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招生小蓝鲸

其他

我在南大听诺奖:揭秘量子点背后的五彩故事

聚焦学术前沿,感悟科研魅力学界大咖深入解读202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卓越贡献走进基础学科,感受学术旨趣,激发科研理想让我们一起走进“2023诺奖解读系列报告会”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邓正涛教授以"量子点背后的五彩故事——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奇妙的量子点之旅。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oungi
4月7日 上午 10:02
其他

春分日,你有一封来自春小仙的信

还记得去岁金秋与你同游南雍的阿秋吗?忽而春分已至在这个山花烂漫、燕雀呢喃的时节就让我们的春日精灵——春小仙陪你一道赏尽南雍春光!点击春小仙,收取春日来信瞧那海棠垂枝
3月20日 上午 10:09
其他

鼓楼校区发现“藏宝地图”?历史建筑的秘密等你探访!

铁塔钟声,青藤高楼虽处在繁华的都市之中亦有古朴典雅的建筑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这些诞生于中西文明碰撞融合年代的楼宇见证了南京大学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
3月17日 上午 10:35
其他

揆日晷,考星曜,他们在这节课上遨游星辰大海!

李欣怡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及图片部分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3月12日 上午 10:00
其他

国际首次发现!南大学者最新研究成果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郭保生副教授、蒋青教授团队与石云教授团队发现了骨脑轴代谢紊乱加速病理状态下认知功能损伤的新调控机制,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骨质疏松可加速认知功能衰退,为临床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等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2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3月6日 上午 10:02
其他

新华社报道!24.5%,刷新世界纪录!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华社我校谭海仁教授课题组研制的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取得新突破,经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其稳态光电转化效率达24.5%,刷新此类组件的世界纪录,也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下技术基础。相关论文2月2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据谭海仁介绍,钙钛矿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和传统晶硅材料相比,钙钛矿光伏组件更轻、更薄,具有可弯曲、半透明等良好特性,应用场景更丰富。近年来,谭海仁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钙钛矿,取得小面积电池光电转化效率28%、大面积叠层组件光电转化效率21.7%等成果。
3月3日 上午 10:01
其他

诺奖风向标!南大校友罗潇入选2024年斯隆研究奖!

2月20日,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了2024年的最新获奖名单,授予在美国和加拿大的126位最具创新精神的年轻科学家斯隆研究奖。南大校友罗潇获此殊荣。这已是自1995年以来第23位上榜斯隆奖的南大本科校友,从侧面展示出南大的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在国内处于顶尖行列。自
3月2日 上午 9:46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生态文明的“长远账”,他的每一步都算数

赤心环青,不忘来时路明目如水,既往开未来从绿水青山中来,回绿水青山中去他以青年之姿,投身环保之路在南大谱写新青年环境保护的新篇章助力绿色科研新发展他是“胸怀凌云志”的2023年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20级环境学院本科生李鹏伟李鹏伟,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南京大学2020级环境学院本科生,现任环境学院本科20级年级长。学分绩排名专业第
3月1日 上午 10:03
其他

南大本科招办全媒体中心春季招新!这条推送,我们不要标题只要你!

你是否期待用自己的笔触撰写独家南大故事你是否期待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绝美南雍风物又或者你想获得一段链接高校与外界的融媒体工作经历收获一群才华横溢、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现在,你的机会来啦!
2月29日 上午 10:00
其他

2024本科招生第一亮点: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2月27日,南京大学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在全国高校首开先河!会上,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介绍和阐释了学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启动“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与时代同步、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满足国家需求的必然要求。他指出,当今世界,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已经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才能顺势而上,应势而为,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南大学子,必然要把人工智能作为大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人工智能相关意识、知识与能力,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激发潜能,练好“内功”。谭铁牛强调,学校在充分调研和研讨人工智能课程“教什么”“谁来教”“何时教”“怎么教”“如何评”五大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并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并以人工智能赋能办学治校。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表示,南大发挥文理综合性优势,汇聚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课程资源,集全校之力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结合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科特色,采取集中授课、小班研讨、实践参访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计算思维、智能思维,在通识、技能与应用等方面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切实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主动,为探索面向智能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走在前、做示范”。在启动会上,副校长陆延青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实施背景与总体方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2月28日 上午 9:45
其他

南京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七大亮点公布!校长谈哲敏院士祝你梦想成真

在高考倒计时第100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祝福全国高考学子,为考生打气加油!“期待你们自信自强,不负韶华,梦想成真”。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历史文化名城、博爱之都——南京。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入选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是内地顶尖高校联盟“C9”创建成员之一。南京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时寄予厚望的五所中国顶尖学府之一。在南大建校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肯定他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对南大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体现了党中央对南京大学办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南京大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优异学科数量和优秀学科体量均取得跃升,学科总体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1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近两年在Nature、Science正刊发表24项原创性成果。NI自然指数稳居世界前列。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高校之一。“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是南京大学将一流大学建设落脚在培养一流学生的重要体现。2009年启动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百分之百的课程可选,实现百分之百的专业可选,给予百分之百的发展路径可选,使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发展的主动权,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改革。南京大学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全国优秀教材等项目中屡获佳绩。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4个,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坚持用最优资源建设最好本科,配置更优教育资源,建设更好成长生态,提供更强支撑服务。南京大学2023年办学成果01聚焦关键,科研攻坚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科研创新模式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大项目、大平台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序列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江苏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成功批复创新水平持续提升NI自然指数排名稳居世界前列12项原创性成果发表于
2月27日 下午 3:14
其他

2024首篇Science!南大谭海仁第4篇正刊,本周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产业化项目

以下文章来源于TOP大学来了,作者TOP大学来了“TOP大学来了”小编按,2月22日,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谭海仁教授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Homogeneous
2月26日 上午 10:00
其他

《人民日报》、新华社、CMG、《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央媒近期聚焦报道我校科研攻关系列成果

近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南大科技故事,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文字和镜头共同走近南大科学家们矢志科研攻关的奋进足迹。人民日报江苏奋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立足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仁烁光能(常熟)有限公司,今年1月投产的150兆瓦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上,一块块导电玻璃经过加工形成新结构钙钛矿叠层电池,既能采光还能发电。其光电转换率超过3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项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课题组的原创成果,是江苏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的48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之一。“进军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我们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也聚焦江苏产业布局。”谭海仁说。基础研究突破点燃原始创新引擎,产业化之路如何更加通畅?江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技术创新决策、组织、研发、成果转化等全链条推进86项改革任务,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作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南京大学创新推出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允许其被赋权后利用成果开展作价入股等举措。谭海仁团队将知识产权从学校转入公司,激发产业化积极性。2023年,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62%。“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战场,关键在于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江苏将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2月19日第01版,记者:何聪
2月22日 上午 11:38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让人工智能“落地生根”,他在南大心怀未来,勇担社会责任!

