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之战,影响将远不止于中东 | 京酿馆
伊以之间已经剑拔弩张,炮火一旦再起,还会波及更广泛的层面。
文 | 徐立凡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伊朗可能最早在本周对以色列发动“重大”袭击。美国总统拜登当日已致电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领导人,讨论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8月11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进行了通话。加兰特向美方表示,以色列已得到情报,伊朗计划于本周内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美国数字新闻网站Axios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以色列最新情报评估表明,袭击可能发生在计划于星期四(8月15日)举行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前。
此前有报道称,伊朗正在考虑取消报复以色列的计划,以换取加沙停火。以色列情报部门也一度认为,国际压力和内部争论可能迫使伊朗推迟、限制或减少对以色列的报复。如今看来,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之战似乎已不可避免。
伊朗的战前准备一直没有停
自7月31日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身亡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发誓要对以色列实施报复行动。但是,由于迟迟没有行动,导致外界一度怀疑伊朗并无实施报复行动的决心。
不过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就可发现,伊朗一直在做战前准备工作,只是非常低调。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伊朗克尔曼沙阿省举行的军事演习就是其一。克尔曼沙阿省位于伊朗西部,与伊拉克接壤。该省的拉马赞兵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师级建制的训练中心,顶峰时有1.5万人在此集训。
这座兵营也是2020年1月3日遭美军无人机袭杀的“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生前活动的大本营之一,承担着不对称作战、什叶派宣传、海外协同作战等任务。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近期在拉马赞兵营所在省举行军事演习,意义不言自明。
此外,伊朗近期还公布了一系列武器装备的消息。8月7日,伊朗东部防空区宣布,其防区内配备了新一批伊朗自制的雷达、导弹和无人机武器系统。伊朗还紧急引进了俄罗斯生产的战略级电子战系统——“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该电子战系统是俄罗斯最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干扰区域可达6.4万平方公里,最大作用距离可达3000公里以上。
引进该系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迟滞以色列空军可能发动的先发制人作战。
据媒体报道,在8月5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问伊朗期间,伊朗还提出了引进S-400防空系统的要求,以弥补伊朗目前部署的4套S-300PUM2防空导弹系统的不足。而绍伊古表示,俄罗斯准备与伊朗“在地区事务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这张2011年6月28日在伊朗中部城市库姆附近拍摄的照片显示,一枚导弹在“伟大先知6”军事演习中发射升空。图/新华社
报复行动或与4月行动模式不同
种种迹象还表明,如果伊朗一旦采取报复行动,势必会不同于今年4月的报复行动模式。
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大楼的空袭,造成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驻叙利亚军事顾问、“圣城旅”高级指挥官扎赫迪在内的7名伊朗军事人员死亡,另有6名叙利亚公民遇难。
此事发生后,伊朗于4月13日晚实施了报复行动。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伊朗针对以色列境内发射了约170架无人机、30枚巡航导弹和120枚弹道导弹,其中99%被成功拦截。而伊朗国家电视台的报道则称,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中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
与4月的空袭行动相比,此次伊朗可能对以色列展开的报复行动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在政治上,伊朗这次把反渗透和政军协调作为优先事宜。据报道,在哈尼亚被杀后,伊朗已逮捕20多名内部军情和安保人员。
此外,在与对采取报复行动持谨慎态度的伊朗新政府的协调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强化了自身的话语权。8月11日,负责战略事务的伊朗副总统扎里夫在上任仅10天后就提出辞职,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在军事上,伊朗这次大概将以地面行动作为优先选项,吸取4月13日对以色列空袭行动没有成功的教训。伊朗与以色列距离1500公里,空袭行动需跨经多国,以色列有充足时间做出反应。此外,伊朗导弹和无人机经过的多国,与美国、英国等国有安防协议,这就为美英等国介入提供了条件。
而如果伊朗优先选择地面行动,势必会与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什叶派之弧”武装力量以及哈马斯商议如何协同作战,这也意味着战火弥漫范围或将远超4月行动。
不仅波及中东局势
就在原定8月15日举行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前,当地时间8月10日,以色列军队轰炸加沙地带一所学校,造成1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多国就此对以色列提出强烈谴责。
此外,以色列一些领导人的言论也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近期称,在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获释前,饿死200万加沙民众“可能是合理且合乎道德的”,欧盟为此发表声明痛斥此言论“无耻至极”。
8月6日叶海亚·辛瓦尔接替哈尼亚成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后,以色列外长卡茨在社交媒体X上称要“迅速消灭”辛瓦尔。
目前的形势是,伊以矛盾已经与巴以矛盾糅合到了一起,“什叶派”各武装力量与哈马斯事实上也站到了共同反对以色列的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中东逊尼派国家对伊朗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大概会持中立态度。过去美国利用逊尼派国家牵制伊朗等什叶派力量的策略,这次恐怕很难奏效。
8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他已下令美军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佐治亚”号部署至中东地区。此外,美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正加快速度前往中东。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就曾实施“双航母”战术以作威慑,但并没有缓解紧张局势。相反,引发了中东国家的普遍不满。
伊朗如果不对以色列实施报复行动,将失去在“什叶派之弧”的控制力,而内塔尼亚胡的战时内阁如不反击,也将动摇其地位。
伊以之间已经剑拔弩张,炮火一旦再起,不仅中东局势可能失控,还会波及到国际原油市场、沙以和解进程乃至美国大选等更广泛的层面。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黄雪梅巴黎脱颖而出,离不开中国大众体育文化的崛起 | 新京报快评
专访陈宪:国家重大技术攻关,让有能力的民企“牵头”很重要 | 新京报评论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