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东晋帝陵看南大考古,这门学科原来如此“有温度”!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4-01-13


于今循古,历历可考


1972年4月

南京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蒋赞初先生

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大楼后面

发掘了沉寂于地下1600多年的东晋大墓


2023年10月10日

《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正式开展

这次展览引起了很多人对东晋历史的关注

也让人不禁对其背后的南京大学考古学科产生了兴趣

——考古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让我们跟着张学锋老师考古学专业的三位同学

走进南大考古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帝陵迷踪,追溯东晋印迹




在《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开幕式之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张学锋老师为来宾们现场导览,一同走进大墓背后的故事。放眼望去,栩栩如生的陶俑、华贵精致的金珰、寄情畅意的青瓷鸡首壶……特展上的文物仿若流动的生命,展现着千年前的隽永记忆



而东晋帝陵墓的发掘处,也存留着当时的痕迹。


 “北大楼的北边有一条小路,从西边山墙数到第四个窗口对应的路上会发现一个井盖,那就是发现北园墓葬的地方。”张学锋老师说。不久之后,那个地方会树立一块碑石,刻上“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遗址”,并附上二维码,使每个经过的南大师生都能了解这座墓葬最基本的信息。


张学锋老师为来宾讲解“帝陵迷踪”




走访名师,层层剥茧抽丝




张学锋老师曾三次获得南京大学“我最喜欢的老师”称号,2023年获得“我最喜欢的老师恒星奖”。他在教学上用心、专注,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学锋老师走上考古之路的过程,兼具未知与巧合


1980年,张学锋老师高中毕业。当时社会的潮流是报考理科,但他数学成绩不太稳定,并且“心里有种抗拒感”。于是,张学锋老师在有限的文科专业里,遵循了内心对“传统”的追寻,选择了历史系,将历史和考古两个专业分别填在了第一第二志愿。由于报考古的同学人数不够,他就被调到了考古专业。阴差阳错之下,张学锋老师走上了考古之路。


张学锋老师年轻时在考古工地


谈到考古学,张学锋老师说“(它)是最综合的最复杂的一门学科”。它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田野实践,学习内容包括从旧石器、新石器到隋唐、宋元的各段考古、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外语、政治、第四纪地质地貌、考古摄影、考古绘图、体质人类学等等。譬如看到出土的一块骨头,要辨别这个是哪种动物,如果是人类的骨头,要基本判断年龄性别。“所以修读这样的学科,应该有一个连续学习的过程。”


同学们在讨论可能的遗迹现象


对于老师的教学风格,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都有深有体会。考古系2022级薛贝宁同学提到考古系的老师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会用经历启发、指引同学们创造性思考。她曾在张学锋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大运河博物馆,“当张学锋老师站在一张地图前讲解的时候,原本在看一旁金银器的游客都围了过来,而当老师谈起这张图的错误时,大家都会心一笑。”考古系2022级秦嘉怡同学也提到老师们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也会提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关注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看法。考古学专业的整体氛围,是开放的,活跃的。


在庞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田野实践的过程也很艰辛。考古发掘通常在农村,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团队需要跟村干部进行协调沟通,与村民“斗智斗勇”。田野发掘不是“闭门造车”,同学们与相邻探方以及老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考古系2020级张芊同学回忆起以前在工地上时,对于某种不确定的情况大家会各抒己见,讨论氛围十分热烈,真相往往就在这样的碰撞中诞生……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了成长。在实践之外,老师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寒冬里满屋饺子的香气、围坐炉火旁的夜谈,都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在田野考古的实践中,我们和同学成为无话不谈的工地‘战友’,和师长建立起超越‘教’与‘学’的友谊。”在探索历史的路上,同学们收获着师长的陪伴、友谊的温暖。


老师和同学们“各显神通”包饺子




南大考古,新知融入温度




深沉的凝望


南京大学于1972年创办考古学专业。最初,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有考古学。1970年以后,随着“农业学大寨”潮流的兴起,各地开始改造农田,从而发现了许多地下遗址与墓葬。为培养考古学人才,全国11所高校创立了考古专业,南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国家而言,考古学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的时代重任。而对于考古学的同学们来说,这门学科的关键词是“浪漫”


薛贝宁同学说“它最大的浪漫就在于求知,在于对真理的探索。……(它的)浪漫同样也来自它的“遗憾”,能留下来的事物少之又少,许多发掘也伴随着未解之谜,但正是这些谜团吸引着人们去不断求知——如果没有考古人的坚持,《荷马史诗》到今天也只是神话而已。”秦嘉怡同学也说“是考古过程中的未知,很多时候你无法预料到即将会看到什么,以及每次与发掘的实物资料、与时间见证者的对话所带来的震撼之感。”


