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作用的科学依据
正念,英文叫mindfulness,其定义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版本,最终落脚点都会落在“此时此刻”、“有觉知的”、“非判断”上。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因具有良好的临床干预效果而席卷全球,应用于提高情商、缓解疼痛、降低抑郁等方面。本文选取了三个相关研究帮助你理解正念的科学。
01
一颗飘移的心是一颗不幸福的心
《SCIENCE》作为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曾经刊登过一篇名为《一颗飘移的心是一颗不幸福的心》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哈佛的研究人员利用手机软件对数千人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人们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心念会飘移不定,而当心念飘忽不定时,尤其是当思绪卷入到消极或中性事件时,人们会报告更多的不幸感,所以心念飘移通常是造成不快乐的原因。[1]
而正念是一种加以注意的特别的方法,关注此时此刻,是对此时的一切所见、所感等加以注意和善用,而不是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忧或对过去的强迫性穷思竭虑中。因此当我们以一种具身体现的方式安住于当下时,我们便不会因此迷失在想法或飘移的心念中,而当我们真的迷失的时候,也可以认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并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最突出和重要的事情上来。
02
对内部经验的非反应性是正念减压的关键
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认知方式,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然而在受益于由无意识驱动带来的认知简化的同时,我们或许也会因此而失去对自己身体、感觉、情绪的觉知,这会导致我们对自身的想法与情感毫不敏感,甚至失去对自身的掌控感。
国外针对100名医护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研究,对他们进行标准的8周MBSR课程训练(正念减压疗法),测量他们接受训练前后的感知压力。结果显示在任何干预前,非反应性和感知压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那些对自己内心经验反应较少的人往往压力最小,对内部经验的非反应性是基于正念减轻压力的关键。[2] 正念恰恰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自动化,以客观和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
03
正念使大脑特定区域发生变化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念神经科学迅速发展,麻省总医院和哈佛研究人员发现,在接受标准8周正念减压课程后,学习和记忆、情感调节、自我感和换位思考相关区域会增厚,它们涉及海马体、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等区域。
这个研究说明大脑某些区域会经由结构重组,对正念产生回应,使我们的头脑或组织发生有益的变化,这是神经可塑性现象的一个例子。[3]
截至2005年,科学和医学文献中,有关正念及其临床干预应用的文章只有100多篇,而到了今天,对正念和它的临床应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呈现指数级增长,它们遍及各个领域,涵盖各个层次,涉及各个行业。
正念,这一孕育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技术,在几千年的延续与传承中,迎来了它的新生。正如正念减压课程创始人卡巴金博士所说:“正念,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 [4]
参考文献:
[1] Killingsworth MA, Gilbert DT.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12 Nov 2010: Vol.330, Issue 6006, pp. 932.
[2] Benzo, R.P.1; Anderson, P.M.1; Bronars, C.2; Clark, M.2.Mindfulnes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he Role of Non-Reactivity in Reducing Stress. Explore. November 2018, 14(6): 453-456.
[3] Hölzel, Britta K, Carmody, James,Vangel, Mark. Mindfulness practice leads to increases in regional brain gray matter density. In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011, 191(1):36-43.
[4] 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 多舛的生命: 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原书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05.
作者 | 沙润东
编辑 | 巨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