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男子喝完藿香正气水,15分钟后进抢救室?这个细节一定要注意!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不断标红的高温,让“中暑”一词冲上了热搜,常备药藿香正气水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不少企业为员工发放藿香正气水用于解暑。但实际上,藿香正气水本身并不能用来预防中暑,甚至用不对还会加重中暑症状。

不久前,家住福州的陈先生出现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在福建省立医院就诊时,他被诊断为急性肺炎,医生给他挂了一瓶头孢西丁钠。

挂瓶后半小时,陈先生离开了医院。路上,他因感觉发热、胸闷、腹胀,认为自己出现中暑症状,便前往街边药店买了一盒藿香正气水,口服了一支。

谁知大约15分钟过后,陈先生开始感到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头痛头晕,之后突然昏厥倒地。

很快,陈先生被送至省立医院抢救,接诊医生经诊断,发现他是同时使用了头孢类药物及藿香正气水,导致二者相互作用,发生了双硫仑样的中毒反应。


“藿香正气水+头孢”
为何会中毒?


藿香正气水中通常含有40%-50%的酒精,当这些酒精进入人体,经过乙醇脱氢酶的转化变成乙醛。由于头孢类药物抑制了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无法继续降解,从而在体内大量堆积,便会发生双硫仑样的中毒反应。


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李彩景介绍,这种症状多在两种药物联用的5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患者轻则出现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重则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


因此,服用藿香正气水后的7天内,都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


藿香正气水的服用禁忌


1、服药之后禁开车。服用后不宜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进行高空工作。


2、特殊人群要谨慎。老人、孕妇、幼儿等体质较弱者,对酒精过敏者及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均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3、藿香正气水乙醇(酒精)含量为40%-50%,相当于40度的“酒”。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乙醇。因此,对于酒精过敏的患者,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藿香正气口服液。


此外,藿香正气家族成员中还包含了胶囊、软胶囊、正气滴丸等,它们均不含酒精成分,药效也类似于口服液,相对温和。要注意的是,服用藿香正气系列,都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也不能与含有乌头类的中药或中成药同时服用,如小活络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


藿香正气不是中暑“万能药”


虽然大家都将藿香正气当作中暑常备药,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中暑症状。


在中医看来,中暑有“阳暑”和“阴暑”之分。在烈日下劳作或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中,出现高热、烦躁、口渴、汗多等症状,一般是中了“阳暑”。夏季过分贪凉,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生食大量瓜果蔬菜等,会导致寒湿侵袭,引发低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是中“阴暑”。


对于阳暑的治疗,中医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比如清暑解毒颗粒就比较适合阳暑轻症的治疗。而藿香正气系列属于温热药,适用于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的“阴暑”症状。


李彩景指出,中阳暑喝藿香正气是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误区,正气水含有的酒精成分会使细胞脱水,促进排汗。很多劳动者高温环境下作业自身出汗量本就多,如果不注意补水,喝完藿香正气后会更容易造成脱水,加重症状。


预防中暑
需要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面对高温天气,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在高温天气中,预防中暑要做到:


第一,尽量避免高温日晒,穿着宽松衣物,多补充水分和盐分等。


第二,正确使用药物,不要大量饮酒。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热射病风险,包括抗组胺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安非他命、可卡因、甲状腺素、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等等。另外,酒精也会增加热射病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正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市民,需要尤其注意防暑降温。


第三,注意易被忽视的高发来源。封闭的汽车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热射病来源。夏天在30℃以上的室外,停车后10分钟,车内温度就能上升至43℃,20分钟后可以上升至50℃。


第四,关注环境温度、湿度。当温度大于35℃时,汗液蒸发是人体唯一的散热途径,如果环境中湿度过高,会“汗如雨下”,但汗液无法蒸发,机体就无法有效降温。


人民推荐

上海也有了!14公里只要2.3元?网友吵翻了......
上海一教育局工作人员受贿500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获刑12年→

源:上海网络辟谣

编辑:李宁馨、陈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上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