南大考古,凿开岁月之门,和千年前的钟声共鸣着。


时代的叩问


从50年的历史中走来,如今的南大考古有着传承与坚守,也有着探索与创新。


它传承、拥抱每一份热爱,也坚守着本心。


南大考古拥有的是一种独特的氛围,考古学的老师都是心无旁骛的科研教学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上交流,同学们也可以和老师进行课下的讨论。张学锋老师曾有过一个学生,他在平时读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及时向张老师寻求解答。当时中午下课后张老师要乘校车从浦口校区返回,这个学生便会追到校车旁一直问到司机按喇叭催促张老师上车。他的这份坚定让他在本科阶段实现了飞跃式的成长,现在已成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考古学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兴趣和持之以恒


张学锋老师提到,考古学研究要戒除掉挖宝思想,要在宽广的学术背景下去解释文物,解释发掘过程中遇到的考古现象,去追求接近真相,而不是迎合观众。考古学研究现在主要的任务是传承,基于自身的认知进行提升、发扬、再创,实现“薪火相传”。这恰恰是南大考古一直坚持的方向。


在新的时代里,它勇于求变,将学科特性与科学技术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在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助推了考古研究。在技术的帮助下,无法用肉眼观测到的信息将能一览无余,譬如泥土里碳化的各种植物种子,甚至是苞粉。利用技术把它们提取出来,我们就能够推测当时的环境。是种小米的、种小麦的、还是种水稻的?从苞粉来看的话旁边有哪些植物?引入了技术手段以后,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知就会更加的丰富。


技术能够满足衣食住行的更高需求,但是真正饱满精神需要“人文”。否则,就会是“步伐太快,灵魂跟不上”。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是能够实现灵魂共振的时代。而考古学的背后,正是“人文”。


这样的“人文”,是贴近生活的真实。


薛贝宁同学说:“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第一步就是把它当一门普通学科来对待——工作是要跑野外的……发展是稳中向前的。”


是凝视历史的厚重。


张芊同学说:“我们扎根泥土,在手铲的起落间揭示地层的奥秘,在遗物的排列中寻找类型的规律;我们透物见人,在亲手耕耘的遗址上重构千百年前的生活场景,以巧手烧制的陶片串联起古今。”


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秦嘉怡同学说:“由实践到理论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导向型发掘。”


南大考古,没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潮流中失去航向,而是坚守着实践、踏实。同学们自我的成长也在考古学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


张芊同学说“系统、多元的理论学习夯实成才的专业基础,考古实习则促使我们把所学用到实处。而在助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它更健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学会成为能踏实、敢探索,又懂人情、知世故的人。这种影响是终身的。”


点此亲启


张学锋老师寄语:

一是,人生贵在适意,而非适“志”。如果说人生贵在适“志”,那这个“志”就是要裹挟于内卷,那么一旦人生在规则制度上失意,好像就失去了一切。人要把自己培养成自己喜欢的人,把自己培养成自己喜欢的自己。这样,在今后你碰到任何的困顿、困境、困难,即使感到痛苦,也能很快走出。要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二是,在学习吸收的过程中,要把资讯转化成你的知识。文科并不是单纯的“背”,而是精神的思想上的回顾或者展望抑或是碰撞,只要碰撞出火花,这朵火花就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


三是,读书是有讲究的。如果是精读,就要选一本书进行,把这本书啃透。作者在书里面引用的文章也都要涉及,并判断这个作者的理解是否正确。个人的学术体系、学术框架就是从读这一本书开始构建并渐趋成熟。




能够永怀热忱之心在这个行业工作一辈子的人

他都会有一种情怀


南大考古特有的是一份“性情”

潜心学术的钻研

脚踏实地的严谨

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同学们的热忱坚持


从“帝陵迷踪”的魏晋风华

窥见南大考古的生动内核

触摸到历史的纹路

传递着生活的温度


怀着这样的温热

南大考古

会一直走下去


— 推荐阅读 —

张良仁教授:跋涉中外,探寻过往;品味四方,感受历史

【一图看院系】南大历史学院:克明峻德,君实子长

一键纵览南大博物馆多彩特展!


采访 | 李雨霏 王舒琪

组稿 | 李畅

封面 | 南京大学博物馆 李雨芊

美编 | 吕庭暄

责编 | 李睿怡 邵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东晋帝陵看南大考古,这门学科原来如此“有温度”!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