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 年 为 啥 要 “压岁钱”?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茶道  | 养生 

临摹范本丨篆书《扶风马氏墓志铭》首次出版,欢迎邮购

关于过年的记忆,多数是停留在儿时 ,那时最向往的就是过年。过年了,再凶的家长的也会变得和蔼可亲,不会被催着写作业,有吃不完的零食,能换上崭新的衣服,与小伙伴出去玩耍,吃美味小吃,买心仪玩具等等。正月里,随家长出去拜年,更少不了领压岁钱。


每每接过长辈的压岁红包,小算盘都打得咔咔响,里面有多少啊,要上交多少,截留多少,吃东西花多少,买玩具用多少,玩游戏机要多少……光想想就喜上眉梢。及至长大成年,就不能再享受压岁钱的乐趣了,幸好还能用手机抢红包,小小回味领到压岁钱的乐趣。


压岁钱的准确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吴当《除夕有感》,“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穉争分压岁钱。”家人 团聚在一起喝着春酒,小孩争抢压岁钱。清代王松《除夕书怀》说“亲朋索写宜春帖,儿女争求压岁钱。”清代李炳灵《探春令·成都除夕》也写到“料乡园笑语,雏孙洽。压岁钱盈箧。”



红色自古就是中国的吉祥色,明代秦镛《清江县志》记载:“除夕……小儿以红缕结钱龙,曰‘压岁’。” 所以那时的压岁钱是用红绳串上,和现在用红包装压岁钱是一个道理。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以綵绳穿钱,编作龙形,置於牀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


压岁钱就是“压(yā)胜钱”“押胜钱”。“压胜”是古代一种避邪祈吉的仪式,用以达到压制、降服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班固《汉书》中记载:“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汉哀帝刘欣就让匈奴单于住“太岁”、“厌胜”的屋子里。


最早的厌胜钱出现在西汉,汉代五铢钱中,有的正面铸有“脱身易、宜子孙”字样,有的正面铭文为“辟兵莫当”,背面铭文为“除凶去央(殃)”,显然是为避凶致吉而特意制造的。时至明清,厌胜钱就成为佩戴在小孩子身上的期盼吉利和辟邪的装饰品。


第二种说法


“压岁”是“压祟”的谐音。清代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记载除夕时:“给家人金银铜钱,名为‘分钱’,亦曰‘带钱’,俱一百二十文,盛以绢袋,如茄如瓶,夜贮床头,曰‘压祟’。”有趋吉避凶,压制鬼祟的意思。同时,“压”还有接近的意思。而“压岁”表示马上到岁日(春节)了,发点压岁钱给小孩,全家一起,欢乐祥和的共度春节。


2020


庚子大吉

深圳市书法院恭祝各位

春节快乐!书艺进步!



延伸阅读

关于春节的13个冷知识

庚子大吉 | 范樵父书法贺新春

15位皇帝写“福”字,快来沾沾福气

前人对联:春联这样写能免“俗”?

齐白石送来的“柿柿如意”,迎接新禧!

当代书法名家春联专辑,看谁写的好?

书法史上最美福字合集,快来接“福”吧!

鼠年“鼠”你难写,看看历代大师怎么写?

鼠年将至︱欣赏齐白石笔下的鼠,趣味满满!


声明:传播收藏为宗旨,图文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留个说的很重要!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小编这么努力

您还不点一个“在看”吗?

—《END》—


点击阅读

《深圳特区报》专访赵永金

深圳市书法院|书法培训招生简章

江西日报|赵永金:深圳书写书法传奇

福田文星 | “书法人”赵永金专题片

二十四詩品 | 書法篆刻邀請展暨“荔湖書院”

揭牌儀式在深圳市書法院隆重舉行

好风相从 | 赵永金师生书法作品展

于深圳市书法院圆满举行

小编推荐

梁启超:书法为第一等娱乐!

【修身】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

【临摹与创作】: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

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

欢迎大家在最下方留言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

就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客服QQ:535757222  投稿邮箱:13902448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