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黄蓝”事件:有多少孩子小时候被性侵,长大后忘不了

2017-11-24 点击关注 新浪博客



  博主: 新京报 (阅读量:80000+)


 首先让我们先起底“红黄蓝”教育机构背景 


昨日,朝阳区政府回应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幼儿被指遭针扎、喂药一事称,一经查实绝不姑息。教育部也发声明称,已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真相。


就在两个月前,红黄蓝这家遍布全国307座大中城市的幼教类企业,已在美国上市。但快速扩张的背后,也不断暴露出其管理风险与漏洞。


朝阳区政府: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今日,朝阳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就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回应称,11月22日下午,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有家长报警,反映怀疑孩子在园内受到侵害。朝阳警方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朝阳区政府也立即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积极协助相关部门,配合警方做好调查工作,并责成幼儿园迅速做好自查和家长、幼儿的安抚工作。


“禁止任何形式的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发生,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一经查实,我们绝不姑息,并依法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上述发言人表示。


教育部也已责成地方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 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此类事件一定要引以为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加大监管督查力度。

教育部强调,要按照《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要求,对一切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行为的幼儿园和教职工,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起底:“红黄蓝”快速扩张风险不断


遍布全国307座大中城市的红黄蓝,已于两个月前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独立上市的幼教类企业。


官网信息显示,红黄蓝成立于1998年,目前“发展成为中国学前教育领导品牌,在营业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均位列中国学前教育行业第一”。



2001年起,红黄蓝从直营拓展到加盟连锁,此后不断扩张。2013年获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特许奖”;2015年涉足电商行业“打造中国跨境母婴O2O电商平台”;2016年牵头成立北京红杉优幼联盟,向幼教服务平台延伸。


目前,红黄蓝有853所亲子园、255所幼儿园(截至2017年6月30日),在建及筹备园所724家,遍布全国307座大中城市。


“看到红黄蓝发生这个事件,我一点也不意外。”曾供职于红黄蓝的工李芳(化名)讲述,红黄蓝盲目扩张,它的加盟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扩张中的红黄蓝也预示了风险。其招股书曾提及部分下设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4家经营实体未在经营范围中列出‘教育培训’、‘儿童培训’等,却提供这些服务。”此外,6家经营实体在未注册地点经营,“如果处理不当,或将面临罚款、没收所得、关停相关业务等处罚”。

据公开信息,上海红黄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招股书显示,红黄蓝营收主要渠道来自学费、特许经营费、教育商品销售和培训等服务费。2014年、2015年、2016年营收分别为6510万美元、8290万美元、1.08亿美元。2014年和2015年,红黄蓝每年净亏损130万美元,2016年净利润590万美元,扭亏为盈。2016年上半年营收4910万美元,2017上半年营收6430万美元。与此同时,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410万美元,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490万美元。


多地“加盟”教师门槛低


红黄蓝教育旗下业务线主要为三条:线下的红黄蓝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及线上的早教平台竹兜育儿。此外还下设教育研究院、艺术团、电商平台青田优品等子品牌。

红黄蓝的亲子园及幼儿园,分加盟店和直营店两种。对于前者,红黄蓝声称提供包括选址、培训等方面支持。红黄蓝教育上市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红黄蓝拥有直营园80家,加盟园175家,亲子园853家(直营 加盟)。

据媒体报道,四川成都红黄蓝加盟费为37万元,每年7万管理费、履约合同保证金10万、教具商品款19.8万。有家长指出,有红黄蓝国际班学费6800元/月,堪称高昂。


▲史燕来,红黄蓝教育机构创始人、总裁。


但红黄蓝的教师门槛却比较低。截至目前,北京红黄蓝及下属机构共发布685条招聘信息,其中亲子园、幼儿园教师培训岗位,月薪普遍在5000元至8000元,学历要求则为大专及以上。

在58同城上,一则位于大兴区亦庄的“红黄蓝亲子园托班老师”招聘信息,将招聘要求设置为“此工作需要热爱幼教工作,并且喜欢婴幼儿的女性”,并未提及需要教师资格

Boss直聘信息则显示,红黄蓝及下设公司在招幼儿教育相关岗位共63个,其中仅12个明确提出需要教师资格证持证人员,另有4个提出“持有教师资格证优先”。此外,有8个岗位提出学历要求为高中或不限。