顺境不惰,逆境不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向着心中认定的方向奋楫前行矢志推动科研成果生根,在社会实践中奉献个人价值他就是——2023年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本科生赵思衡个人简介赵思衡,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江苏省运河中学,获2023年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曾获国家奖学金、商汤奖学金、宝钢奖学金、恒芳奖学金、电信奖学金等,曾任开甲书院学生会主席、人工智能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团等,获得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求学:追风赶月,征程万里再奋蹄对于自己获评栋梁奖学金,赵思衡谦虚而郑重地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给予自己的认可与肯定,也非常荣幸能够忝列各位优秀同侪中,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获得这份荣誉,就像是给我的四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迎接未来的挑战。”作为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爆炸’式发展的时代,可以说是时刻发生着变化,”谈到对自己专业的认识,赵思衡如是说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无疑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优解。从大一开始,赵思衡就注重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索创新能力。“大学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异,想要真正学有所得就要积极转变学习方法。”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他注重数学、编程、计算机科学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坚持自律,在密集的课程安排中也始终做出合理的时间管理,定期复盘、复习;跳脱出“等靠要”思维,赵思衡更习惯主动出击,培养自主寻找信息、自主求解的能力。“身边的学长学姐、助教、任课老师,都是你可以寻求帮助、获取信息的渠道。”科研竞赛中,他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有思想、有思考的参与者。“在团队中,不能只是坐以待毙,等待领导者分配给你任务,自己要有主人翁意识,”团队合作中,他总会多问一句“为什么”,明确每一个任务的底层逻辑,避免机械地完成任务。在自律和主动性的加持下,将学科知识与科创实验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科研:创启未来,欲上高峰八百盘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赵思衡并不拘泥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积极实践,在切实的经验中探索知识新的可能。在众多科研经历中,令赵思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香港大学的项目。“项目做到一半时,发现另一个研究团队的idea和我们有所重合,并且他们已经先于我们发表出来了,”赵思衡回忆道。惊诧和消沉过后,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再次鼓足信念,另辟蹊径,经过持续的头脑风暴,他们找到了更新颖更深刻的角度,以从一而终的坚定继续深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最终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这次经历带给我的重要收获就是要保证良好心态,人工智能的研究节奏和进度突飞猛进,很可能你没有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别人就已经抢先一步做出来了,你要确保自己的心态不发生过度的波动,不因此而气馁、沮丧。”赵思衡如是说道,科研工作本质上就是探索未知的领域,因此,葆有持续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论文在科研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赵思衡曾在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发表一作论文2篇,更以本科生身份受邀成为国际顶级会议ECCV和ICRA的审稿人。在论文撰写方面,他也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如果说做实验是一个从idea开始自下往上的探索过程,那么写论文就是一个由上往下的过程,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就尤为考验你的能力。”奉献: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课堂之外,他心怀他人,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热心服务同学,曾任开甲书院学生会主席、人工智能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团等,策划举办开甲成长课堂,参与组织开甲联欢晚会、开学典礼等40多次科创文体活动,并获评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的荣誉称号。校园之外,坚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繁忙紧张的课业之余,赵思衡参与了南京大学的校级特别专项社会实践,前往云南省双柏县、贵州省遵义市等多地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参访当地副县长、文旅局,走访数十位基层干部和当地百姓,到田野间、大棚里查看农产品,到南大研究生支教团中亲身体验支教生活,在盘旋蜿蜒的山路上感受乡村坚韧的品格,形成了万余字的调研报告。“这次经历具象化了我对乡村的想象,”他说,“在泥泞的山路上开四五个小时到县里的那一刻,双脚踏在土地上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了乡村振兴的意义。”从不可能到可能,从旧貌到新颜,他看到乡村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不断补齐,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感奋与希望涌动的田野,赵思衡更加坚定了自身信念:“这是一次让我‘落地生根’的实践调研,未来,我希望能够将我的科研成果引入广大的乡村,融合当地的社会文化条件,真切地做到用人工智能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赵思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左二)想对学弟学妹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深耕学业、拓展知识边界的时候,既不轻易畏惧,也不轻易满足,在任何时候都葆有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2月21日 上午 10:17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致力灾害性天气研究,她为民生保障事业倾注力量!

深耕肿瘤内科、探索无限可能,看“昕生初阳”如何成长为“当空红日”采访|蔡梓妍组稿|蔡梓妍美编|程蕊封面|丁婷责编|邵镕
2月19日 上午 10:01
其他

新岁逢春,新愿长存!把小蓝鲸的祝福送给你~

—今天,给南大写一封情书高考倒计时120天!相会南雍,期许未来新春来到,🌸🐱🦜春意闹
2月18日 上午 10:02
其他

洞穿昏暗漆黑,赋能机器视觉!南大研究团队提出“感内动态计算”

《自然·电子学》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8-024-01124-0)。同期《自然·电子学》“研究简报(Research
2月17日 上午 10:00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做扎根祖国丰壤的书写者,她愿成为“时代洪流中的礁石”!

