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南大,开启一场触摸、感悟、创造的旅程——走进《民俗与设计》课程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5-01-04


谈起民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古老而神秘的仪式,

还是丰富而多样的物质载体?

在南大,

有这样一门课,

带你走进民俗世界、品味多元文化、玩转趣味手工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共同欣赏

《民俗与设计》课上

小蓝鲸们用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吧


点击查看小蓝鲸们的奇思妙想吧


《夜与麦田》:考虑到自己第一次做布贴画,不一定能很好地处理画面色彩的关系,我在淘宝上买了同色系不同面料的样布来拼接,最终决定选用黄色系的布。相比于白色卡纸,我认为采用深蓝色背景会达到更好的视觉效,于是就把画面的时间定在了夜晚:)最后的成果超出了预期,美中不足的是买的布料偏厚,粘的时候一些地方不太牢固。以后大家如果想尝试布贴画,记得选用薄一点的布料和专用的胶水。


我创作的是以食物为主题的设计。风干后的酸浆果皮如花朵,死而复生;而如果皮般自然、脆弱、残缺的人类生命背后,尚存彼此温暖的慰藉。


“两生花”受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两生花》启发,人都在找寻另一个“自己”以避免孤独。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酸浆果皮”,那么也可以说每一片都是同样的,从大地来回大地去。


头箍如太阳光辉、圣母光环,象征两生花/人类初生时如婴孩天真地紧挨彼此,完满和谐。经历“大脑”,人学会思考,感受到孤独和分离的痛苦,从童稚时温暖但平面化的世界中——平面圆形的头箍——脱离。


两只耳坠各由三朵花组成,具有相似的名字与精神内核,而命途不同, 都暗藏璀璨锋利的泪(切割水晶) 即现代人的焦虑。


项链主体由九朵果皮组成,“九”象征东方文化中的轮回、永恒。佩戴时,九朵花组成的桥正在胸腔正中央。对于形式几乎对称的人体而言,为何只有一边心脏,只有与人拥抱时能感受到两侧的心跳?当“两生花”彼此相触,留下的泪水质朴、温柔、透明(琉璃) 。荒诞统治世界,而爱拯救之。


传统的宫灯用木料作支架,依照设计模型制作框架,框架为卯榫结构。而一般来说, 会在灯架外缘上雕刻龙头凤身等吉祥图案。在这个颇具技术性的层面,我借助了现代工艺,在专业商家处制定了灯架的外框,印制出龙状图腾。为了使宫灯更加好看,在外绷的材料上绘上图案,会先将原图拷贝到材料上,然后色线施墨填彩,这样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山水或神话故事的图案就跃然呈现出来。我用花草纸做灯面,这种技艺起源于苗族,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通过造纸术的方法,将草、花撒在纸浆中,用简易的工具,在一池花粥中捞出,便能制作出一张张精美各异的花草纸。麻藤、花草、风干,每一张纸都是自然的味道。里面再搭上 LED 灯条,就可以发光啦!


将剪纸艺术和花灯制作相结合。花灯为长方体形状提灯,花灯中间设置暖黄色灯泡, 营造出家庭的温馨氛围。每一面都是徽派建筑的八字式门楼, 这是门坊的一种变体, 在平面形制上看,大门向内退进一段距离,形成“八”字形, 因此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门楼剪纸大致上分为三层,最外层为两侧墙壁,中间层为正门楼,最内层为大门;每一层再根据具体纹路细分结构,如,可以用一张张逐渐减小的门楼剪纸叠合,来表现瓦片的层次感。每一面都是代表“家”的门楼设计,寓意着家是每一个游子的最终归宿, 无论走到哪里 家的大门永远为游子敞开。


我的作品是利用水果以及校园里植物制作的拼贴画。作品主要用到了橘子、火龙果、柚子、南天竹、香樟树叶、枯树枝。


以上是我设计的作品,由我的家乡——江西萍乡的特色菜品和小吃组成的萍乡美食地图。“You are what you eat.”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饮食文化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通过美食来增进对不同地方的了解。


我的家乡萍乡是一个美食之乡,靠近湖南省的地理位置让萍乡成为湘菜系的一员,从小到大我的食物都是香辣常伴, 我本人是无辣不欢,但自我上大学以来,很难在地道的南京菜里发现辣椒的身影, 让我感到口味平淡, 因此我对家乡的美味佳肴尤为想念,家乡菜激发我的乡愁。


这学期在民俗与设计的课堂上, 关于饮食文化部分的介绍令我印象深刻, 尤其是两位国外设计师创作的世界各地美食地图, 用食物拼成国家的版图, 颇具文化特色。由此,我也用萍乡的美食拼成了一张对我本人诱惑十足的地图,来缓解我的乡愁。萍乡的美食丰富多彩,我只选取了小部分最“出圈”的和我最爱的,求学在外,美食永远能吸引着我回家。民俗即生活,饮食于我而言是生活之乐。



