论风气的形成到切实结出减负成果,中间隔着相当长的距离。
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使然,其中往往可见形式主义的影子;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乃至教育系统自身不够“硬气”所致。
“非教学任务”五花八门违规进校园,学校挡不住,教师更不敢言,久而久之,反而让教师减负呈现“上热下冷”的舆论观感,有陷入政策空转的危险。
因此,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一律不能“进校园”这样的常识,不仅值得强调,相关落地措施更需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以推动相关减负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为此,民进中央拟提交的提案中,提出了“充分发挥书记校长把关作用”“帮助学校设立电子台账,减少学校的反复报表和统计工作”“健全投诉专线、网络投诉等投诉举报机制”等真招实招。
这不仅有利于打通教师减负政策在落地环节的堵点、难点,更让教师有了“护身符”,学校有了“尚方宝剑”,从而推动各项教师减负政策扎实落地。为了把时间还给教师、把宁静还给校园,非教学任务一律不能进校园的政策,也该落地了。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低彩礼可第一顺位择校”,缘何引发争议 | 新京报快评
企业家集体纪念宗庆后,纪念的是什么?| 新京报专栏
“霉霉”何以成了拜登的“机密”?| 京酿馆
通报电动自行车火灾案例,“上榜”品牌责任不能推卸 | 新京报快评
持“加特林”朝文保古楼扫射,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