探往启新,放眼全球她深入乡镇,走向世界坚定信仰,服务校园她扎根生活,共鸣家国以文心载道,成栋梁之材她是“技能满点”的2023年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叶梓叶梓,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南京大学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现任南京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文学院2020级年级长(4年连任),曾任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团成员、新生朋辈导师、班级团支书等职。先后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30余项校级及以上荣誉表彰。全部课程学分绩连续2年排名专业第一,现已推免至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积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5段交流交换经历,其中3项获全额奖学金推荐名额,曾作为唯一中国学生代表出席第11届AC21世界论坛并作全英文发言报告。15段团学工作经历覆盖“校、院、班”三级,在校志愿服务时长775.2小时,参与服务项目96项,连续2年获评南京大学“优秀志愿者”。赴浙江省衢州市、湖南省湘潭市、江西省赣州市等地开展基层实习实践9次,作为核心主创的实践团队“红脉新引力”获评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师生4人撰写一本30万字纪实文学作品《英雄坑口的回响》已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连续4年参与勤工助学,累计在岗时长579小时,获评南京大学“勤工助学先进个人”。“文学是缱绻的乡愁”回忆起报考南大的场景,叶梓感叹:“缘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引力。”她是在填报志愿截止前2个小时把第一志愿改为南大的。在来到南大读书前,叶梓从没有来过南京,但对于这座文学之都的特殊情感,却早已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悄悄生根发芽。在招生组老师和学姐学长的介绍下,她知道了南京大学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也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切实感受到了南大师生踏实诚恳的行为风格。“我的高中母校是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校训是‘公、勇、勤、朴’,都有一个‘朴’字。”相似的特质牵引着她选择南大,于是在报考即将截止、再次接到招生老师电话时,她不再犹豫,郑重地在第一行写下“南京大学”。2024年寒假参与“南星梦想计划”返校宣讲时,叶梓拍摄的长沙市一中校训石来到南京大学文学院后,叶梓发现,在这里读文学确然是非常有“沉浸感、实地感”的。“第一次来文学院院楼是9月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路灯全部打开了,南京刚刚下过雨,朦胧灯光里的启园非常美。”见证叶梓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初遇的那张照片,至今还在她的手机里留存。“突然就理解了鲁迅先生写的那句诗,‘灵台无计逃神矢’。”古人说心有灵台,在南大学习生活的四年里,这片人文渊薮的璀璨与厚重正像无可躲避的神灵之箭,无数次直击她的心扉,带来灵魂的震动。她说,南京是“浪漫的城市”,南大则是“更浪漫的校园”。南京大学文学院启园,叶梓摄于2020年9月23日
2月16日 上午 10:08
其他

南大第四!自然指数最新排名公布!

Index中国排名前六大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学术排名全部超过了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2月15日 上午 10:01
其他

今天,给南大写一封情书

翻卷成浪文字趟过岁月的滩涂由彼时跃向今朝排列组合成跨越时空的情书连接起素未谋面者的心南大是一本诗集人们从诗集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我们吹过南雍四季的风为每一次日出日落心动朝暮与共
2月14日 上午 10:03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入世求索,向下扎根,他在南大让“黑板经济学”回归真实世界

以专业之视角,扣时代之脉搏他是立足学科实践、锐意挑战自我的卓越青年调研产业发展,问道区域协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求索优化策略怀敦行之志,行涓滴之功他是扎根基层一线、热心公益奉献的朝气青年夯实组织引领,创新实践育人为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努力奋进“经世须先入世,向下方能向上”他就是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20级商学院本科生王晨旭王晨旭,中共预备党员,高中毕业于江苏省泰兴中学,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获2023年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现任商学院2020级团总支副书记,连续四年担任班级班长,班级支部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千优活力团支部等集体荣誉;曾任商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行知书院新生朋辈导师,创新工作获得共青团中央实践育人课题立项。学年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全国三等奖&江苏省特等奖(一作)、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标兵等三十余项校级及以上荣誉。心向南兮——奔赴梦中学府王晨旭和南京大学的缘分始于高一时的南星梦想计划,当学长学姐将梦想约定卡交到他手中,一颗向南的心便从未停止跳动。作为一名江苏学生,高中时期的他曾多次有机会走入南大,南大校园的一草一木几乎构成他对顶尖名校的全部印象。2019年夏天,南京大学推出招生宣传微电影《向南》。彼时的王晨旭刚升入高三,学习压力逐日叠加。这部微电影成了他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精神甘霖。影片中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格外深刻:“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我想不局限于此间卷帙,还在于她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在他眼中,南京大学是一所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的大学,她悠久的历史中,既有《学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闳识孤怀,也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改革气魄。南大厚重的人文底蕴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都令时处高中的他心驰神往。因此,高考成绩公布后,王晨旭坚定而自信地选择了南京大学,并与南雍商学结下不解之缘。经过经济管理试验班一年的大类培养,王晨旭选择了经济学作为专业,并分流进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在王晨旭看来,经济学并非“显学”,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能力提升,而是一套“内功”,需要学生秉持人文社科的哲学思辨,兼采数理学科的严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工程思维。“工业革命以来,引领时代的经济思想总是诞生于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体。未来30年,中国向着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推进的伟大实践,也必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富矿。