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分钟丨中国正在拒绝英语?想太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3分钟 Author 3分钟工作室
最近,上海在教育方面的一项改革措施——取消小学考试中的英语科目,被一些外媒拿来做起了文章。
在《纽约时报》一篇题为“‘Reversing Gears’: China Increasingly Rejects English, and the World(‘开倒车’:中国愈发拒绝英语,和世界)”的报道里,作者先是将英语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渲染一番,称“英语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借着上海这项改革措施,文章开始发散联想,引出的“观点”是:“许多人称这种现象为‘开倒车’”;“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正在被一一切断”;“对于试图与海外保持联系的中国人来说,这可能感觉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把一地取消小学英语考试拔到这么高的高度,也是过于夸张了。
如果你全面地了解近期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动态的话,你就会知道,中国正在针对国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内卷”风气盛行的现象,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纸笔考试,禁止学校布置过多书面作业,叫停名目众多的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等等。上海取消小学英语考试,只不过是当地依据自身情况采取的相关改革举措中的一项。
再来说中国的英语教育。的确,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在中国融入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也是中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
《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一些商业机构通过教授英语或者传授应试技巧而赚钱”,这确实是事实,但它反过来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长期以来,在“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中国的家长、学校对英语给予了过度而又有些走形的关注。
多少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每天耗费大量精力死磕英语语法,练习做题,以不被英语这道门槛绊住求学的脚步。而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真正的价值却没有发挥出来。
事实上,上海的小学生虽然不再英语考试,但依然要在期末参加“考查”,而考查可以是演讲、戏剧表演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可见取消英语考试,并不是不学习英语,只不过是考核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中国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考试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消解“唯分数论”,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增强创造力,这是对包括英语在内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一种修正。
借题发挥,说中国正在拒绝英语和世界,恐怕是别有用心的“多想”了。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陈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