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毕业后,24岁上海女孩后悔了?重新参加高考,成绩公布↗

高考成绩已经陆续揭晓!

祝愿每一位学子

都能考入理想的大学!


上海姑娘陈如月

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天之骄子

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顺利毕业

不过,今年她也在焦急地

等待自己的高考成绩

这又是什么情况?

2024年7月8日傍晚

点击进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

高考综合评价批次录取查询通道


“录取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八年制本博连读方向)”字样

进入眼帘


陈如月长舒了一口气

为了学医重新踏入高考考场

近六年的努力

近一年的高考冲刺

终于在这一刻梦想成真!

这是一条热血

但也充满挑战的道路!



立志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毕业两年后

女子决定重新备战高考


2017年,陈如月从上海市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实”)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对医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立志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到了大四,陈如月选修了许多生物学相关专业课,努力向临床医学领域靠近。本科毕业后,她加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沉简教授的实验室团队,参与科研工作。


谈到自己的选择,陈如月表示,“从小到大,尤其是在北大读本科时,我曾反复思及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最后我发现我兴趣最大,也最适合的是医生。”


排球场上的陈如月英姿飒爽。


众所周知,要想在我国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常规路径是高考填报医学院,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专业,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这意味着,如果本科不学临床医学,基本与医生职业无缘了。2023年,毕业两年的陈如月决定重新备战高考。



回到母校复读备考


作出这个决定后,陈如月曾仔细考虑过去哪里备考:参加社会机构的复读?还是在家里自学?经过仔细比较,作为上实校友的她更相信自己的母校。


她回到上实向老师们谈及了自己这一“石破天惊”的决定。“学校很受触动,决定帮助她。在高三的教室里,为她留一个座位。”


2024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上实校长徐红(右三)、常务副校长瞿祖芳(右二)等教师送考团代表与陈如月(左三)在考点门口合影。


此时距离陈如月第一次高考已过去6年,教材全部改版,校长和老师们不仅帮她梳理新课标的学习要点,和她一起进行学习规划,更关注她的备考心理,尤其是给予精神鼓励,这让陈如月感到非常温暖。


正是这种爱护与守护让陈如月重返高考考场之路更为顺畅。


2023年11月,通过校方牵线,陈如月前往仁济医院进行职业体验,学校希望这位特殊的同学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向往的职业。“事实上,这次职业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医的决心。”陈如月很感动,“校长和老师们真正关切着我未来的幸福。”


除了高中母校,陈如月感慨自己还很幸运地拥有开明的父母。在过去数年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陪伴她度过了许多至关重要的时刻,也让她有充分时间空间去思考学医的选择。



分数入围上海交大医学院

综合评价面试


回忆第二次参加高考的三天,陈如月觉得自己不算紧张。也许考前会有一些担忧,毕竟只复习了一年,要与拼搏三年的年轻高手们同台竞技;真正进入考场之后,就很专注地答题了。


2024年高考后,陈如月在校友墙前。


此后就是等待高考出分:最终,她的分数入围上海交大医学院综合评价面试,随后,她便积极投入到综评面试的准备中。


综合评价批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后推出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它结合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以及院校的专业测试成绩确定最终的录取结果。2024年参与上海市综合评价批次招生的试点院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所院校。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综评面试时,陈如月的经历不出意料地成为了考官们面试的重点。她详细解释了自己一路走来所做的种种努力和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其中一场面试时间也有所延长。


陈如月记得,当时有位面试的老师问她,“你付出了这么多,如果没被交医录取,你怎么办?”


她对此胸有成竹,“如果没有能进入交大,我依然能够在别的医学院就读,选择重新高考的优势就在于这里。”高考只要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就有不同层次的医学院可供选。“只要进了临床医学的大门,我的未来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陈如月说。



像陈如月一样的学生

不止一个


事实上,陈如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大学毕业后选择重新高考的学生。


在今年有关高考的公开报道中,就有35岁清华毕业生16年后想重新高考学医、清华男生毕业1年后重新高考如愿学中医等真实案例,引发社会热议。有类似经历的陈如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她表示,“自我实现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重要的高阶需求。所以我认为,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的同时,完成自己内心的愿望、顺从自己的天性,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


对于名校的光环,陈如月认为这是一种外在评判或者标签,“我们一方面给别人贴标签,同时也给自己贴标签,这种标签可能会无意识地限制我们的发展。标签本身是主观的,不应该用标签全然框定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仔细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陈如月引用了一段话:“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今年高考的两位特殊考生陈如月(左)和刘尧(右)在考场外。


今年高考,上实就有两位特殊的考生引人关注,一位是12岁的“小孩哥”刘尧,已如愿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一位是24岁的陈如月,为了临床医生的梦想,再次加入高考行列,同样也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正如陈如月的妈妈所说

“人生不要自我设限!

想做的事情

现在开始努力去做,去尝试!

只要你努力

你会得到生活的馈赠!”


人民推荐

上海暴雨预警升级!“倒黄梅”来了?下周天气转折,连续高温上线
上海迪士尼的价格,被他们打下来了?网友化身“柠檬精”

源:澎湃新闻、新闻坊

编辑:李宁馨、陈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上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