这是时代赋予经济学子的宝贵机遇,也是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励学敦行——入世求学创新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流后的王晨旭继续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中汲取知识,不断蜕变。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上,他见到了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并有幸获得了洪老师“经世济民”的亲切寄语。“它代表了一位皓首穷经的经济学人的毕生理想,也成为了我的精神坐标。”洪银兴教授寄语为学须立志,之后便是长期的努力。学业方面,他夯实专业基础,学年学分绩排名专业第一,并在本校经济学系推免中位列第一。作为学生党员,他的思政理论课程成绩全优,均分达95分,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曙明奖学金、行知奖学金等荣誉。课外,他广泛阅读了名家经典,其中《企业的性质》一文令他印象尤为深刻,该文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利用一年时间深入美国工厂一线探寻产业以不同组织形式存在的原因,并基于实践提出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每一项经济学研究的背后都应当有大量的社会观察作为支撑。漫漫治学长河,纯粹的‘黑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有限,唯有知行合一可助我中流击水、行稳致远。”基于这一认识,王晨旭于本科期间参与了8段实习实践,实习单位从互联网大厂到证券公司再到高校智库,实践足迹从田间地头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政府机关,期间获得了长三角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南京大学“十佳”社会实践、南京大学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通过广泛与现实世界交手,和不同人群接触,他不仅加深了对经济社会的理解和感知,也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许多可供研究的经济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经济学基地班科研平台,他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工业智能化和就业创业撰写的两篇论文均被《南大经济评论》收录,并代表南京大学参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24届年会,作为分会场唯一一名本科生汇报论文。王晨旭参加政府部门调研(左三)王晨旭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右二)回忆大学参与的实践科研活动,令王晨旭印象最深刻的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是对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验。”在第十八届挑战杯中,他以江苏南北共建工业园区作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实践。在学院老师的帮助下,他率学生团队赴苏州、宿迁、连云港等江苏各市展开调研,基于大量一线实情,提出重塑江苏南北利益共享机制的改革新思路,带领项目获江苏省特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公函致谢,并作为决策咨询的一部分登上了江苏发展高层论坛。通过挑战杯,王晨旭深切感受到经济学对于家乡和社会变革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也逐渐确立了做好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生涯目标。挑战杯团队备赛(右一)敢为善成——向下扎根奉献学生工作于王晨旭,是一份始于新奇、长于热爱、成于责任的事业。“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学生团干,其职责就像针眼,一头连接着学校和学院的火热使命,一头连接着广大学生的万千期待。”团委老师的话深深烙印在他心底,成为他潜心“向下”、服务青年的精神动力。四年来,他扎根基层团学,为各类大型活动前后奔走,为万千细碎事务上下对接。尤其是在“第一个南大”大讨论和奋进行动期间,他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听取同学们的真诉求、真想法,锐意创新、大胆作为:针对团组织工作“减负增效”的诉求,他组织学院“青马工程”研修班和团学骨干思政比武大赛,为学院60多个基层团支部领航定向;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开展联学,在学习总书记三封回信精神中展现南大青年的昂扬风貌。针对实践科创“调研难推进、比赛缺抓手”的困扰,他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商学院满天星辅导员工作室的筹建,发起第一届满天星实践调研团和第二届本科生案例分析大赛,系列工作获得院系年度评优第一名。在辅导员工作室,他参与制定的研究计划《新时代共青团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创新路径和机制研究》也获得了共青团中央育人工作课题立项。针对职业发展“接触校友、助力规划”的愿望,他于“第一个南大”大讨论期间做出开设校友行业选修课的提案,获得学院正式采纳,并成功开设面向全校的商科特色双创课程《走近金融业: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实践》,邀请13位金融业资深校友返回母校开讲生涯规划选修课,成为本科职业发展教育的亮点一环。校团支部书记培训班主题分享在班级,王晨旭连续四年当选班长,围绕思想引领、学业学术、文体娱乐、基层治理举办了各类贴近同学们的班团活动,带领经济学班级支部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千优活力团支部、南京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南京大学优良班风建设示范点等集体荣誉。“班级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同学们相隔千里在南大相遇,这无论如何都是美好的缘分,我希望能通过一些微小的善意装点大家同窗四年的回忆。”班团工作外,他还作为志愿者,献礼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南京大学百廿校庆等大型活动;担任志愿项目的负责人,走入南京市中小学校开设面向近万名孩子的财商课程《未来金融家》,斩获南京大学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在担任新生朋辈导师期间,王晨旭也竭尽所能为学弟学妹提供指引,助力小组新生斩获大类分流第一名......51段志愿服务经历背后,是他矢志奉献的初心和决心。江苏发展大会志愿者合影留念(后排右四)从班长到年级长,从部门部长到学生团副,千头万绪的团学事务没有磨灭王晨旭“向下”扎根的初心和热情。“每一场活动的举办、每一项工作的创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学生骨干们的默契配合和广大同学们的理解支持。辛苦之余,学生工作给我带来的,是充实、温情和感动”;“通过基层工作的敲打和锤炼,我的效率在提高、心智在成熟、信念在坚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他在用实际行动为“经世济民”理想筑牢风帆。栋梁何谓?李克强总理曾说,纯真而不失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将生命高举于尘俗之上,融化于社会之中。四年来,王晨旭在南大的平台上追寻他心中的经世济民之道。千帆过尽,他在栋梁特等奖学金公开答辩中说出了自己对“经世济民”的理解:“唯有入世求索方能引领时代,唯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攀登。”勇立潮头,他将继续秉持入世治学、向下扎根的精神,胸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展现南大学子的奋进姿态!-
2月12日 上午 10:28
其他

