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相 | 暴走山路三十年的乡村代课教师

2018-01-19 陈维松 中国网

如果是公办教师,今年将满55岁的麻玉兰就该退休了。“我一个代课老师,哪有什么退休?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只要我还能爬得上山,上得了课,我就会一直守在这里。我实在太喜欢教孩子们了,舍不得村里这些可爱的孩子。”


麻玉兰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机司村的一名村民。花垣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北边陲,县内多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吉卫镇平均海拔880米,有20个村,麻玉兰在五个村当过代课教师。


1986年起,麻玉兰开始在机司小学任代课教师,每年工资是200元。第二年春,她调到白岩小学,每月工资41元。随后,麻玉兰又辗转大老排、如腊、夯来村的小学或教学点任教。30年如一日,这位代课教师每日“暴走”至少两小时,奔波于上学和放学的山路上。


山路弯弯,让麻玉兰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从1993年秋天起,麻玉兰从白岩小学到了大老排教学点。从麻玉兰在机司村的家里到学校,走马路必须绕大弯,需要三个小时。麻玉兰带着镰刀和叉子,用了连续两个星期时间,生生砍出一条上学放学的小路。“这条路近多了,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到学校。”走累了的麻玉兰,会在山路旁的一块石头上歇歇脚,唱一会儿苗歌:“小小的一棵山梅,虽然小,但很甜。不要以为我是小孩,小孩说话就像大人一样。”


1991年,麻玉兰在如腊小学代课,教孩子们苗文。那年12月,山里雪大路滑。麻玉兰怀着7个月的身孕,每天还是要走一小时山路,去学校上课。一天放学回家路上,麻玉兰摔倒了。“当时真害怕把肚里的孩子摔坏。坐了十几分钟后,我才敢站起来,拄着拐杖慢慢走回了家。”此后,麻玉兰坚持到放假,没有请一天假。


那时麻玉兰怀着的是龙建福,她和丈夫龙其高的第三个儿子。“他小时候比两个哥哥都调皮。记得他老跟我开玩笑,说我让他穿了一辈子的校服。”麻玉兰笑着说,龙建福小时候穿的衣服,确实基本都是两个哥哥穿过的校服。龙建福当过辅警,如今考上了公务员,在常德当上了警察。“他经常跟我微信联系,说以前好玩的事。”


关于家人,关于孩子,麻玉兰说自己有亏欠,有感恩。“85岁的奶奶病逝时,我因为上课,出殡时回来晚了。有家人指责我,妈妈却说我做得对。她说,学校只有你一个老师,奶奶走了有我和你爸爸送,你最多请一节课假。如果是我和你爸爸走了,你才可以请假一天送我们。”麻玉兰说,从爸妈到婆婆,从丈夫到儿子儿媳,没有他们的支持理解,就没有自己对当教师的全身心投入。


麻玉兰的大儿子龙建生毕业于吉首大学,现在是一名音乐教师。他还记得当年和母亲一起在村里收米赚高中生活费的往事。2001年,龙建生开始到花垣县民族中学读高中。这一年的麻玉兰,每月工资41元,带着三个孩子。每个周末,麻玉兰都带着龙建生挨家挨户在村里收米,然后到县里卖给饭馆。送1000斤米,能赚100元。“她抱着,我扛着,我们收了两年的米。”龙建生说。


麻玉兰说,有一次自己到县里送米,半路下起瓢泼大雨,米也淋湿了。“那个饭馆老板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没计较,全收了。”拿到钱的玉兰到学校找龙建生,送去了150元生活费。“儿子的同学带我们去小饭馆吃饭,我说吃过了。他们吃完走后剩了些菜,我问老板买了一碗饭,把菜都吃了。老板看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又给了我一盆菜汤。”


如今,麻玉兰的工资是每月1400元。但是,麻玉兰仍坚持用自己微薄的积蓄替学生垫付学费。每年开学,学生们都先上课后交学费,经常是到期末快放假,才收齐学费。麻玉兰说,记得有一次学生石龙和龙建波的妈妈过年前两天来家里补交学费。“她们拉住我的手不住地说谢谢,说如果不是我,孩子真的可能失学。”麻玉兰说,她最高兴的是,教过的孩子没有一个辍学。


从1998年春天开始,麻玉兰已经在夯来小学代课20年。夯来小学是吉卫镇最偏僻的一所小学,目前这里的20名学前班到二年级的孩子,一部分家在夯来村的上寨,一部分家在三面悬崖环抱的深谷之中的下寨。


那时候,夯来村有位本村的年轻女教师,因为条件苦,不愿留在村里教书,出门打工了。得知可能被撤点并校的村民们,纷纷要求麻玉兰到村里来教孩子们。麻玉兰跟着镇小学区党支部书记来到了夯来村,每天继续走着一小时的山路,又走了20年,教了20年。


