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西籍著名作家张胜友病逝

闽西日报 2019-05-29


从闽西走向广阔天地的当代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出版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胜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1月6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张胜友是永定高陂镇北山村人,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由红土地文学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知名作家,他与时俱进,将报告文学与影视媒体结合,是时政影视报告文学的开创者;他积极投身出版业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实绩,引领了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新潮流。

张胜友生前十分关心家乡文化建设,并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不遗余力。出任龙岩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先后为家乡创作了《闽西:山魂海恋》《闽西:神奇客家》《古田会议》《重返才溪乡》《闽西:红色记忆》《龙岩映像》等众多优秀电视片脚本,以及《土楼宣言》《石壁记》《百年学堂赋》著名的“客家三赋”等。


他将祖屋用做公益事业,龙岩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此共同建立张胜友文学馆(北山书院)。2016年10月,张胜友文学馆在永定高陂北山张胜友老家开馆。该院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永定县境)的高陂镇北山村西门排,是一座具有明清遗风的传统客家独居二层式土楼。整座建筑,坐西朝东,背枕名山笔架山,占地约300平方米。



张胜友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

张胜友于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闽西石榴红》《破冰之旅》《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世纪回声》《张胜友语文教材作品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3卷本)等散文、报告文学集20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风从大海来》《风帆起珠江》《闽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影、电视政论片40多部。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被授予“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称号。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


张胜友1982-1992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1993年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

张胜友曾这样回忆他在光明日报的创作经历,那时,为了一张书桌,他也想了很多办法:

20世纪80年代,是物质贫乏但利于全民读书的好年代。白天喧闹了一整天的报社大楼,晚上复归寂静,对于我们这些住报社集体宿舍的大学生们,却是天上掉陷饼、偷着乐的好事儿,我们都把办公室当作了各自的书房,各间办公室透出荧荧的灯光,我们读书、写作,高谈阔论,惬意极啦。记得以后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报告文学《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和被各种散文选本反复遴选的《记忆》,都是这一时期在“办公室书房”完成创作的。

几年后,报社给他分配了一套位于团结湖的小一居住宅。之后他女儿张然出生,母亲从福建农村老家千里迢迢赶来北京帮忙照看孩子,十余平方米的小屋一下子得住四个人,大人床、婴儿床、彩电冰箱、橱柜板凳等一应家什挤得满满登登,反复用缩小比例的纸版在一张平面图上沙盘推演,却再也挤不下一张书桌了。

读书人怎能没有一张书桌呢?办法总是有的。

他买了一张可折叠的小桌,平素折叠起来靠在墙角边也不占地方,吃饭时打开可当饭桌,饭后直接推靠在门后则成了他的书桌,偶有朋友、同事造访敲门,他赶紧连声应道:稍等,稍等,随手就把刚摊开在桌面上的书籍、稿纸、笔墨收拾干净,合上小桌,才能开门迎客。

晚十点一过,妻儿老小都睡下了,他突然想到屋外的天地,此刻长长的通道走廊早已空寂无声,更少有行人走动了。于是他就立马把小桌搬到通道上,同时把台灯接成长长的电线也牵出去。

△右一为张胜友


关于记者工作,他曾回忆道:

1982年春天,我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光明日报》文艺部当了一名记者。当时很多演艺团体经营困难,国家开始启动文艺体制改革。在沈阳出现了全国第一个家庭剧团,夫妻俩都是当地剧团里的台柱子,夫妻双双组织剧团下乡演出,给剧团交管理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受乡下农民们欢迎。

报社文艺部主任指派我前去采访,又担心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完成这样的重头采访任务,就同时叫一个老记者带我去。正值隆冬,沈阳冰天雪地零下20多度,老记者不愿意去,我正想自己去闯一闯呢,就一个人跑去了。主任交代说你去采访半个月,回来以后再好好写。我感到这是我的机会来了,到沈阳后马不停蹄采访、日夜加班写作,一个礼拜就把稿子写好回来了。主任很不高兴,说你怎么一下子就跑回来了?我说我写完了。主任很惊讶,我把稿子交上去,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记张桂兰自负盈亏剧团》,当时的总编辑杜导正看到稿件非常高兴,当即批示头版头条发表,标题要大号字通栏题,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

于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的第一篇稿子就成了《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紧接着,北京京剧团赵燕侠的承包改革成为典型,我又采写了长篇通讯《改革带来了希望——北京京剧院一团一队见闻》,将农村土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文艺体制改革探索结合起来写,又一次在《光明日报》上一炮走红。

连续两篇文章问世引起文化界很大反响和震撼,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就电话通知杜导正:你把作者带来。我跟着杜导正总编辑第一次走进国务院文化部部长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那么大,办公桌也非常巨大。朱穆之部长很高兴,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呀!当时,还有一个上海杂技团的改革典型,是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文化部把我们写的三篇文章下发到全国各文艺演出院团,作为改革参考学习资料。杜导正一高兴,就把我从文艺部调到机动记者部,说小张你不要写那些小稿子了,以后专门给报社写这些大块头文章哦。

这些经历,对于现在的新记者仍有很好的启发。


有人评价说:张胜友是极其敏感、睿智的报告文学作家,总是先于一般人听到时代的足音。他的报告文学不仅题材领先于时代潮流,其思想认识也应和着进步的趋势。他捕捉着变革浪潮中的风暴与浪花,真实而富于激情地展现出来,成为这个大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份记录。他的散文情深意浓,感人肺腑,展示了他内心世界丰富、细腻的另一面。

张先生千古!

闽西日报记者:刘少雄  黄征辉

综合今日头条

统筹/阙国豪

编辑/梁婷

推荐阅读

龙岩机博投洽会新展馆准备就绪,喜迎八方宾客

了解一下,新罗第一所公立全封闭寄宿制学校

航拍龙岩菊花展,体验上帝视角下“黄金甲”的惊艳

年酒醉香!探访连城古村客家米酒酿制全程

美得令人陶醉!龙岩这个地方值得你去大开眼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