高考倒计时120天!相会南雍,期许未来

万里关山不挡向南之志天高地迥不负云起之望奋斗的日子中时光飞逝距离高考还剩120天你对未来的日子许下了什么期许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南大新生的声音关于他们的青春足迹关于他们的未来期许关于南大的相知故事期待你我一起在南雍相会落下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的第一笔浓墨重彩向南而至看看你眼中的南大@刘奕彤:读毕校史,当我发现脸庞上滚动的热泪时,我才明白南京大学吸引我的绝不只是121年的雄浑底蕴,更是她身处百年前乱世时“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治学风貌,更是她于巨变中打磨出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铮铮铁骨,更是她“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的从容气魄!!@薛靖航:数千,数万乃至数亿光年外的天体也许是世上最复杂又最简洁的事物。无论是仰望浩瀚的星海,还是潜入它们背后广袤的知识海洋,都让人的心灵既感受到震撼,又有一种宁静。宇宙的广袤,让人类哪怕自称沧海一粟,都显得有些自傲。遥远的恒星无论是静默燃烧,还是爆发成为宇宙中最绚烂的一种焰火,都默守着同样的物理法则,不为人所动,可是奇妙的地方在于,它们又可以被人用数学物理的途径去理解。而如此幸运,南京大学将会是我开启星辰大海之航程的始发站。@梁玄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望着时代熙熙攘攘的人群,南大保持着她的端庄与骄傲,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孤傲地坚守着她的风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已经深深刻在每个南大人的骨子里,成为南大人永远敬畏的准则。在追寻真理的路上,有那么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没有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而是以极务实的作风探索着人与宇宙的奥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小蓝鲸。@彭浩楠:2021年的时候,我刷了很多遍南京大学的招生微电影。蓦地觉得,南大的气质在真真正正地吸引我,那个怀揣着理想主义气息的我。这是一种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巧合:我萌生了去支教的想法之时,我看到了《拾光者》;在我经历着自己的想法不被外界所理解而无奈之时,我看到了《会飞的梦》;在我苦恼于人文的价值的时候,我看到了《向南》。向南外传:拾光者丨愿你的选择不负时光,我们共同拾光前行@韦纳雅:我想象我求学于金陵大学堂,走过常青藤爬满的北大楼,想象我漫步于秦淮河,走过乌衣巷、总统府……那漫长历史中的一次次回眸与积淀,在此刻变得清晰,并催生出无数向往。走向南大的怀抱吧,我在心里说,带着三年的成长,迈出探索未知的第二步。@徐依林:中学阶段,在相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和疫情的大环境因素下,我少有机会去到南京,但对南大的向往却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写着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书签被压在书桌下,成了我中学阶段的精神支柱。课间合上眼闭目养神,仿佛能感到那阵儿时熟悉的风在耳畔呼啸,好似絮语,又如鼓励,或许,那就是梦想的声音。@黄圣轩:温和,是南大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三三制则更加吸引我——学习自然规律的同时,意义将被发掘,成长的困惑也将被逐一解答。学会如何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将是我遇见南大之后的首要命题,也只有南大能让我有信心为自己找到这些命题的答案。@杨峻瑄:“不妨去看看南京大学的辩论,他们水平很高。”还记得那时候社团的学长和我如是说道,出于一种对辩论这项未知活动的新奇感与对南京大学文化积淀的向往,我试探性的在视频网站上翻找,并最终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一期进行观看——这就是我看到的第一场辩论赛,2018年的新国辩,南京大学对阵马来亚大学,视频中辩手接连的陈词或质询,金句迭出——那是我头一次直观地体会到了辩论的魅力,台上的辩手仅靠一段段陈词就能让你若墙头草般反复倾倒在他们强大的论述与逻辑之下。而这种别样的体验,大概也是我与南京大学结缘之由。走吧,去南京大学看一场辩论赛!@储梓祥:从立志成为南大人到成功走进南京大学,我对南京大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一开始,南京大学给我的印象仅仅局限于“华东五校,历史悠久”几字。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对南京大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21年的历史,孕育了南京大学厚重的底蕴;多次更名的蜕变,展示着南京大学顽强的精神。南京大学不再是普通的大学名词,更是精神的象征。@燕子鸣:高考出分后,在大多数人疯狂查询的“大学排名”与“专业排名”之外,我则额外注意着各类综合性学府的招生。南大则是其中的第一选择。这是一处有着星空之灿烂,诗词之浪漫,历史之厚重,理工之严谨的综合性学府。这是一座奉行“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大隐隐于市”的知识殿堂。在GPA或GRE的疯狂内卷之外,也应有诗与远方的田野,而南大便可以提供这一切。所以,去南大吧。与南同行写下你对未来的期许@陈苏宁:我会告诉未来的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学业,把握好中国站上世界舞台的时代机遇,努力在南大提供的平台上,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涵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厚的人文素养、过硬的心理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王俪涵:现在,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期待即将踏入的校园,我相信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亦如行进百年归来仍旧欣欣向荣的南京大学,我荣幸之至踏入此地,学新知,研为人,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徐裕骄:希望你在南大,能冲破枷锁与桎梏,肆意地展示自己,怀着一腔热爱重拾高中“中道崩殂“的爱好。希望你在南大,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自己过的有意义,累了可以休息,但要张弛有度。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希望你在南大,保持乐观与善意,无论多疲惫多累,都要心怀积极的正能量。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佳节已至,未来已来。@吴欣谕:也许有一天我会登上南大的天文台,抬头仰望曲钦岳先生曾仰望的星空;也许我会走向篮球场,和那些曾经征战CUBA的学长学姐们共赏一抹球场的夕阳;也许我会走进南大的讲堂,和历史上吴有训,吴健雄,顾毓琇等灿若星辰的伟人一起,共享南大人这个无上光荣的称号。心底的钢琴仍余音绕梁,悠长的弦歌已不绝于耳。踏上征途,目标,是星辰大海。寄意寒星,轩辕血荐;少年意气,心自挐云。@薛靖航:若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凭着热情和兴趣能走多远,也常常动摇与自我怀疑。可我遇到的南京大学告诉我:“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让玫瑰成为玫瑰,让松柏成为松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我足够幸运,有机会在这里成为我。致独一无二的你,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重磅发布!@梁玄枫:在这浮嚣的时代,理想主义是比金子更难得的东西,它帮人们拨开功利的迷雾,摒弃世俗的成见,为了自己的热爱孤注一掷。“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我想,南大人的执着终将灿烂。愿小蓝鲸们能在南大找到自己的方向,溯游从之,遨游天际。@丁子淇:121年峥嵘岁月,两校跨越时光,闪耀于新时代,时刻在教书育人、为国培才的道路上不懈前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明体达用”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以之为做学问之准则,做人之指南。未来四年的我,会如通知书中的科赫雪花,在有限的生命疆界中,砥砺前行,探索未知。借南京大学这一杰出学术平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全球视野。在宏观、微观双重层次思考问题。致广大而尽精微,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描绘人生价值的无边画卷,成为一名合格的南大人。@吴星烨:惟愿我在南大的四年中,能有梅花的坚毅傲骨,能有爬山虎的青葱奋进,坚定向“南”,久久为功,在与古城南京的相遇中、在与青春南大的相逢中成就最好的自己!@唐雄羿:南大的良师益友和浩如烟海的典籍藏品正是提升自我的宝藏,我将铭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不断地充实自我,为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鼓楼的故事,就请放心地交给我们吧。@蓝炜:南大即将无私地给予我们的,除了渊博的知识,还有未来走向社会的经历与体验。现在,我对南大的四年生活已经充满信心。或许,我会加入社团,又或许,我会参加校外活动。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将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南大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罗皓然:而我,便是要带着过往奔赴未来——“致广大而尽精微,游无限而聚有穷,怀高远而踏实地。”我所经历的过往让我相信:学术与生活交织的广阔之境,也许看似平凡,却能孕育奇迹;我即将踏入的未来亦让我期许:在南大的四年直至十年里,我能成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人,能“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能让“功成必定有我”,让中华民族顶天立地。@赵沈岑:我始终坚定地认为“人文情怀是永永远远需要存在,屹立的。它无法存在于多数人的心中,那就一定需要少数人去坚定它,延续它,让世界在充满了物质和欲望时依旧有始终温暖正义的光亮存在。”这是指引我一路求学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作出所有选择最初始的动机——我希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希望抱有一丝渺小的人文情怀在热衷宏大叙事的时代文化里坚定站住,让这份光亮更加有力量。@朱士杭:大学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是自由的鱼,我们要做的不是上岸,而是游向蔚蓝的深海。梦之所趋,无远弗届风鹏正举,青云万里桃花直透三尺浪桂子高攀第一枝我们在南大等你-
2月8日 下午 12:15
其他

小蓝鲸送你3款南大专属红包封面!手慢无!

