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味地黄丸,补肾还是毁肾?

吴兴川 老爸讲科学
2024-10-01
笔者按:

《这数十种含马兜铃酸药物,仍在被使用》一样,本文也是被删后第二次发出,第一次被删的原因不明,只有“接相关投诉,以下文章被判为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样语焉不详的描述。

作为一名科普博主,我不敢保证自己的文章没有错误,但自问每一处数据,每一项案例,都有据可查。如果文章确有重大错误,无论是修改,还是撤回,我都能接受,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明确的理由。

我的科普绝不针对任何人、任何机构,所做的仅仅是摆事实、讲道理,目的也只为给读者提供多一个信息来源,多一次选择机会。

如果审核者能看到这里,希望能够理解我的初衷,给我的读者留下这个机会。

为避免再次被举报,近期部分文章将暂不开放评论,望读者们理解。

正文开始
最近有不止一位读者让我讲讲六味地黄丸。
“补肾”这个话题我曾经讲过,但鉴于六味地黄丸在我国很多男性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今天再专门讲一下。
我一直强调,是否服用某种药物,应该是在尽可能了解该药物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利弊权衡后的选择
而药物关键信息的缺失,则意味着选择权的丧失。
药物的关键信息包括哪些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条:
药物疗效,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
具体到六味地黄丸,我们来看说明书。
在功能主治一栏显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而不良反应栏,则是熟悉的“尚不明确”。
我们一项一项分析。
01
六味地黄丸的疗效(功能主治)
在现代医学中,研究药物疗效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先说药理学研究。
药理学研究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前者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和效应、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后者研究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等。[1]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是什么呢?
我在《中国药典》2020版没有找到其药理学研究,只好查阅百度百科,该词条的“药理毒理”一栏是这样描述的: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不难看出,以上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描述方法,更重要的是,这段所谓的“药理”描述,搞错了一个非常基本的生理学概念——肾脏并不属于生殖系统,而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
根据生理学定义,肾的功能是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2]
至于男女生殖系统虽然各有差异,但可以明确的是:都不包括肾。
从各类与肾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病、肾结石、慢性肾衰竭等,我们也可以看出,肾脏的疾病与性功能无直接关系。
之所以把肾与性功能联系在一起,源于古人因生理学、解剖学等方面知识的缺失而导致的误解。
不过,为了避讳古人的错误,一些现代中医从业者宣称:中医理论中的“肾”和现代医学中的肾,不是一回事。
这种辩解,是典型的用一个错误掩盖另外一个错误
查询古代医学典籍可知,传统医学对于肾脏的定义是非常明确的。
《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腰者肾之府。”
《难经·三十六难》记载:“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难经·四十二难》记载:“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
《针灸聚英·足少阴肾经》记载:“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而附着于脊之十四椎,当胃下两旁”。
从我国古代的人体解剖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肾,就是同一器官。