青黄不接问题频出


扩张同时,红黄蓝也问题频出。重案组37号曾报道,一家红黄蓝幼儿园教师被指“打孩子”。视频显示,一排床铺边,女老师抓着小孩胳膊,上提后突然放下,小孩随即仰倒在床铺上,还有老师走到孩子身后3次抬脚踢。红黄蓝教育机构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系个别教师出现的严重错误行为,对园长和涉事教师停职。

据裁判文书网,2016年12月23日,吉林四平市中院的一则刑事裁定书显示,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红三班,王璐、孙艳华两名教师自2015年11月起,在教室内、卫生间等地点,多次恐吓幼儿,并使用针状物等尖锐工具将多名幼儿的头部、面部、四肢、臀部、背部等处扎伤。经鉴定,幼儿体表皮肤存在损伤,为尖端的客体扎、刺所致。

一审法院认为,二人身为幼儿教师,多次采用扎刺、恐吓等手段虐待被监护幼儿,情节恶劣,以虐待被监护人罪,判决王璐、孙艳华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教师大多素质低下,工作或聘期较短,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甚至有些不具备学前教育资质。

“入园率的不断提升,需要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幼师的培养周期跟不上,就会降低准入门槛,甚至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储朝晖还提到,幼儿园人数严重超额现场普遍, “学生多,人手不够,就会增加管理困难和教师压力。为便于管理,幼儿园教师会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达不到的话,就会发生打骂事件”。


  博主: 丁金坤 (阅读量:30000+)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法律分析


其次,从法律上分析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其一、若对幼儿打针、喂药,则相关行为人已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若打针、喂药是幼儿园领导默许或放任,则幼儿园亦涉嫌单位犯罪,单位领导与行为人一并追究刑事责任。


其二、除虐待外,检查幼儿身体时乘机猥亵的,则相关人员涉嫌猥亵儿童罪,譬如本案中的光溜溜检查,活塞运动,已是公然猥亵,情节恶劣。既虐童又猥亵的,则根据刑法第260条之一规定,择一重罪处罚。


其三、行为人还有可能涉嫌强奸罪,即若行为人以性器官接触幼女性器官,则已超过猥亵,而是强奸了。


其四、此外,若有让幼女体罚裸站行为,亦侵犯幼儿人格尊严,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应该赔偿。


办理虐童案件,须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证据。必须第一时间封存监控视频与讯问行为人。虐童案最大的特点是,幼儿尚小,作证能力有限,一般只能概括性描述被侵犯场景,而不能具体指证。所以必须第一时间搜集监控视频,以及讯问嫌犯取证。如果贻误战机,监控视频被销毁或隐匿,则刑事指控难度大增。对于湮灭证据,虽然刑法上规定有“帮助毁灭证据罪”,但此罪并不针对当事人,而是针对案外人,故要严防当事人毁证。


第二、关于虐童后果。根据刑法第260条之一规定,虐童儿童“情节恶劣”的入罪。但何谓“情节恶劣”,并无相关解释,自由裁量权甚大,有待于司法解释总结案例后作出指导规定。须知,儿童的被伤害,更多是心理伤害,以致成年后蒙上阴影,故对伤害后果的认定,不能等同于成年人被伤害的轻伤、重伤等,而是必须以生理上伤害与心理伤害评估并行。


南有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北有北京红黄绿幼儿园虐童,大城市都如此,那些中小城市有无虐童?恐怕是没有曝光而已。说明整个幼儿教育缺乏系统化的监管机制,主管单位从上到下都失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期待以个案为契机,健全幼儿教育监管机制,确保每个幼儿健康成长


  博主: 谈性说爱中文网(阅读量:80000+)


有多少女孩子小时候被猥亵,长大后忘不了


她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却要承受来自不同人的巨大伤害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有多少女孩小时候被人猥亵,长大了忘不了?”的帖子,发布近一年,被浏览了30多万次,收到了133个人的回复。