祥龙昂首,万象启新2024南京大学定制红包封面如何领取?参照下文攻略领取红包封面和南大一起开启新年新气象领取方式HAPPY
2月7日 上午 10:01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深耕肿瘤内科、探索无限可能,看“昕生初阳”如何成长为“当空红日”

悬壶济世,德立医本术业专攻,笃行不辍昕生初阳,终成红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2023年南京大学栋梁特等奖学金得主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昕阳李昕阳,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南京大学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Best
2月2日 上午 11:01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用化学为青春成像,他在南大追逐科研报国的理想

化心所向,赴金陵、登南雍不向光阴惰寸功励学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敦行则深耕科研,热心公益相遇源于梦想,未来始于选择他在南京大学攀登化学研究的重重山峰追逐梦想的决心能否真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020级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
1月31日 上午 10:01
其他

全!关于南大的一切,在这里了解

在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季节南大等待着与你展开一场关于未来的邂逅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学术氛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尽的人生可能去赴一场与南大的约定吧不仅仅因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笑一语,一课一堂充斥着生活的热情和学术的激情更因它能让你在这里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大哉一诚天下动”南京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越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华东五校”、“C9联盟”重要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第一个南大”点击图片,查看南京大学“64+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点击跳转爱上南大的120个理由!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廿栉风沐雨南大坚守“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之精神弦歌不辍
1月21日 下午 12:01
其他

栋梁特等奖学金 | 与计算机为伴,探索智能决策技术,他在南大追寻科技自强梦!

—本科就科研!听听十万里挑一的他们怎么说栋梁特等奖学金|从南大出发,她立志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栋梁特等奖学金
1月20日 上午 10:02
其他

寒假开放!南大等你来打卡!

听说,你想来南大看看?马上安排!南京大学寒假校园开放日来啦!鼓楼校区和仙林校区同步开放预约参观@所有人南京大学欢迎您!你可以到鼓楼校区抚一抚北大楼的青砖绿瓦听钟声回荡感受百廿南大的深厚底蕴你也可以到仙林校区望一望南雍山的日出日落品一品香雪海的旖旎风光感受青春的活力每一处有每一处的故事每一处有每一处的欢喜南大校园里,处处都是风景期待你来探寻!南京大学寒假校园开放日来啦!左右滑动查看划重点!请查收小南的参观预约指南预约及开放时间1月15日至2月20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与仙林校区开放预约参观本次预约于1月10日开启可以预约当天或未来7天内的参观时间预约入校时间为8:30-17:00简单操作,便可解锁鼓楼校区与仙林校区地图鼓楼校区(北园)从汉口路正门入校仙林校区从仙林大道正门入校预约方式01关注“南京大学信息门户”公众号02进行开放日预约点击“i校园”->“开放日预约”进行实名预约填写相关信息后点击“提交”按钮03凭二维码扫码进校预约成功后您会收到“访客审核结果通知”消息提醒点击“查看详情”,打开即可凭二维码扫码进校啦(二维码在访问当天显示)参观注意事项01所有南大校友可通过申领电子校友卡获取电子校友码-刷码进校欢迎回家!点击图片查看申领方式02生源中学师生团队进校参观需在微信小程序“南京大学生源中学团队预约”中提交中学介绍信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入校03为保障校园秩序个人和团队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原则上各类车辆不得入校建议大家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特殊情况下团队大巴车进校需提前申请所有进校大巴车辆均须按规定停放至指定区域04入校期间参观人员须遵守校园管理相关规定做到文明、有序参观05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偿预约行为哦~06遇校内重大活动或极端天气等不宜开放的情况将暂停校园参观如遇特殊情况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不能按预约时间进校的请参观人员服从学校安排联系方式如您在参观预约及参观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拨打以下电话开放日预约参观咨询电话(8:00-19:00):025-89683791仙林校区应急求助电话(24小时):025-89686110鼓楼校区应急求助电话(24小时):025-83595110希冀满载,静候君来!-
1月11日 上午 10:30
其他

祝贺!南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

2023年,南京大学文科科研成果喜人!据统计,目前我校共获得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86项,教育部各类项目24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项,立项数创近年来新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此外,我校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中获4项重大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总数5项,成绩突出。在2023年3月公布的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南大文科共获128项奖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56项,获奖总数及各类获奖数量继续蝉联全省高校榜首。-
1月10日 上午 11:31
其他

用计算研究化学?——揭秘青年科光 -《计算显微镜》课程

在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研究方向,跳出传统的实验方法,采用计算机通过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化学。为了引导本科生超越现有知识的框架,以小见大、认识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匡亚明学院董昊教授面向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开设了一门项目制课程《计算显微镜》,这也是“科学之光——青年学者”系列课程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门课。董昊老师正在授课从兴趣出发,激发思维火花“选课时,这门课的课程介绍非常吸引我,尤其是其中提到的‘使用可视化工具和分子模拟软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非常契合我自身对于化学和计算机两方面的兴趣”,谈及选择此门课程的原因,一位同学如是说道。作为一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计算显微镜”把计算机学科的方法融入到了化学研究领域中,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呈现,更加立体可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门课程对学生是一个新事物,更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为了帮助大一新生提升兴趣、进而培养理论计算的思维方式,董昊老师循循善诱,用第一堂课做了一次相对科普性的讲座,从化学的发展史讲起,帮助大家从源头真正认识化学,让大家明白——它不仅仅是一门实验学科,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与不计其数的试剂反应接触。相较于早期对化学“=chem
1月7日 上午 11:30
其他

南大位居第二!2023年985高校化学顶级期刊发文统计出炉

—祝贺!这类重大项目南大拟立项数全国第一南大第三!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拟立项数统计南京大学祝艳教授荣获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来源|TOP大学来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美编|程蕊责编
1月6日 上午 11:31
其他

基础研究人才如何炼就?《人民日报》报道南大创新探索

2023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南京大学科学培育基础研究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1月5日 上午 10:01
其他

小蓝鲸们的冬日独家故事

@脆脆鲨南大的冬天,是在操场上荧光夜跑时的音乐;是给小树刷漆时希望它安全过冬的期盼,是清扫地上的落叶时看到干净的校园的满足。在南方度过的第一个冬天很冷,但是温暖也时常洋溢心间。#在南大的第一个冬天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祝贺!这类重大项目南大拟立项数全国第一

-南大第三!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拟立项数统计南京大学祝艳教授荣获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2023“外研社·国才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斩获7金5银来源丨南京大学美编丨叶紫责编丨李欣怡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下个飞雪天,再约南大见

—!!雪!雪!雪!南大初雪来了!“阿秋!”谁在叫我——在南大,打开一扇窗文编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南大第三!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拟立项数统计

12月1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官网发布《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据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本批重大项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共发布317个招标选题,涵盖国家社科基金23个学科领域。每个招标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项中标课题。资助强度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每项60-80万元。如获中标,将在立项两年后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对研究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丰硕且后续研究中存在较大经费缺口的项目择优予以滚动资助。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拟立项数统计根据统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拟立项数14个,并列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南京大学,获批12项,排名全国第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是目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体系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主要包括应用对策类、基础理论类和跨学科类三大类。应用对策类重大项目主要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基础理论类重大项目主要支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学术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的经典之作;跨学科类重大项目旨在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知识、方法和人员的交叉融合,研究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复杂性、前沿性、综合性问题。-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做生活的艺术家!南大这门美育课,你选到了吗?

