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美三度降息托底经济增长,全球金融结构性问题加剧
10月31日凌晨(美国时间周三午后),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今年内第三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致使目标利率降至1.50%-1.75%区间。对此,市场波澜不惊,美三大股指当日微幅上涨(道琼斯股指涨0.43%,标准普尔500与纳斯达克均上扬0.33%),美债收益率下滑,金价与美元指数也出现下跌。
维持“审慎宽松”总基调
与耶伦时代不同,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已基本放弃“前瞻指引”等非常规货币政策路线,而重新回归“相机抉择”的灵活操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货币政策常态化进程已然起步(今年以来有所延缓),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经过数年相对强劲的增长,已经走出危机阴影,目前已基本处于周期性顶部,增长放缓且面临不确定性增多,美联储自身也对经济增长前景存在分歧。
本次参与投票的10名成员中,赞成与不赞成降息的投票比例是8:2,投反对票的两位成员分别是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Esther George)和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主张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发布的声明也与9月份“似曾相识”,声称之所以选择小幅降息,是因为通胀仍未达到2%的政策目标水平,且市场调查数据表明“长期通胀预期几乎没有改变”。
至于下一次会否降息,美联储强调将继续关注有关经济前景的信息,伺机而动。但与上次表态不同,本次删除了上次声明中的“未来将视情况采取恰当行动以支撑经济扩张”的表述,“鹰”调上扬。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也强调,这次降息仍是一次“预防性降息”,意指美经济基础面不错,但仍面临不确定性,随着条件改善,尤其是通胀率上升,降息政策可能会中止。然而,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通胀率的提升已被证明是较缓慢的过程,未来美仍将保持货币政策“审慎宽松”基本底色。
降息托底美经济增长
自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掉头向下,连续走低,从第一季度的3.1%,降至第二季度的2.0%和第三季度的1.9%。如果第四季度继续下滑,美国经济技术上就进入了衰退通道。目前看,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较好,相对于发达经济体和俄罗斯、巴西等大型新兴经济体而言,增长稳健;就业形势良好,失业率9月份降至3.5%,为近半个世纪最低。随着中美经贸摩擦逐步降温,英国“脱欧”风险下降,美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在此背景下,三季度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好于原预期值1.6%。
但美经济总体已步入下行周期的大趋势短期难以逆转,正逐步回归美经济1.7%-2.0%的增长潜力。即使第四季度美经济大幅反弹至4%(难度很大),美国经济今年增长也不会超过2.8%,低于去年的2.9%。当前美经济之所以保持稳定增长,最大的支撑是美国的消费仍强劲增长。
但多种迹象表明,其强劲增长的势头难以长久保持:一是企业投资连续下滑,投资信心下降,商业景气不足,最终势将外溢至消费领域。二是劳动力市场增长空间收缩,随着企业投资与盈利下滑,劳动薪资与民众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三是资产市场价格基本见顶,波动率上升,其泡沫也难再膨胀,股市房市的财富效应收缩。事实上,美国消费者开支已经从第二季度的4.6%回落至第三季度的2.9%。
两年来,特朗普减税降费的“红利”已经基本释放殆尽,美国马上进入新一轮的总统大选季,新政策出台进入“空窗期”。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分化,以及中国、欧盟等超大经济体的持续放缓,美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增大,此时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可在一定程度上稳住消费者与投资者的预期,稳固经济增长势头。
全球金融结构性问题加剧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至目前为止,美“未看见大规模金融失衡现象”。但短期没有出现像2008年之前那种显著金融失衡,并不代表金融体系稳定性没有受到损害。美国此次降息之前,世界范围内的降息潮已然成型,年初至今,包括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印度等30余国家已经降息,部分国家甚至已经多次降息。而此次美再度降息,势将加剧其他央行的降息压力。
另外,货币的“水龙头”再度大开,中止了去年正刚刚准备起步的全球货币常态化进程,恶化了十余年全球货币大宽松所累积酿而成的“三高”(高资产价格、高债务、高杠杆)结构性问题,导致全球金融“堰塞湖”更加高悬。大水漫灌下,高债务问题表面上再次得到掩盖,但实质问题并未解决;随着“去杠杆”的动力减弱,一些债务问题可能加剧积累恶化,成为大家都必须面对的“灰犀牛”。
世界经济已进入周期性结构性下行通道。时至今日,货币的边际政策效率已大幅降低,再次大幅放宽货币,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效果有限。唯有加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联动发展,各国齐心协力,方可解决当前面临的增长难题。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李兆彧
本期校对: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