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经贸战”阴影下的中美相处之道
3月23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备忘录,宣布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据称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并将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一举动意味着,特朗普上任以来酝酿已久、蠢蠢欲动的对华经贸“大棒”,其强硬程度达到了阶段内最高点。
面对美方步步紧逼的强硬姿态,中国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一方面,不希望打贸易战;但另一方面,来而不往非礼也,绝不害怕贸易战。中国坚持认为,打所谓“经贸”战没有赢家,应采取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来处理。
中美经贸高度依存和互补的客观事实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018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创新高,中国当前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对象国,是美国大豆、飞机、汽车等产品的主要出口地。换句话说,中国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对于在自身合法权益时受到损害坚决捍卫之。在美方先作出咄咄逼人的姿态后,中方也有序有力地做出了回应。
3月23日,中方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集中在农产品领域。
3月26日,中方宣布即日起对原产于包括美国在内多国的进口苯酚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事实上,美国当局“贸易战”的态势并不得人心。特朗普有关备忘录签署的消息一出,美三大股指立即全线下挫,金融市场“用脚投票”表达严重的担忧和不满。美国工商界中诸多理性有识之士也极力反对“经贸战”。正如美中全国贸易委员会在“特别301调查”听证会上曾表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市场,美国企业继续将其作为其全球业务和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等产业代表也担忧政府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保护性关税将导致国内产业的失业问题。
另据报道,包括沃尔玛、梅西百货、百思买在内的25家美国知名零售商联合致信特朗普,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以免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农业行业组织“农场主支持自由贸易”也提出强烈批评,表示这些关税将会“把一个靶子放在美国农民的背上”,“考虑到中国是美国农民和大型农场主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报复带来的痛可能十分厉害。”
可见,在双方市场深度依赖的背景下,所谓“经贸战”于美方而言,更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打仗”不是目的,心平气和坐下来解决问题才是最有利于双方的根本之道。
3月23日特朗普打出“首枪”之后,围绕双边“经贸战”的诸多舆论一时间甚嚣尘上。然而刚刚过去了几天,却传出了最新消息,即美国财长姆努钦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开始与中国进行接触,诉诸对话和谈判。
进一步而言,中美管控和避免“经贸战”的核心之道在于,双方都需要以足够的智慧避免战略误判,并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和摩擦。
长期以来,双边首脑外交为中美关系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两国元首在多次会面中均表达了继续致力于互利共赢中美经贸合作的意愿和共识。
面对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的升温,中美高层的互动对于管控双边关系起到突出的沟通作用。以建设性的态度做大中美“经济合作蛋糕”才能真正造福于两国和世界人民,中美完全可以围绕金融业、能源、基础设施及第三方合作等“增量”领域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金融业等服务业的新一轮开放将为美国提供巨大机会,双方在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着眼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原则。
去年以来相关进展明显,中国近期也修订了《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为外资法人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美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发挥突出的“增量”效应。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天然气需求巨大并稳步增长,巨大的进口需求对美国能源企业无疑是机会。
当前美国在中国能源进口总额中占比较小,对华增加原油、成品油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潜力巨大。能源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去年中美元首会晤成果清单中,能源合作项目总额占据半壁江山,这对助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巩固双方能源安全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基础设施也可以成为拓展务实合作的增量领域。基础设施是特朗普总统“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支柱之一,1.5万亿美元总投资依赖联邦政府投入和其他形式资本投资相结合,更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的参与。
在全球层面,中美围绕“一带一路”开展第三方市场化合作已初见成效,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等美国企业都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受益。中美在内的任何一方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互联互通建设需求,各方都具有良好的意愿和远景、并不是互斥的关系,完全有可能通过包容性的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一言以蔽之,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思路解决分歧,相向而行、深化合作,才是解决中美经贸摩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唯一道路。
作者:龚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栏目:观点中国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何汐铭(实习)
本期校对:李兆彧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