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园转型养老,乃市场理性选择 | 新京报社论

社论 新京报评论 2024-05-02
一些面临招生难的民办幼儿园开始转型做养老服务,其实是市场作出的自我调适,是对变化的积极拥抱。
▲老年人在某社区日间照料站点进行书法交流。新京报资料图
新京报社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在园幼儿人数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较上一年减少534.5万人。据媒体报道,在山东济宁,有招不到生的幼儿园开始转型养老服务,不少幼教老师也转行加入。
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快速显现。以2023年为例,全国出生人口902万,连续七年下降;而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全国人口比重升至21.1%。据测算,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更是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一老、一小”群体规模的“一升、一降”,自然对应着相关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一些面临招生难的民办幼儿园开始转型做养老服务,其实是市场作出的自我调适,是对变化的积极拥抱。
其实,受出生率下降的影响,幼儿园行业的变化早就开启。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来我国幼儿园数量减少了2.04万所,仅2023年就减少1.48万所。而尚存的幼儿园中,相当一部分同样面临转型的挑战。从目前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转型大致分为“向下”和“向上”两个方面。
前者,指的是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甚至有的开设了针对小月龄宝宝的“乳儿班”,将托育服务下沉至0岁。这方面已有不少的政策鼓励。
如北京就明确,将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参加托育试点,向下延伸开办2-3岁托班,利用学前学位的转化来提供丰富的托位供给。这一方面给幼儿园转型开辟了方向,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
后者,则主要是指幼儿园向养老服务转型。如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近期不少幼儿园或托育机构转型成为老年大学或老年教育活动中心。相对来说,这种转型方向之于幼儿园,跨度更大,目前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激励。
但这种自发探索,又合乎市场理性。其一,老龄化的趋势不会逆转,老年服务市场或者说银发经济,被普遍视为是市场的“新蓝海”;其二,幼儿园具备现成的场地优势、人员优势,向此方向转型可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基础。
从宏观层面看,这种自发转型,既能帮助一些幼儿园解决自身的困难,也能弥补现有养老服务市场的不足。像一些幼儿园不仅可以为老年人解决一日三餐,还利用师资力量举办了丰富多样的老年兴趣班,为养老服务市场提供了增量资源,确实也呼应了现实的需求。
相对一些幼儿园开辟托幼服务,部分幼儿园向“托老”转型,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措施,甚至可以说是在政策的预料之外。这一状况,生动地诠释了市场的智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提醒社会,可在尊重市场自发探索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像从幼儿服务转向到老年服务,这背后就必然涉及相关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切换,公共机构可考虑提供免费的养老服务培训服务,帮助有意愿和需求的幼儿园降低转型成本。同时,在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可给予指导和支持,并在管理规则上向社会及时释放准确的预期,减少转型机构对政策风险的顾虑。
总之,迫于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幼儿园服务无论是选择“向下”延伸,还是“向上”转型,抑或是选择其他的“新赛道”,都是因势而变、因时而变的产物,是市场主体自寻出路的积极探索,社会应该充分尊重这种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市场主体积极“自救”的努力,并为其尽可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毕竟,这于社会存量资源的合理利用,于社会就业创业活力,于养老服务的完善等,都是好事一桩。

编辑 / 徐秋颖校对 / 刘越
推荐阅读:遭遇“消失的黄金”,消费者应该尽快得到救济 | 新京报快评
完善租赁房屋安全标准,治理甲醛超标“串串房”| 新京报快评
9岁男孩玩游戏充上万元,平台要把好“充值关”| 新京报快评
“伊斯兰国”将黑手伸向欧冠,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 京酿馆
婚丧办酒要报备,社区错哪了?|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