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手在民间! 去世七年后,他的作品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

2016-10-30 深圳市书法院


点击上方“深圳市书法院”可以订阅哦
画坛大师

“他的作品

即便放在故宫里

也是精品,

他是我们民族的光荣。”

——潘絜兹先生


沉默的大师

Master of silence


他生前困顿,

但孤介不媚世俗,

远离名利,不求闻达,

即便如此,还受到地方美术界某些人排斥,

直到去世前都未成为地方的美协会员。



他一生大半都在银行做着小职员,

却默默地献身艺术,

名不出乡里,

直到逝世后的第七年,

他的遗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抱琴归去》


全国画界才惊呼:

大师竟然奇迹般地被发现。

连一代宗师李可染都扼腕长叹:

“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



《云山秋气佳》


由此他才被发掘为

中国最富成就和颇具特色的中国画大师。

他就是黄秋园先生(1914—1979)。




从小出生于寒门的他,

父亲在中学教书,

母亲则为家乡贤达。

但父母二人都非常注重幼子的教育。



《梧桐仕女》


很小就把他送进私塾启蒙,

没过多久却发现这孩子酷爱画画,

7岁就已经在临摹《芥子园画传》。




父亲看在眼里,

等到孩子十几岁时,

便拜托好友左莲青教孩子作画,

这位教过傅抱石的先生

看孩子绘画悟性极高便一口应允。




但最终因为家境贫寒,

读完中学的黄秋园便失学了,

转而进了裱画店做了一年学徒工。




正是这一年的学徒经历,

让他大开眼界,

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今名画作品。




他异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有一点时间就刻苦临摹,

而收获自然也颇丰,

“转移摹写”的技能突飞猛进。




而且裱画店的工作,

也让他认识了众多的收藏家和购画人,

这些人看到黄秋园的画作极为震惊,

竟然开始求购他临仿的古画。


《仿古山水》


《仿唐寅山水》


在这样的因缘巧合下,

临仿古代名家的作品成了他的职业,

大量的临摹古代名家的画作,

也筑牢了他的绘画根基。




就这样19岁的他开始卖画为生,

而画作一时间也颇为畅销,

但光画画不仅不稳定,

也养不了家。




于是24岁那年,

在伯父的介绍下,

他考入江西的裕民银行做了文书,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南昌人民银行的科员,

一直到1970年退休。




黄秋园的儿子黄良楷回忆道:

“父亲每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绘画上。”

一生对绘画的投入程度,

足以衬得起“痴迷”二字。



几十年默默如一日,

不多地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一次,

是抗战期间在赣县参加的抗日义卖画展,

所有作品被抢购一空。




毕生不因人热,

忠于艺术的努力,

让他由乱古人之真终至借古开今

晚年独创别于历代名家的新技法“秋园皴”

而且编著了《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一书。



董其昌尝言:

“凡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黄秋园逝世太早,

体现此类皴法的作品不多。




的确,才65岁,

这个不起眼的“银行小职员”就离世了,

他一生都没亲见自己在

艺术上获得的成就与赞扬。




直到逝世7年后1986年的春节,

他的作品被正式拿到北京展览,

刚开幕的时候,人们一看黄秋园?

谁?听都没听过,也就不以为然。


随后几天中央美院的师生开始议论起这个人物,

好多开始不屑一顾的人,

后来又返回去看他的画展,

他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时远在法国的刘海粟,听到国内出了个大师的消息,却并不知情,于是一回到北京,就提出要看看黄秋园的画作,看了一眼竟脱口而出:好,大师!




要知道颇有几分自居自傲的刘海粟

讲大师是不容易的。

随后他还亲自写信给江西省委,

称黄秋园是江西人民优秀的儿子,

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家。




李可染在参观画展后,

找到黄秋园的长子黄良楷说

我很敬佩黄先生的画,

想用自己的一张画,

换黄老的一张画。




他还亲自书写了一段题跋:“黄秋园先生山水画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苍苍茫茫,烟云满纸,望之气象万千,朴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叹服!”

这样的评价出自李可染大师之口,也极为罕见。



这个生前名不出乡里的“小职员”,

就这样因为身后的画作,

才被人们奇迹般地认识发掘。


人民美术出版社、台湾锦绣出版社联合出版的

《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中

把黄秋园列为自晋代、唐、宋、元、明、清

至近代的一百位中国美术巨匠之一。




黄秋园的画,

成为了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研究院等地方的珍贵藏品;

他教学生的画稿,

也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长期示范教材。




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

追聘秋园先生为名誉教授,

中国画研究院追聘秋园先生为荣誉院委委员。




“一辈子沉住自己、籍籍无名,

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直到身后7年才有人发现他的惊人杰作,

这让全世界做梦也没想到:

中国会出个黄秋园。”



往期经典

以下文字可轻触上下翻阅,点击打开链接。

政府释放强音♬♬♬书法列入高考!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盛大开幕(附展览作品)

穷微测奥 入古出新 ● 黄惇先生的书法艺术

今日霜降:王羲之家的橘子熟了 !

学生上学捡到一枚印却引出天下第一老丈人的传奇故事

71岁的他,用一手谁也看不懂的“乱书”书法,敲开了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大门,更让苹果CEO为之倾倒

篆刻课堂 || 刻铜印全过程(附演示图片)

陈独秀书法墨迹欣赏

一代宗师:傅抱石

罗聘:五分人材,五分鬼材

米芾的短信大全!

都什么区别:宫、殿、亭、台、坛、廊、榭、庑、厢、舍、斋、寝、楼、阁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全本高清图)神乎技矣

吴昌硕自用田黄印

陈巨来篆刻一百三十品,近代元朱文第一名不虚传!

《始平公造像记》

清·徐元礼小楷《吴氏重修祠堂记》,太养眼啦!
“孩儿体”书法 ●  徐生翁

名画欣赏:会动的古代艳图,你肯定没有见过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

临帖展征稿了,看看上届临帖展的入展获奖者们是怎么临帖的

从尼姑到因爱还俗,为毛泽东刻三枚印,她画梅亦是一绝!

他是香港九龙皇帝,挥毫51年,无数次进出警察局,黄家驹曾为他写歌

这幅书法成交价高达4.368亿元人民币,一个字相当于一辆法拉利

黄永玉:93岁,照样开跑车的鬼才老头

孙伯翔●当代魏碑第一人

全民学书法的大时代到来了!

他是乾隆的儿子,嘉庆的哥哥,整天烟花柳巷,却写的一手好书法!

颜真卿晚年楷书名作——《自书告身》

董其昌|孤标清世,伴谈秋水

情牵高铁  墨润福田 | 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院长捐赠书法精品亮相福田高铁站

文博会|翰墨禅茶 · 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师生九人书画展

【视频展讯】翰墨禅茶——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师生九人书画作品展



>>深圳市书法院书画培训中心招生海报<<



深圳市书法院成人书法培训班

深圳市书法院少儿书法培训班

>>深圳市书法院掠影<<







——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书法专业微杂志有任何建议及推荐内容可与我们交流QQ:535757222邮箱:535757222@qq.com中国艺术论坛http://www.china-yish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