山路漫漫,苗歌相伴;夏秋冬春,无问西东。麻玉兰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也成为第三届“马云乡村教师奖”提名教师。”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然要为农村做点事情。我教了30年,有些教过的学生现在已经当家长,又把他的孩子送到我的学校。让我骄傲的是,自己的孩子都懂事有出息,教过的孩子,也都尊重我,常回来看我。”麻玉兰说。


夯来小学位于湖南湘西花源吉卫镇夯来村,处于湘黔渝交界。在山头远远看到国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夯来小学。


从1998年春开始,麻玉兰已经在夯来小学代课20年。夯来小学是吉卫镇最偏僻的一所小学,目前这里的20名孩子,一部分家在夯来村的上寨,一部分家在三面悬崖环抱的深谷之中的下寨。


课堂上的麻玉兰。在这个一师一校的地方,她担任着学前班到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美术等课程的教学。由于没有音体老师,只有她自己代课。


课堂上认真朗读的二年级孩子麻菊。麻菊的父母在江西抚州宜黄的工厂打工,她和读一年的妹妹麻微,由在家务农的爷爷独自照顾。


麻玉兰让孩子们用“如果……就……”造句,麻菊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下“如果没有爸爸妈妈我们就没有幸福。如果没有老师,我们就没有知识。”


课间时候,麻菊的妹妹麻微(画面右)和小伙伴趴在窗台前。夯来村村民普遍贫困,青壮年多在外打工,空心化严重。学校的孩子们大多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


麻玉兰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跳舞。她说,自己多是教孩子们苗歌和儿歌,最近学校的志愿者教了一些新的儿歌和舞蹈。她觉得自己有了紧迫感,需要多上网开拓眼界,多让孩子们接触山外的新鲜事物。


在夯来小学,学前班在一个教室,一年级和二年级在一个教室。同时给三个年级的孩子上课是件技术活,有时候孩子们会聚集到一个教室一起上课。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复式教育是很多孩子的经历。


麻玉兰带着孩子们在教室外边活动,学校两个孩子的家长在旁边给孩子们做午饭。“麻玉兰说,现在的条件和当年比,好太多了。”1998年时,夯来小学只有一个班,8个学生。当时的校舍,只有瓦盖的小木房、用竹枝混杂牛屎木柴围成的墙房、几张破旧的课桌椅、凹凸不平的地面。


麻玉兰说自己很欣慰:“有些家长见我一个人又要上课,又要给孩子们做饭,洗碗,时不时到学校来帮我做饭。”


麻玉兰给孩子们盛饭菜。她不仅仅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也是保姆、厨师、修理工、清洁工……


现在的孩子,中午能在学校吃上热饭热菜。而为了这顿热腾腾的午饭,麻玉兰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从家里背柴火到学校,并每天准备要用的食材。


放学后,下寨的几个女孩子在麻老师的护送下回家。孩子一批批长大,这条孩子们的回家路,麻玉兰送了一遍又一遍。


麻菊和麻微的父母最近赶回来参加村里长辈的丧事,过年后再出门打工。能和爸妈在一起,麻微很开心。麻昌求说,家里两个孩子的学费,经常是自己打工回来后才交给麻玉兰。


爸妈不在的日子,都是麻菊和麻微的爷爷照顾两人。麻玉兰说,留守现象在村里很普遍。为了使学生不失学,她经常得替学生垫付学费。


送完孩子们到夯来村的下寨,麻玉兰走回机司村。这条一个小时的路,她风雨无阻地走了20年了。从机司到白岩、大老排、如腊,再到夯来,这些大山深处的小学,都留下了麻玉兰的足迹。


画面左下方的那块石头,是麻玉兰还在大老排教学点时砍出的那条山路的必经之处。那时候,麻玉兰带着镰刀和叉子,用了两个星期时间砍出一条上学路。走累了的麻玉兰,会在这块石头上歇脚、唱苗歌。


麻玉兰带着孙子孙女到母亲家。麻玉兰的三个儿子全部大学毕业,自己也升级做了三个孩子的奶奶。麻玉兰最欣慰的事,就是家人对她的无私支持。


关于家人,关于孩子,麻玉兰说自己有亏欠,有感恩。麻玉兰说,从爸妈到婆婆,从丈夫到儿子儿媳,没有他们的支持理解,就没有自己对当教师的全身心投入。


麻玉兰说:“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只要我还能爬得上山,上得了课,我就会一直守在这里。”


文/摄:中国网《世相》记者 陈维松

栏目:世相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厉害了台湾同胞!百面五星红旗插到民进党部

进展 | "这车牌哪里不清晰?"全国网友被这个处罚震惊 沈阳警方深夜回应

扎心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2017……“焦虑”“穷”“丧”,说的是你吗?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刘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