关于结课作业,因为没有足以支持创作艺术品的高技术力, 于是低创了一幅画。主要构成要素只是扭曲的高楼和自虚空遁来的锁链。主要的原因是本身对这种怪异扭曲的氛围的画作比较感兴趣,本意是想画一些“都市传说”中的怪谈。有一个很喜欢的故事,主人公脑部受创, 从此认知产生了错误, 世界开始在他眼中扭曲,人类在他眼中就如同恐怖的异形,到处都是扭曲血红的怪物,地上、墙上糊满了令人作呕的碎肉和泛黄的人类脂肪,街道和高楼都是扭曲的, 在这样光怪陆离的世界里, 他邂逅了一名美丽的少女沙耶,沙耶就像是照进他扭曲的世界的中的一束光,于是他不可抑制地向着沙耶追逐而去……感觉这个剧情比较有意思,于是我尝试还原了一下主人公眼中的世界, 勉强可以算是杂糅了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波普艺术。



以带有磁性的世界地图为背景,把各国最流行的表情包以磁性吸铁块的方式贴到世界地图上。磁性吸铁块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各国最流行的表情包,反面是该国人民对于这个表情包的解读和使用场景。每个国家可以贴1-3个最流行的表情包作为代表, 具体数量视背景地图大小决定。各国的最流行表情包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差异:

1.每个国家最流行表情包存在不同;

2.在各国最流行表情包都有相似内容的情况下,某国的最流行表情包中没有该相似内容;

3.对 同一表情包的含义解读不同;

4.对同一表情包的解读类似, 但是应用场景不同。



翻看《民俗与设计》课程纪念册,堪称一场开盲盒式的体验——因为你永远无法想象,同学们的巧思会与多样的民俗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那么,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


打开南京大学选课系统,便有各式各样的通识课映入眼帘。南京大学推行“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往往能够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在保证课程深度的同时又不失新意,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启发。


《民俗与设计》的开设就充分体现了上述教学理念。这门课程主要由口头艺术、物质文化、风俗仪式三大主题串联而成,同时引入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引导同学们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民俗,感悟其中常被忽略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触摸传统乡土中的民俗温度,观测历史长河中的形式演变:无论是乡音故事还是花雕饮食,都展现了民众惊人的创造力;从节日庆典到社交礼仪,都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厚重……



通过这样的课堂,李牧老师启发同学们将传统民俗遗产同当代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助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


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联通


《民俗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不拘泥于授课教师的单向输出,而是在双向互动中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师生共同举办故事会,讲述传奇与故事,玩偶、绘画、幕布,不拘一格的呈现方式,迸发着同学们奇思妙想的火花。


滑动查看故事会现场


课堂之外,李牧老师还带大家走进民俗博物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触摸历史与文化的实感,感悟前人的智慧,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


滑动查看民俗博物馆


强调动手实践,是这门课的亮点之一。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手工制作:或用颜料与食物装点圆盘、绘制复活节蛋,或拿起刻刀雕刻橡皮印章……提升团队协作水平、锻炼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同学们也在实践中充分体悟了不同民俗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文化魅力。


滑动查看小蓝鲸们的动手实践


课程背后的匠心与巧思


“大学的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自《民俗与设计》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李牧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他渐渐摸索出自己的答案:


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外语的能力。


只有学会正确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实现突围。李牧老师常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例如如何表现时间、如何画出隐形人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被引导着去分析、去创造,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李牧老师和同学们在进行课下讨论


在金庸和古龙笔下的快意江湖,你只要手握一本武功秘籍,苦练神功,就能够独步天下。但显然,当下我们身处的社会并非如此。


李牧老师的课堂少不了小组合作。这样的互动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也使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结下了非比寻常的厚谊。


同学们在完成小组作业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助外语,我们才能够理解并借鉴其他文化;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依托于这样的基础。


除了介绍传统的民俗,李牧老师也在课堂上引入外国文化,希望能够给予同学们更多角度的启发与思考、培养同学们的全球视野。在《民俗与设计》之外,李牧老师还同时开设了相同主题、“全英授课版”的课程folk custom in modern life,吸引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前来听课。


民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民俗与设计》是了解非遗文化、传统民俗的一个窗口。在现实中挖掘已有民俗形式背后的理念,熔铸现实审美和发展需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转化与创新发展,是传统民俗适应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



李牧老师认为,只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我们既要讲求社会的发展,也要关注环境的保护,同时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


在他看来,一味强调对传统文化原有面貌的保持,只会与现实对照构成一个巨大的悖论。只有满足发展的各方面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非遗才能在当下焕发生机。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当我们的目光落向它时,就完成了对历史的回望、与时间的对话。但这不并意味着我们应当沉溺于过去,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前进,面向未来。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非遗、对待传统最好的方式。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奇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立场,我们应当永远立足当下。


— 推荐阅读 —


用计算研究化学?——揭秘青年科光 -《计算显微镜》课程

做生活的艺术家!南大这门美育课,你选到了吗?

苏绣、核雕、古琴……“非”一般的开学第一课,非一般的火热!


图文来源 | 民俗与设计纪念手册

采访 | 潘奕忻 程蕊

文编 | 潘奕忻 谷科锐

美编 | 程蕊

统筹 | 林小渠 程蕊

责编 | 李欣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大招生小蓝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