当工艺遇上人文,会迸发出怎样的文化花火?在以视听为主的时代,工艺就是通过身体和触觉,为我们感知这个世界提供一种方式。家国的历史、生活的气息、美感的留存,这些感性的存在将化身为艺术之美、精神之纯,对这种美的理解与体会,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乡愁,对这种美的感知与保护,也是教育的另一种形态。南京大学《工艺人文》美育通识课的开课初衷,也是如此。0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雪!雪!雪!南大初雪来了!

昨夜,南京的第一场雪悄悄来访雪花纷落,带着天空的祝福多少南大人为之驻足用镜头定格雪落瞬间欣赏这份宁静的美雪落成诗,清冬已至随风漫舞,净雪如烟触地成花,点点如絮突如其来的雪,装点了南大静谧的夜“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南京大学祝艳教授荣获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

12月6日,首届江苏青年女科学家颁奖仪式举行,5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奖。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发光发热,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硬核“她力量”。其中,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艳获此殊荣。祝艳,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催化科学和团簇化学研究,在构筑原子精确催化剂、建立明确构效关系、精准调控催化反应过程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为新催化剂设计和新催化过程开发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新技术。在Angew.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外研社·国才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斩获7金5银

12月8日,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圆满落幕。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英语组和多语种组的激烈竞争中发挥出色,共获金奖7项(包括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2项),银奖5项。王羽婷进行比赛刘逸涵(右)荣获多语种组法语冠军张宸(右1)获英语组笔译赛项亚军张颖熔获多语种组俄语金奖骆华获多语种组日语金奖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进”工作纵深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提高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服务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赛分为英语组和多语种组两大组别,历经校赛、省赛、国赛三个赛段,来自1300多所院校的近百万学生参赛,覆盖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九个语种。大赛启动后,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本研学生报名,相关语种的多位教师承担起了指导学生备赛的工作,通过赛教融合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8-10月,英语组各赛项和多语种组的校赛陆续举行,学院近20名学生晋级省赛;10-11月,英语组各赛项和多语种组省赛陆续举行,英语系4位学生和其他语系8位学生晋级国赛。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适应大国外交时代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打造外语拔尖人才培养高地。“高素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突出‘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的外语专业教育创新与实践”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金课”和“金教材”,强化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效能,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南大校友连发3篇Science,为“塑料污染治理”献计献策!

-南大位居全球高校第四!自然指数最新排名出炉回国投身科教事业!他是勇闯大数据征程的“学者创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常州的“科技拓荒牛”图文来源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与你相遇的第100天!来查收专属你的南大瞬间

奋进启航!南京大学举行2023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梧桐叶落的鼓楼校区校园遨游于群彦汪洋的人文渊薮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体会诚朴雄伟的南大精神感受淡雅雍容的南雍学风Campus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阿秋!”谁在叫我——

-南大校园里,那些你不知道的东方色彩美学信笺传情,四季皆景,一份来自南大的明信片等你查收!在南大,打开一扇窗文案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从南大到海德堡:跨国舞台上的德语之星

从邂逅德语到结缘南大从南大走向广阔世界她在跨国舞台上闪耀学校里,她全面发展探索多元,感受碰撞生活中,她播种和平以爱行走,遍行社会让我们一起走近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保送生章文馨听听她与南大的故事章文馨,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南京外国语学校外语类保送生,现赴德国海德堡大学交换。曾获“德语之星”全国高校德语演讲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德语辩论赛三等奖;参与的项目“和平有我,和平有你——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和平使命担当”获“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特等奖,“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和平理念传播探索——从41场访谈到20000人的和平课”获“挑战杯”主体赛道全国一等奖,“‘宁’聚和平——和平理念传播践行者”获“互联网+”全国铜奖,“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科考项目获“全国大学生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偶识德语,结缘南大章文馨与德语的缘分,始于八年前。“选择德语是一个特别随机的事件。……小升初的时候父母代替我去南外领准考证,咨询处的老师问是否想学小语种,他们就选择了德语。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想让我多学一点知识。”就这样,章文馨“好像被德语绑定了前半生”。生涩的发音、复杂的句法结构导致德语入门就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因此刚刚接触德语的时候,章文馨会用一些中文里的谐音来记住德语单词。德语在初学时容易与英语混淆,她为此甚至停止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章文馨与南大的相逢,像命中注定的际缘。出于南京人的家乡情结和高中宣讲会上南大德语系留下的亲切、温和的初印象,她将南大填在了意向院校列表。不知不觉间,再度相会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保送生的备考之路与普通高考备考大为不同。南外采用小班化教学,由于保送考试有德语面试,对口语水平要求高,老师与同学会一对一锻炼口语技能。“南大的德语面试一般是给一篇短文,先进行朗读,然后回答老师所提的文中内容相关的问题,有时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提问。”章文馨回忆道。“德语有一句话叫‘Übung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回国投身科教事业!他是勇闯大数据征程的“学者创客”

在南大,有这样一批科研工作者,他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在学校潜心育人、攻关科研的同时,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科教报国、不负时代,得到了新华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今天,随小蓝鲸走进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黄宜华的故事。✦✦人物简介黄宜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导,PASA大数据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主任,江苏数字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协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市科技顶尖人才,“感动南京”2022年度十佳人物暨第二十一届“南京好市民”获得者。出国追梦,归乡报国1979年,17岁的黄宜华带着少年的懵懂,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毕业后继续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开启了自己作为大学人民教师的职业生涯,历经助教、讲师,后又成为副教授、教授。十几年来,黄宜华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课堂上默默奉献、教书育人,在实验室辛勤耕耘、带头科研,将才能、知识、智慧、能量奉献给南大。“至1998年赴美访问工作前为止的36年里,我一半的时光在家乡长大,一半的时光在南大学习、成长和工作。家乡和父母养育了我长大,而国家和南大培育了我成才。”1998年,黄宜华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数据库系统研究中心工作,之后转入美国佐治亚州医学院从事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在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气氛浓厚,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但这些都无法阻止黄宜华萌生回国的想法。“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常州的“科技拓荒牛”

在南大,有这样一批科研工作者,他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在学校潜心育人、攻关科研的同时,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科教报国、不负时代,得到了新华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今天,随小蓝鲸走进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强的故事。人物简介团圆陈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常州市科协副主席。现任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医药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陈强长期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管理工作,作为副组长承担了863项目1项、973基础研究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973二级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已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6件(已获得授权37件),主持完成了60多项企业委托课题,解决了大量企业技术问题,曾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牺牲与奉献——“位卑未敢忘忧国”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从法语到比较法学,她在南大感受学科交叉的魅力!

