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李子柒走红海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唐华 中国网 2020-01-13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再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先是8月1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宣布授予其“成都非遗推广大使”荣誉称号。之后,媒体报道称,在国内已圈粉几千万的她,在YouTube上也累积了734万的粉丝。墙内开花,内外都香,她的成功值得认真审视与思考。




讲好中国故事,不必只拘泥于宏大叙事。嫦娥上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5G网络通天下。近几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成果斐然,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与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国际影响力与日剧增。我们的对外传播对这些成就多用笔墨,有利于构建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创建更多的中国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事物不值得传播。



比如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实际上,这些视频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等元素,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传统习俗,这种精致、可亲、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文化产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一扇扇小小的窗子,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进而拉进彼此的距离。


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是否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国内媒体如今在海外落地的不少,制作的产品很多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但有广泛影响力的还不够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表达方式上,宣传甚至说教的意味太浓,悬在“臭氧层”之外,让人难以接近。其实,“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提法本身就已经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爱好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传播。


李子柒在海外大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并没有配发字幕,很多外国网友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但这并没有影响传播效果。因为,她用了另外一种全世界人民都“听得懂的语言”:最真实的生活。我们生而为人,都向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都对地球另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充满好奇。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价值共识。于是,虽然外国网友看不懂,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追看她发的视频,还踊跃跟帖点赞评论。


讲好中国故事,多一些有感而发,少一些刻意为之。2016年,当李子柒刚开始做视频的时候,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有想过会走到今天。李子柒说,当初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告诉那些远离了乡土、自然的人们,原生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不曾刻意策划,只做一个农耕生活忠实的“记录者”,她着眼于平凡的生活,却收获了不平凡的成就。


这也告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回归初心,做最纯粹、有意义的事情。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人或事,也会在大洋彼岸引发共鸣。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无形中或许就契合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比带着很强的动机、预设宣传目标,然后再生搬硬套罗织内容形成的的产品要好得多。


我们乐见更多像“李子柒”这样的博主“走出去”,发出中国“好声音”,也有必要从这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中,探索更多对外传播的有益经验。


栏目:观点中国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杨克勤被逮捕!

冤吗 | “私用救护车接机”处理结果公布:多人受处分!司机“奉命行事”被开除

可爱 | 袁隆平又上热搜!这次,网友却很担心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李兆彧

本期校对:李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