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声丨《悠悠罗经井》
点 击 音 频 收 听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
今晚,我们欣赏的作品是黄艳华的《悠悠罗经井》。
《悠悠罗经井》
井,是家乡情感的承载,是故乡的味道,是每位游子心中不灭的印记。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一口故乡的井,每逢佳节便会蓦然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那口井。那股清冽、甘甜的回忆,滋养着淡淡的乡愁。
罗经井
在丰溪河南城街道隔后社区边上有一股天然的活泉眼,人们称它为“罗经井”。据清道光十五年《龙岩州志》载:“罗经井,一在迎龙桥南,一在登高山左。”迎龙桥南西桥水厂院内的罗经井与登高山左隔后社区之罗经井,被合称为“丰溪双泉”“双井流泉”。现如今只剩下隔后社区“罗经井”这股清泉水还在汩汩流淌。
早前,罗经井在一间小屋里。自打记事起,就知道家家户户平日里都挑着水桶到井里取水饮用。每逢佳节为了取最清澈甘甜的泉水,有些人甚至半夜两三点就起床挑水。这眼活泉水,冬暖夏凉,井台边就成了妇女们的天下。居住在隔后双泉路、井西巷、天井巷一带的阿婆、媳妇、姑娘们,每日清晨像约好了似的,一起涌到井台边,洗菜、洗衣、用米汤“浆被褥”。水桶上下翻飞,井台蒸气腾腾,女人们叽叽喳喳,谈东家长论西家短,好不热闹。这眼清泉曾以其清醇水质,酿制成屡获全国金奖之沉缸美酒,享誉中外。
时代在发展,水井也在变迁。短短几十年间,家家户户早已用上了自来水,只要龙头一拧,自来水就款款流出。人们已不再挑着水桶到井边取水。曾被人们所依赖的水井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罗经井也曾几度荒废。2018年秋,龙岩中心城区开始建设滨河步道,供市民日常休闲锻炼。经过修复,罗经井“重见天日”,面貌焕然一新。
俯瞰,罗经井如一只巨眼,碑墙为眉,井泉为眼,镶嵌于丰溪河边。从隔后老街走向河边,沿大理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下,经20余级台阶,到达一块约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台,足有一间大客厅那么大。罗经井便立于平台中央。井圈用大理石打磨而成,井圈外沿为八角形,高约60厘米,内圈为圆形,内径约1.5米,井深约1.2米,井底部有一道狭长的裂口,泉水便从裂口中央汩汩涌出。井身靠河边的中底部设有一出水口,泉水被引向比井身约低2米的两块方池以便人们在方池洗衣、洗菜,而污水不会渗入水井造成污染。抬眼,罗经井旁的一墙弧形浮雕碑记,详细记载着罗经井的历史渊源、身世流转。
俯瞰泉眼*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罗经井,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热闹过、辉煌过、举足轻重过。她似灵秀的眼睛读着村居变化的点点滴滴,目睹了世世代代的悲欢离合,见证了城市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是一部不会说话的城市发展史。
饭后时光,漫步滨河栈道,细看鱼戏水草间,静观鸥鸟捕鱼虾,耳听车水马龙声,闻步道花草芬芳,赏井泉汩汩喷涌。百里长廊尽美色,八卦罗经惠苍生。
作者简介
黄艳华,福建连城人,龙岩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大河网、福建文明风、闽西日报、学习强国、e龙岩、佛山新闻网等。
朗读者简介
官凌云,一个非播音专业出身的文字小编,毕业于福建省会城市,蜗居于古城汀州,深爱着烟火温情。平凡如我,长汀融媒一名小小打工人,好读如我,总喜欢用声音与各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情怀,愿各位都能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深深爱着她。
作品征集
♥ 如果您有适合岩声栏目朗读的文章,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文章篇幅在2000字以内为宜)。
♥ 如果有适合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可选择岩声栏目往期作品试音),和我们一起传播龙岩故事。
♥ 投递邮箱:lymxxww@163.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岩声+文章投稿】或【岩声+音频投稿】,并附上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制图:李诗洁(见习)
图片:黄艳华 汤熹
编校:蔡旭凡 黄达杨
审核:蔡添高 谢津津监制:王仰华总监制: 高营光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