在南大她心中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在南大她深入领略语言文化的魅力在南大她不断探索未来的可能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日语遇上神经科学,她在南大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文理科思维交错,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日语碰到生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外语保送生遇上跨专业学习,会推开一扇怎样的大门?成绩优异、出国交换、科研实习短暂的本科时光里,能否兼得?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日语系本科生贺瑾蕙告诉你用日语推开新世界的大门,一切皆有可能!贺瑾蕙,外国语学院2020级日语系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曾于大二学年担任外国语学院学术实践部部长,并获得南京大学基层学生会组织优秀个人、外国语学院优秀部长等荣誉称号。大三上学期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换学习。获得南京大学NITORI国际奖学金、南京大学人民奖学金一等奖等。辅修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已推免至浙江大学医学院。坚守初心,她走上“日语+生科”的道路在多数人眼中,日语和生物科学似乎有些不搭界。但于贺瑾蕙而言,日语+生科的学习模式却并不陌生。作为外国语中学的学生,早在初中时代,贺瑾蕙便踏上了日语学习旅程。同时,她是一个理科生,日语学习之外,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上获得的知识积累也为她在南大的跨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丰富的积累和积极的探索,引领贺瑾蕙走上了神经科学的道路。高中时,贺瑾蕙曾阅读过许多心理学相关的书籍,生理心理学也就是在那时走进了她的世界。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用理科的方法研究心理学”这一视角为贺瑾蕙点起了一簇火苗,让她看见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假期里,她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上学习了浙江大学金静华老师主讲的课程《大脑与社会》。就此,神经科学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深深扎根。高三那年,贺瑾蕙作为外语类保送生报考了南京大学,这是她与南大缘分的开始。而在后来的三年多里,南京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也促使她走上了“复合型人才”的学习之路。大一刚入学时,她与日语系的老师讨论后决定通过辅修拓宽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她向老师们表达了自己辅修生科的意愿之后,老师们不仅表示支持,还给她推荐了许多相关的日文书籍,让她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日语水平、丰富生物知识。同时,老师们还给她提供了有类似经历的学姐的联系方式。在与学姐交流后,她坚定地走上了“日语+生科”的道路。贺瑾蕙在外国语学院保研经验分享会上自由发展,她在南大探索无限可能学校和老师的支持给了贺瑾蕙很大助力。她在日语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选修了大量生物科学方向的课程,既有硬核的专业课程,也有诸如《生命的奥秘》等通识课程。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并不局限于“生物学”,而是内涵更为广阔的“生命科学”,该学院非常欢迎其他院系的学生选修相关课程。除了学习专业课程,贺瑾蕙还申请进入朱景宁教授课题组进行实习。她坚定选修生科课程的热忱和努力最终得到了朱教授的认可。在她申请加入课题组时,朱教授曾提醒她,虽然神经科学这个领域看起来很“fancy”,却要投入大量精力钻研,并请她考虑清楚是否愿意为之付出。贺瑾蕙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顺利地进入课题组实习。在课题组中,她跟随师兄师姐做实验、读文献、参加组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向自己的梦想迈出坚定的步伐。大三上学期,贺瑾蕙前往东京大学交流学习,期间她修读日语、生物、R语言等课程。在东京大学的交换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日语能力,还帮助她了解了日本的科研环境。东京大学对于留学生包容开放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校园内的标识牌均使用日英双语,留学生即使不会日语,也可以在学校里无障碍的学习与生活。此外,东京大学的课堂氛围轻松而热烈。在课堂上,她与老师自由互动,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她与同学们积极讨论,切磋琢磨。每节课后,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填写反馈问卷,与学生交流课堂上的收获与感想,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开放自由的交流沟通让她迅速适应了异国的学习生活,也让她从中收获良多。穿着实验服的贺瑾蕙文理交融,她用热忱与努力拒绝焦虑跨专业选修带给了贺瑾蕙不小的压力,充足的课程和实验把她的每一天都塞得满满当当。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她也曾感到过焦虑、迷茫。然而,她并没有停下向前的步伐,因为在她眼里“焦虑是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选修专业课程、保持信息同步、争取实习机会,这些都是她拒绝焦虑的底气。尽管很辛苦,但她是在为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付出,而且所有的付出都是掷地有声的。对于贺瑾蕙而言,这条跨专业学习之路的困难也体现在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平衡上。在文科与理科思想不断转换、反复平衡的过程中,日语系的老师黄一丁老师给予了她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在黄老师的指导下,贺瑾蕙开始尝试着用理科的思维方式解决文科的问题,用她熟悉的方式和所学的知识为人文学科的问题提供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勇敢尝试,她用兴趣打开新的大门回望三年多的跨专业学习,贺瑾蕙深刻地感受到勇敢尝试的重要性。刚入学时,她认为只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才能着手进行科研实践。然而在大胆实践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项目往往是要先去上手接触,再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扩充知识。“不是要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才动手去做,而是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渐准备”,有时候,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或许比谋而后动更关键。当然,在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勇敢尝试并不是要穷尽所有的可能,而是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学习生活中做好精力管理。兴趣点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需要通过扩大自己的接触面,与老师、前辈交流沟通,同时广泛阅读文献,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跨专业学习尤其需要做好精力分配,合理安排时间,理性选择课程,将精力投入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刚入学时,贺瑾蕙在新生感言里说:“一种语言,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南大这个多元发展的平台中,她广泛涉猎、勇敢尝试,用日语叩开了神经科学的大门,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不懈付出的事业。怀揣饱满的热忱,付出加倍的努力,未来,她也将在这个“新世界”里不懈奋斗。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在南大,打开一扇窗

昏华灯初上,日暮向昏黄夜幕遮天穹,窗作地上星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灯花烛火向窗外倾泻华光撕破长夜寂寂青灯黄卷倚窗扉是学子的夜万卷古今,一窗昏晓,数盏青灯仙林校区邵逸夫楼笔耕夜不辍窗掩月黄昏仙林校区香雪海
2023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