133个回复,里面有135个故事,全部是在幼年和少年时期发生的。其中108个故事是熟人作案,27个故事是陌生人下手。


受害时年龄最小的是2岁,不完全统计有2个(许多人没有说具体年龄),多次受侵犯或受过不同人侵犯的,占大半。


长期受同一人或一群人侵犯的,5个。其中一个女生,从8岁到12岁四年里不断被“路口小卖部的爷爷”侵犯。另一个女生被钢琴老师的老公猥亵一整年。


受过直系亲属侵犯的,7个:爸爸、爷爷等。


受过其他亲戚侵犯的,55个:哥哥、姐姐、弟弟、叔叔、表哥、远房表姐、堂哥、三姨夫、姑父等。


受过老师和其家属侵犯的,6个:钢琴老师老公、小学英语老师、体育老师、退休后的补习老师、古筝老师、游泳教练。


受过未成年人或同龄人侵犯的,40个。


受过女性侵犯的,6个,其中2个男孩,4个女孩。受过同性侵犯的,4个。


邻居大叔、邻居哥哥、家门口做生意的老板、书店老板、文具店里的叔叔、诊所的老板、迎面而来的陌生大汉、同学的爸爸、爸爸的同事、同村的亲戚、亲舅舅、姑父姨夫、表姐、工作后遇到的领导……这些身边最普通或最亲近的人,却可能成为一个最让人恐惧的大灰狼。


很多人在这些称呼后面跟上了小括号:“(禽兽)”、“(恶心的禽兽)”。


对其中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经历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有人甚至曾因此四次尝试自杀。

 

“这个事,丑”


帖子的题主3、4岁时就连续遭受过表哥的性骚扰。“他大我6岁,我跑不了…他有没有用他的家伙上,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所有重要部位都被摸了。”


后来爸爸偶然进来撞见,单独训了表哥,并交待题主:不要跟别人讲,小女孩遇到这个事,丑。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但二十多年后,题主仍无法忘记。“他们都以为我忘了吧,那我哥,我爸,他们还记得吗?


很多年我以为这事只是个例,后来看到很多帖子,发现很多人有这经历。当我对发小说出心中秘密,没想到她也有,也是她哥…但这事为什么丑?潜台词是女儿被玷污了。伤害女儿的不止是表哥,更是这个爸爸的这句审判和不作为。


而对那个表哥来说,这件事被舅舅喝止了就真的停止了吗?10岁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如果他只凭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行为,任意对女孩下手,自己并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那之后会不会有第二个表妹、女同学、隔壁家小妹妹、甚至他自己的女儿继续被他骚扰、无法释怀呢?


他也是个未成年,之前也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之后却一定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一通不明就里的训话就能解决。


在这件事里唯一可以说得上话、能有所行动的成人,却只是像处理一个平常的打闹一样,把人拉开就算了。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他也许顾不上想,也许想到了也不会去做,因为“这个事,丑”。


仅仅这一个案例,就让人越想越怕。


我们的大人,在遇到儿童性骚扰这样的事时,好像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才能好好保护孩子。那孩子们就更无助了。

 

可以跟谁说?


在那135个故事里,不完全统计,有至少6人在遇到骚扰时,曾向大人求助,

有5人和题主一样,在被骚扰时被大人撞见,暂时脱离了当下的危险。更多的人,在求助之前就用这些想法制止了自己:


“我觉得这些东西说不出口,很丢脸。”


“我怕妈妈说我不守妇道。”


“何况未必有人会信我,那位姥爷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军医。”


“一年了啊,每次学完钢琴回到家不敢跟父母说,因为家里还有爷爷奶奶。”


其中只有很少的人,从大人那里获得了精神上的抚慰和正确的引导,大多数性骚扰都被当成了孩子打架一样的偶然事件,或者被大人沉默以待。


一个女生说:“恨身边的父母没有告诉我这些事,总是保守封建的以为会知道的,是知道了,迟了”。


133个回复里,只有2个人提到事前曾从妈妈那里接受过性教育,知道自己当时遇到的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女生,当她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遭遇突然冲出来对自己强制猥亵的人时,“因为很早就听妈妈做过性教育,知道他(歹徒)在做什么,知道我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所以那一刻才那么冷静,只想着怎么脱离他的控制,没有想别的,不然可能就延误了时机,没法那么顺利地脱身了。”



她一到家就马上告诉父母,请父母带自己去医院验伤,同时发微信向老师、住在附近的同学发出警报,请老师警示同学们要当心。回帖时,她仍未成年,却已经不再受到这件事的困扰。


可以说,是父母未雨绸缪的正确性教育救了她,让她遇到时冷静面对,过后不会留下心理阴影,还能用自己的经历去警示别人。

而更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可以谈论这些伤害的对象。

 

为什么被骂的是我?


