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53《中国艺术》(250)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中国唐代的外交政策针对边疆部落。我们已知,当时的新疆地区分成两大部族,东部部族控制蒙古地区;西部部族控制中亚地区。唐的策略,和隋类似,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时,尽量避免让他们和吐蕃统治者结盟。后者可以控制中原向西的要道。
只要简述一下当时的军事事件,就能明白当时帝国的扩张速度。隋于603年吞并了安南北部。608年,作为丝绸之路要道的节点哈密,被占领。新疆东部部族南下于624年打到长安,626年再次攻击长安,但都被回击败退到本土。五十年内再也没有蒙古地区的力量敢于进犯。640年,中原军队进攻,占领库车,库车王当时与西部部族结盟。642年,中原军队重创西部部族。数年内,四个主要要塞,包括Kharashahr,库车,和田,喀什都被中原控制。657年,西部部族叛乱,中原军队首次于东北部将其击败,然后又在西边伊塞克湖再次击溃对方。其可汗退守塔什干,然后向中原投降。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塔什干的统治者一直是西部部族人,由中原册封,都是忠实的下属。
660年中国讨伐高丽,八年后完成。高宗皇帝时期,曾经一度在中亚失守。西部部族于665年叛乱;670年,四个要塞被吐蕃占领。692年这些要塞又复归中原。714年,736年,744年三次发动对西部部族的征伐,稳固了北部边疆地区。
中国的辉煌当时令世界刮目相看。638年,最后一位实权的波斯萨珊王伊嗣俟三世向中国求助,对抗横行美索不达米亚的阿拉伯人。但后续没有什么行动;但是,随后几十年,不断有西亚的避难者来到中国,给新疆带来了大量的萨珊文化的器物,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新的知识。所以唐代陶瓷的造型受到了萨珊文化金属器的很大影响。伊嗣俟三世于651年去世,其子佩洛芝三世于拖卡里斯坦(Tocharistan,位于今天巴尔干地区)避难。他又一次向中国求援。但由于距离太远遭到拒绝。但高宗皇帝承认其波斯执政官的地位。波斯王又一次被阿拉伯人攻打,又一次逃走,于674年逃到中国。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