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善用技术可抚慰人心之痛 | 新京报专栏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最近,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反复尝试、训练后,他如愿通过AI(人工智能)复刻出了“数字女儿”,不仅可以即时回应对话,前阵子老婆生日时,“女儿”还为妈妈唱了一首生日歌。
据媒体报道,2021年,包小柏的女儿因病去世,年仅22岁。此后,思女心切的包小柏决心攻读博士,希望以AI技术让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如今的包小柏感慨:“对我而言,AI可以让我明确的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
当科幻成为现实
十年前还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没想到2024年就已经成为了现实。
在多年前的一部英国知名剧集《黑镜》中,也讲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位妻子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她的丈夫,最后通过AI在数字世界复刻出了一个虚拟丈夫。后来,那家公司甚至还推出了肉身服务,真正实现了“在现实中拥抱”的愿景。
当然,后来也面临了很多人与机器的冲突和问题。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出现,最终帮助这位妻子和她的孩子走出了失去丈夫、父亲的阴影,满足了人类在现实层面强烈的情感需求。这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有吻合之处。
自2023年以来,世界都在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无穷可能性而心潮澎湃。但与此同时,关于AI伦理的忧虑也从未停止,自ChatGPT出现以来,就已经出现多封呼吁重视AI带来风险的公开信,在公开信上签字的也不乏全球AI顶级技术大牛。
比如,那封由数千名科技界专家联合签署的“暂停巨型人工智能实验”的公开信。彼时,响应名单的包括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所长约书亚·本吉奥等业界大佬。
2024年2月底,人工智能专家和业内高管又再度签署公开信,呼吁对深度伪造的内容加强监管,理由是其对社会构成潜在风险。可以说,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舆论视野以来,就伴随着大量的争议。
事实上,回过头看2023年11月OpenAI的那场引发全球关注的“公司政变”也会发现,所有纷争的焦点,核心还是AI技术快速发展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风险。当时,以伊利亚为首的科学家之所以对山姆·奥特曼存在疑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未能够对AI可能造成的风险作出把控。
但这些争议的背后,本质上其实还是需要回到此前一直存在的“超级对齐”和“有效加速”之间的观念差异。前者认为需要基于社会伦理去对技术的发展进行严格的限制,而后者认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去推动技术的革新,因为技术的进步,最终是能够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伦理冲突的。
这两种观念的差异都有其道理、也很难分出对错,它们代表了目前两种思考AI未来发展的前沿方向。只是,当人们来到包小柏在虚拟世界复活女儿的个案,从一般的伦理讨论回归到具体的人时,就会发现,相比纸面和宏观地讨论可能存在的伦理风险,能够给个体的伤痛带来一定的慰藉和救赎,恰恰是技术进步本身最大的意义所在。
而当科幻成为现实的那一刻,人们似乎也并没有被想象中的危机所包裹。
用技术弥补遗憾
包小柏曾透露,女儿在医院治疗的那几年,是自己和妻子一生中最大的痛。女儿在离世前因气切插管无法发声,他誓要用科技重现女儿的声音及影像。
如今,他一定程度上成功了。相信包小柏这样的尝试,也是许多承受了类似失去至亲痛苦的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如果科技的进步能够满足这样的“痛点”,用先进技术抚慰人心之痛,缓解那些难以弥补的遗憾,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的本心所在吗?
当然,此类事件中,一些有关于伦理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比如,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亲人的离世,即便是已经用AI复刻出了“数字亲人”,在接受“数字亲人”疗愈、弥补遗憾的同时,也要正确对待逝者已经离开的事实,尊重其隐私。这样的意见或者说担忧当然无可指摘。
但退一步说,无论人们愿不愿意,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且从现实层面看,它已经很难被关上了。即便是存在来自科技大牛们叫停的争议,最终我们还是在2024年初看到了技术进步迅速的Sora,而人们也对它的现实功效保持着某种期待的心态。
因此,相比叫停,人们能做的或许是如何善用技术的力量。要明晰的是,AI技术的复刻,并不代表着个体在现实层面真正的重生。它的出现,更多地还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罢了。就此去看,只要守住一定的伦理边界,不妨以平常心看待包小柏通过AI复刻出“数字女儿”一事,把现实中的选择权交给每一个具体的人。
总而言之,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快速迭代进程之下,无论是“超级对齐”还是“有效加速”,其内核应当回归到一点:作为工具的技术,并无价值观和对错之分。更为重要的,依然还是我们怎么去更好地利用它,为人类的福祉而服务。
撰稿 / 陈白(财经评论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为提升排名让教师网购农产品,说好的减负呢?|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