最近,一个17岁女生拍下自己被吉他老师猥亵的全过程放到了网上,警方根据这个证据抓获了这名吉他老师。


在把事情公布在网上前,女孩已经三次被这个老师猥亵:从身后抱她、亲她脖子、摸她的胸。但这个班是一对一教学,环境密闭,她不敢反抗,怕发生更恶劣的事。于是这个老师得寸进尺。


女孩想过放弃这个学习班,却怕学费拿不回来被爸妈怪责,又向吉他学校反映,没有人管,最后实在没办法,想到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惩罚老师。

无数的人在微博上给她点赞,但也有不少人在评论下发出这种怪叫:

“怎么她全程冷静不去反抗??”

“被猥亵了还去上课?不能换个老师学吗?”

“怎么不跟爸妈说啊?”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吉他,都是托词。”


这些人要么是真傻,要么是特么真坏。


用网友的话说,有些人永远都把炮火对准弱者、受害者。


那些人总说:受害者为什么不逃离、不呼救、不反抗?


同样的,这个帖子下面的135个故事中,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不去求助?因为,

哪怕是孩子,也意识到大人们觉得这种事情“丑”、“说不出去”、“说了也没人信我”;


哪怕是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大人忽略的;


哪怕是孩子,也会对所处的环境失望透顶,放弃求助。


这些当事人的故事,足够狠狠地给那些怪叫的人打脸了。


说出来就是勇气,没有一个受害者应该被指责。

 

说出来,真的可以救命


帖子的其中一个回复里,女孩激动地把长期受亲爷爷性侵的事发布出来,并公开了爷爷和帮凶的名字。


有网友劝她,让她不要那么大咧咧地撕开自己的伤口:“不要轻易地说出自己的经历,会受伤,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承受社会的阴暗面,被忽视甚至无视的可能性更大。”


Excuse me?为何要让受害者住口,该改变的不是环境的无视么?



135个故事,只是每年遭受性侵的孩子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这些故事不被说出来,一直放在当事人心里默默发疼,等于因为一个无法说出口的“秘密”,就把她们(或者说我们)与人群隔离开来,没有人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这样对当事人,真的像那位网友说的更好么?


一位心理咨询师接到的个案中,有一些当事人也曾提到儿童时期遭受过性骚扰。


她是这样处理的:“我不会主动去揭开这个伤疤,她愿意说,我会认真听,保持倾听和共情。这样的旧伤,每次谈到都可能是又一次伤害,需要做专业的干预和治疗。但像这个知乎帖子一样,许多当事人会主动去谈,是因为她们看到有许多人和自己有一样的经历,不再感到孤单,这也是一种疗愈的方式。”


环境给我们挖了坑,不代表我们要一直在坑里待着,更不代表我们要沉默着看更多人掉坑里。


说出来,是一种治疗,不为性侵犯们保密,也会帮助更多人远离伤害。


那个拍照曝光的17岁女孩,那些在帖子里正视这段经历、谈论这个问题的人,都在无意中治疗了自己,也保护了更多的人。


让世界变好,让危险变少,这是她们最有力的还击。


P.S.遇到性骚扰、性暴力,除了保存证据、适时报警,还可以拨打这些公益救助热线: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机构性质:NGO(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

费用:热线免费

联系方式:010-6833 3388(周一至周五)

简介: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的宗旨是,为城乡的妇女、儿童与家庭提供心理咨询与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性别和以人为本的研究与政策倡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源众反暴力热线(北京源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机构性质:NGO(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

费用:免费

法律帮助热线:010-89941101;

微信公众号:源众性别发展中心;

邮箱:bjyuanzhong@126.com

简介:从事妇女维权及推动性别平等的公益性机构。宗旨是反对针对妇女的歧视和暴力,维护妇女权益,推动性别平等。


最后一句:



 欢迎转载到朋友圈 


往期热门文章


注射喂药、扎针、生殖器红肿!网曝北京红黄蓝儿童集体被猥亵


徐静波:我看了江歌被害的案卷,十几刀,很惨很惨!


宋慧乔&宋仲基大婚,一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虐童案:任何人摸你打你都要告诉你爸妈!


我拒绝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