针灸聚英发挥卷之五脏六腑之图
综上,无论是古代医书还是脏腑图,都清晰地表达了:传统医学概念中的肾,就是现代医学中的肾。
连基础生理学都搞不清楚,谈何药理学研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医学对肾脏功能的错误认知,导致六味地黄丸之类“补肾”药物的药理学阐述,存在重大误区。
对于传统医学在药理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一部分现代中医从业者是认可的,但他们通常用另外一种论调来辩解:
“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你稀里糊涂地活。”
可见,他们也承认,传统医学在生理学、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是“稀里糊涂”的。
我们且不论“稀里糊涂地活”这种在逻辑上不太站得住脚的说法——就算药理学研究一塌糊涂,真能治好病也行啊。
怎么证明能治好病呢?
我们需要了解,研究药物疗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临床试验。
必须明确的一个概念是:
证明一种药物是否有效,仅靠古代药物典籍是不够的,更不能依靠药商的宣传,而是需要一种现代化的检验方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关于这种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在很多文章中有过阐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来看,六味地黄丸这款药,临床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通过查询国内最为权威的“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3],可知六味地黄丸一共登记过三次临床试验。
分别是:
2017年注册的“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尔奇D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髋部几何力学的影响”;
2020年注册的“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年3月注册的“二仙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电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阴阳两虚型)的临床观察”。
由截图显示的试验明细可知,2017年与2024年的两项研究针对的对象是“绝经后”和“绝经期”女性,而2020年研究的对象是“糖尿病肾病”患者
更重要的是,三项研究的注册号状态均为“预注册”,试验完成后的统计结果也暂时查询不到
那么,如何能够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的功效呢?
很遗憾,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没有证据
当然,在既没有可靠的药理学研究,又查询不到有效临床试验记录的情况下,您仍然坚持相信古代典籍的记载以及药商的宣传,那是您的自由。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另外一项重点。
02
六味地黄丸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
虽然六味地黄丸说明书上“不良反应”栏写的是“尚不明确”,但在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六味地黄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21年第23号)中,六味地黄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如下:
【不良反应】项应当包括:监测数据显示,六味地黄制剂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食欲不振、便秘、瘙痒、皮疹、头痛、心悸、过敏等不良反应报告。
但关于六味地黄丸的毒副作用,却依然没有标注
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六味地黄丸的处方成分包括: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我们说说泽泻这个成分。
根据《中华本草》的记载: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贴于皮肤引起发泡,其叶可作为皮肤发红剂。羊吃此植物无害,而牛可引起中毒,表现血尿
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在专业医学期刊CJASN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列举了一份具有肾毒性的中药清单[4]泽泻位列其中
此外,其他多项研究显示:
泽泻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饲喂含泽泻提取物的饲料3个月,使大鼠的肝脏出现混浊肿胀和玻璃样变性,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5]
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6]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不但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肾阴亏损……盗汗遗精”等功效,而且由于其成分中含有泽泻,对肾脏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
后记
相信很多男性同胞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按摩(足疗)店或老中医那里,得知自己“肾阴虚”“肾阳虚”或“不行了”这一噩耗之后,购买了一大堆“补肾”秘方试图重振雄风。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些“补肾良方”之中,可能潜藏在泽泻、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细辛、防己、雷公藤、马钱子、巴豆、番泻叶、大黄等等“肾脏杀手”。
据统计,除了六味地黄丸,含有泽泻的其它以“补肾”为名的药物还包括:

八味肾气丸、巴戟补肾丸、补肾固齿丸、固肾定喘丸、济生肾气丸、健肾地黄丸、健肾生发丸、金匮肾气丸、鹿尾补肾丸、慢肾宝合剂、脾肾两助丸、脾肾双补丸、强肾片、肾康宁片、锁阳补肾胶囊、壮腰补肾丸。

声称具有“补肾”功效的包括:

安坤赞育丸、参桂鹿茸丸、产后康膏、春血安胶囊、洞天长春膏、耳聋丸、耳聋左慈丸、复明片、更年舒片、归芍地黄丸、龟甲养阴片、加减地黄丸、降脂减肥片、开光复明丸、六味丸、罗布麻降压片、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浓缩丸)、杞菊地黄胶囊、杞菊地黄口服液、杞菊地黄片、杞菊地黄丸、清眩治瘫丸、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生发片、十香丸、熊胆丸、眩晕宁颗粒、眩晕宁片、益寿大补酒、茵陈五苓丸、鱼鳔丸、增光片、长春宝口服液、长春宝丸。

含有泽泻这一成分的其它药物,更是数不胜数。
以上这些药物,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中,均查询不到有效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记录。
迷恋“壮阳补肾”,从古至今就是中国男性最为热衷的需求之一,本无可厚非,但这一切,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和临床证据的基础之上,如不具备理性思维而一味崇古,不但不能达到壮阳的目的,结果只能背道而驰,越补越亏。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kidney
[3] https://www.chictr.org.cn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18812/
[5] 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
[6] Yu en MF et al,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6,24(8):1179-8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爸讲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